相关试卷

  •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举办“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纪念图册征集活动。为完成制作纪念图册的相关任务,宁宁搜集了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东北抗联辗转于白山黑水之间,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北抗联与敌人进行了近10万次大小战斗,消灭了18万敌人,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内核的东北抗联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需要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

    (选自《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有删改

    【材料二】

        有一群人始终挺立在一个民族的前列,永远不会低头屈服,永远不会畏缩后退。

        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极端艰苦条件下,为了掩护主力突围西征,李兆麟率领部队面对百货于我方的敌军,一路血战,一路高唱。

        1938年10月,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8名妇女团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背水一战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敌人“抓活的”的遇降,女战士们誓死不屈。8人毁掉枪支,互相搀扶着踏入汹涌的乌浑河,壮烈殉国。

    (选自《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有删改

    【材料三】

    (图一)东北抗联密营生活场景复原蜡像

    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密营为抗日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图二)"地戗(qiāng)子"式密营复原图

    这种密营就地取材,搭出“人”字形框架,上覆茅草树皮。

    (图三)“马架子"式密营复原图

    这种密营前边高抬如马头,后面低垂如马尾,因此叫“马架子”。

    (图四)抗日将领魏拯民病逝密营复原图

    没有医生、药品、粮食,魏拯民病情不断加重,最终病逝,年仅32岁。

    【材料四】

        东北抗联研究存在着“有史无迹”的难题,东北抗联遗址考古工作为东北抗联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考。实物资料,从考古学角度实证了抗战史实。这些考古发现生动地展现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据介绍,到2023年,全国登记的抗联遗址611处、纪念设施(场馆)35家、文物藏品近10万件/套,重抗联文物重大险情基本消除,保存状况明显改善。

        (选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任务一:勘正·铭记历史

    宁宁为图册编写了四则简介,其中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条是(   ) 

    A、东北抗联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 B、东北抗联在近10万次的大小战斗中消灭了18万敌人。 C、东北抗联遗址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实证了抗战史实。 D、所有抗联文物重大险情全部消除,保存状况明显改善。
    (2)、任务二:探究·信念如磐

    宁宁根据图册准备了一份“抗联精神探究学习单”在班级分享。请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将下面内容补写完整。

    抗联精神探究学习单

    是什么

    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

    为什么

    因为有魏拯民、李兆麟这样的英雄个体。

    因为有这样的英雄群体。

    因为有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斗争、英雄辈出的民族

    (3)、任务三:行文·不忘来路

    宁宁从【材料三】中选取图一、图二、图三,制作了题为《密营:林海雪原上的生命堡垒》的图册插页。请你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密营的形式和作用。要求:运用一种说明方法,不超过60字。

  •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雨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

        越王勾践与大夫种、范蠡入臣于吴,越王仰天太息,举杯垂涕,曰:“今遭辱耻,为天下笑,将孤之罪耶?诸大夫之贲也?吾不知其咎,愿二三子论其意。”大夫种、范蠡曰:“闻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广;形不愁,思不远。'圣王贤主,皆遇困厄之难,蒙不救之耻,身拘而名尊,躯辱而声荣,处卑而不以为恶,居危而不以为薄。大王屈厄,臣诚尽谋。二国争道,未知所就。君王之危天道之数何必自伤哉?夫吉者,凶之门;福者,祸之根。今大王虽在危困之际,孰知其非畅达之兆哉?越王曰:“孤虽入于北国,为吴穷虏,有诸大夫怀德抱术,以保社稷,孤何忧焉?”

    (节选自《吴越春秋》,有删减)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    怪者也(《北冥有鱼》) B、而后           引失义《《出师表》) C、天下笑         可以师矣(《(论语)十二章》) D、大夫之责也    其西南峰(《醉翁亭记》)
    (2)、把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今大王虽在危困之际,孰知其非畅达之兆哉?

    (3)、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君王之危天道之数何必自伤哉

    (4)、【甲】【乙】两文蕴含丰富的道理。请填写表格,汲取古人的智慧。    

    角度

    摘录语句

    启示

    君主治国之道

    【甲】文: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要有忧患意识

    乙文:有诸大夫怀德抱术,以保社稷

     

    甲文:

    要积极改正错误

    【乙】文:居不幽,志不广;形不愁,思不远

  •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游淀湖

    [宋]卫泾

    星残月尚朦胧,闲趁烟波一掉风。

    始觉舟移杨柳岸,直疑身到水晶宫。

    乌鸦天际墨千点,白鹭滩头玉一丛。

    欸乃一声回首处,西山横在有无中。

    【注】①疎(shū):“疏”的异体字。②欸(ǎi)乃:形容摇槽的声音。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颈联由自然转入人事,描绘了乡村社日将近的热闹场景,赞美了古朴的民俗。 B、【乙】诗颈联巧妙地以“墨”“玉”喻“乌鸦”“白鹭”,画面色彩对比鲜明,富有感染力。 C、两诗都用了“疑”字,分别写出诗人感觉前方无路时的迷惘和置身山水时的惊喜。 D、两诗都实写月光,渲染了静谧的氛围。【甲】诗中诗人乘月而归,【乙】诗中诗人乘月而游。
  • 4、古诗文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3)、 ,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4)、一鼓作气,再而衰,。 (《曹论战》)
    (5)、中国快速发展的交通、通讯事业,用速度重新定义时间,用科技不断改写空间,让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生动的诠释。
  • 5、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庄子》以及《礼记》这三部作品都是春秋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著。 B、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C、《红星照耀中国》按照时间顺序客观记录了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见闻。 D、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望诊,即观察病人的气色、形态、动作等。
    (2)、名著阅读

    宁宁在假期阅读名著时,常常被其中的人物感动。开学后,他在学校的“非遗手工坊”为名著里的人物制作了三支毛笔,分别刻上了“携勤”“铭韧”“问勇”字样。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其一,送给他体现其性格特点的毛笔,并结合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祥子(《骆驼祥子》)孙悟空(《西游记》)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6、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漫长的岁月中,稻米如(一条)(坚韧的)纽带,连结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②性格温润的稻米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③与蔬菜相遇时,汲取自然的清新与活力;和肉类、海鲜相拥时,承载醇厚肉香和鲜美甜香;投身羹汤之中时,又氤氲出温暖人心的柔情。④甜的、咸的、辣的、酸的、鲜的、苦的,无论何种味道,稻米都能欣然接受 , 与之和谐共生

    A、语段中加点的三个短语结构相同。 B、句①中括号内的修饰语顺序不当。 C、句②的主干是“稻米有包容性”。 D、句③的各个分句之间有主次之分。
  •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辽宁,南临渤海,西枕燕山,数亿年的地质变迁造就了这里____的地貌。既有高山巍峨,也有平原辽阔,海岸线蜿蜒漫长,森林湿地____,草原沙漠____其间,一域尽览万象颜。这些资源与景观,不只为辽宁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____为人们提供了视觉盛宴。

    A、丰饶  星罗棋布  连缀  更 B、丰富  鳞次栉比  连缀  甚至 C、丰富  星罗棋布  点缀  更 D、丰饶  鳞次栉比  点缀  甚至
  •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qīn)佩    (wèi)蓝   (bān)发   惟妙惟(xiāo) B、(xuān)昂   赞(yù)    山(jiàn)   心旷神(yí) C、(zhí)     星(cén)   (liáo)亮   慷(kǎi)淋漓 D、(diàn)记    (guāi)巧   (juè)强   (bǐng)息敛声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赵将李牧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将士,约曰:“匈奴入盗,急入收保 , 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盗 , 辄入收保,不与战。

        如是数岁,无所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召之,使人代牧将。岁余,匈奴来,每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于是复请牧。牧称疾,杜门不出。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若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遂往,至,如故约。匈奴来无所得,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一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控弦者十万人,悉勒兵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来,佯败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以击之,大破之,杀勾奴十万余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犯赵边。

    (节选自刘基《百战奇略·强战》)

    【注释】①李牧:战国末期赵国著名将领。②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同“堡”。⑤入盗:入侵。⑥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⑦控弦者:指士兵。⑧单于:匈奴部落首领的专称。

    (1)、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      故:

    之                             许:

    李牧往,至,如故约     遂: 

    单于奔                         走:

    (2)、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边士①日得②赏赐③不用④皆愿⑤一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③⑤
    (3)、李牧成功大破匈奴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长期积累高昂士气的士兵 B、单于轻敌冒进 C、赵王给予充足的物资支持 D、李牧精心策划的诱敌与奇袭战术
    (4)、李牧在防御匈奴时遭受了外界的质疑,《卖油翁》中的卖油翁也同样遭遇康肃公的质疑。请分析李牧和卖油翁分别是怎样应对的。
  • 10、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学习任务。

    母亲的笑脸

    刘平

        ①春节,我带着妻子王卉和儿子回乡下陪独居的母亲。我给母亲买了一些穿的、营养品啥的,还有一本单位发的挂历。

        ②午饭后,妻子带着儿子去外面玩了,我陪母亲坐在椅子上聊天。院里一张小桌子,两杯香茶,母亲脸上开心的笑容成了一道风景。为了迎接我们回来,母亲早已熏好了腊肉香肠,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院边还种了一溜儿串串红。

        ③聊了一会儿,我的目光停留在堂屋门边墙上的挂历上,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说:“妈,我把挂历给您换了。”说完,就起身去屋里把那本新挂历拿出来,一只手把墙上去年的旧挂历取下来,另一只手把新挂历挂上去。端详了片刻新挂历,我的目光移向手里的旧挂历。这挂历也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我给母亲拿回来的,365个日子,不知不觉已经翻完了。

        ④我刚要把旧挂历卷起来,无意中突然发现最上面一页挂历上用红色水彩笔画着两张笑脸,挺有意思的。仔细一看,我意识到那两张笑脸不是随便画的,每一张都画得很认真,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翘得很高,很开心的样子。再一看,一张笑脸画在1月16日,另一张笑脸画在1月28日。我隐隐觉得母亲画的这些笑脸有名堂。

        ⑤我把旧挂历拿过去放在母亲面前的小桌子上,坐下来,看着母亲问:“妈,您画这些笑脸啥意思呀?”母亲看一眼挂历,笑眯眯地说:“有喜事,妈高兴。”

        ⑥我指着一张笑脸问:“这天有啥喜事?”母亲看着那个日子,几乎没有片刻的回忆,说:“你们这天搬了新房子。”我仔细想想,去年我们搬新房子,真的是这天。妻子说:“搬新房子好过年。”我又指着另一张笑脸问:“这个呢?”母亲还是几乎没有思索,说:“这天你们买了小汽车。”

        ⑦看着母亲笑眯咪的样子,我突然想把整本挂历都翻一遍。翻到2月那一页,上面有三张笑脸,分别在2月9日、2月17日和2月23日。每张笑脸都是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翘得很高,很开心的样子。

        ⑧我很好奇。母亲还是笑眯眯的,挨个指着三张笑脸说:“这天王卉康复出院,这天

    你们结婚8周年。”指到2月23日那张笑脸的时候,母亲似乎一时记不得那天有啥喜事了,

    皱着眉头回忆了一阵,眉头突然一展,说:“想起来了,这天你给我打电话,说你要去上

    海培训了。”

        ⑨我一下意识到,挂历上的每一张笑脸都和我们有关。我又继续往后翻挂历,几乎每一个月份都有笑脸。而那些笑脸,确实都和我们有关:儿子上小学了、我评上先进了、子调动了、我们带她出去旅游了。出去旅游那张笑脸,画得特别大、笑得特别开心……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日,也无一例外各有一张笑脸。

        ⑩然而,也有一些笑脸母亲实在想不起来是啥喜事了,毕竟时间过去太久,母亲年纪也大了。看母亲努力回忆的样子,我说:“妈,想不起来就别想了,反正都是喜事。”母亲看着我,又笑了,说:“嗯。反正都是喜事。”我不想扔了它,因为上面有很多张母亲的笑脸。进屋四处看看,我把旧挂历放在了墙角一个小木箱里。

        ⑪妻子和儿子还在外面玩,儿子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我说:“妈,我出去看看。”母亲笑眯眯点点头说:“好。”
        ⑫我出去了,我要把挂历上那些母亲的笑脸告诉妻子和儿子。

        ⑬过一阵回来的时候,我看见母亲正站在堂屋门边墙上的新挂历前,像在上面画什么。

    我悄悄走上前去,发现母亲右手拿着一支红色水彩笔,在挂历上认真画一张笑脸: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翘得很高,很开心的样子。那个日子,就是今天。

         (选自《剑南文学》2024年第1期,有删改)

    (1)、阅读小说,按照提示梳理情节。

    (2)、文中对母亲画的笑脸进行了多次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母亲在新挂历上又画了笑脸。请问母亲画完笑脸后,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写出母亲可能说的话。100字左右。
  • 11、展板二选用了以下内容,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 一览众山小”,杜甫的《望岳》展现出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勾起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传达出困境中蕴含希望的乐观精神:“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用《爱莲说》表达对不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追求。真情与美德是古人孝敬的另一种阐释。当下,我们更应传承孝敬家风,让传统美德的火种永不熄灭。

  • 12、展板一要配上一副对联,请为下面这副对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孝亲承风传美范

    【下联】    ▲    

    A、爱老尊贤世德传 B、孝道长行品自高 C、敬老维俗树家风 D、发扬慈心世泽长
  • 13、 曹植的《酒赋》说:“或秋藏冬发,或春酝夏成。”“酝”指酿造,也指缓慢形成。“成”可以是完成,也可以是形成。请以“春酝夏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4、现代文阅读

    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凯瑟琳·比恩

    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做饭,16 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们每次见面气氛都很紧张,争吵随时一触即发。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音乐?朋友?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为什么?”我搞不懂他的这种追星行为。

    “妈妈,比利·寇根是‘碎南瓜’乐队的主唱。‘碎南瓜’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跟一个外星人讲话。这些天来,我俩正为了这个“碎南瓜”乐队闹得不开心。

    安东尼跟我说了好几个星期了,他想去看“碎南瓜”的演唱会,可是我不想让他去。我不喜欢他染金黄色的头发,也不喜欢他那破牛仔裤和摇滚音乐。更让我担心的是,我听说“碎南瓜”乐队成员都是一群年轻人,他们经常在台上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我担心安东尼会受到不良影响。

        安东尼见我不吭声,又说:“妈妈,我只想要一条银色的裤子,你就给我买吧,求你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哀求。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说:“好吧,我可以给你买,但你必须答应我,看完演唱会后,要把头发染回黑色,并且不要再穿那些破牛仔裤了。” 安东尼兴奋得跳了起来,一把抱住我,说:“妈妈,你真好!我保证,看完演唱会后,我就把头发染回黑色,再也不穿破牛仔裤了。”

        演唱会结束后,安东尼回到家,他的头发还是金黄色的,牛仔裤也还是破的。我顿时火冒三丈,对他大声吼道:“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你答应过我的!” 安东尼也生气了,他说:“妈妈,你根本就不理解我!我喜欢‘碎南瓜’乐队,喜欢他们的音乐,喜欢他们的风格。我的头发和牛仔裤是我的标志,我不想改变!”

    我们俩大吵了一架,安东尼摔门而出。我坐在沙发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关系会变成这样?

    过了几天,安东尼主动找我谈话。他说:“妈妈,我知道我让你失望了,我很抱歉。但是,我真的很喜欢‘碎南瓜’乐队,他们的音乐给了我力量,让我在学校里不再感到孤单。我也知道,我的头发和牛仔裤让你不开心,但是,这是我表达自己的方式。我希望你能理解我。”我看着他,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我想,也许我真的应该试着去理解他,毕竟他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慢慢缓和了。虽然我还是不太喜欢他的音乐和穿着,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反对了。我们开始一起聊天,一起看电影,一起做很多事情。

        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旧餐桌旁吃饭。灯光柔和,气氛温馨。安东尼一边吃着饭,一边跟我们讲学校里的趣事,我们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样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啊!

    (1)、文章围绕“我”和安东尼之间的矛盾展开,请概括出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矛盾。
    (2)、文中第6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我”为什么不想让安东尼去看“碎南瓜”的演唱会?
    (4)、你认为安东尼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文章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 15、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渔人甚异之         

    便要还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诣太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有哪些?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4)、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理想社会,你认为这个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 16、古诗词阅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7、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传承传统文化,走进古典诗词”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要举办诗词朗诵会,请你为朗诵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在活动中,老师要求大家从初中课本中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改写或续写。请你选择一首,完成这个任务。
  • 18、默写
    (1)、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4)、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19、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C、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D、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丑小鸭》等。
  • 20、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在课堂上总是夸夸其谈,积极回答问题,深受老师喜爱。 B、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C、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众多观众。 D、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入木三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