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登勃朗峰》,回答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1段写途中去勃朗峰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有何用意?
    (3)、比较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说说文中的原句好在哪里?并在文章中再找一句能体现这种效果的句子。

    A.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B.我们沿着台阶慢慢地往上爬,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4)、用一句话概括作者下山过程中的感受。
  •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班级准备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50字左右)
  •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一滴水经过丽江

    ①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②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③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④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⑤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⑥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⑦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⑧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⑨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⑩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⑪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

    ⑫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⑬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⑭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⑮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⑯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文章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有什么好处?
    (2)、文章主要介绍丽江古城,为什么先从“我”是一片雪写起?
    (3)、本文记述了一滴水的旅行经历。请你结合全文,说说它都经历了什么。
    (4)、本文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5)、文中有大量的关于丽江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请举一例加以赏析。
  • 4、下面对《一滴水经过丽江》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再变成一滴水,再作为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流到金沙江的经历。 B、作者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条,以四方街为框架,构成了一幅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了动感,只是为展示丽江的自然景观。 C、丽江古城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城里的街道、店铺、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D、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丽江的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B、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C、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D、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    ▲        ▲        ▲    。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①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

    ②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

    ③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 B、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城中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丽江古城大水车、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等景点。 C、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组织明代以前挖掘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 D、《一滴水经过丽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喜爱、赞美之情。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 , 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B、她是个优秀的演员,把所饰演的角色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D、“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中华文化带着独特的韵味向我们走来。
  • 9、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游揽   (chān)入   跌落    轻(yínɡ)  江坝     (zhù)立 B、挺拨   (shuò)大   徘徊    驿(yì)道      映照     苍(jìn) C、晶荧   (fěi)翠       清凉    (yàn)台    喧哗     目(xián) D、流淌   斑(lán)   蜿蜒      (tiào)望    草甸      (zhàn)水
  • 10、阅读《〈庄子〉一则》一文,完成下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怪者也 。

    ②)海运则将于南冥

    ③抟扶摇而 。

    以六月息者也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 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题。

    《北冥有鱼》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北有鱼,其名为鲲。    冥: 。

    ②《齐谐》者,志者也。   怪: 。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

    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4)、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 12、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潭中鱼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 B、下见小潭,水尤冽      以其境过 , 不可久居 C、空游无所依          不知口体之奉不人也 D、天下缟素,今日也      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也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1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 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鱼之乐也            ②天时不如地利也 B、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得广厦千万间 C、①神变则鱼矣           ②佁然不动,俶尔远 D、①子乎鱼,目乎鱼       ②目似瞑,暇甚
    (2)、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3)、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②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 14、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下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②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③鲦鱼出游从容 , 是鱼之乐也。

    ④请其本。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甲】主要写的是;【乙】主要写的是
    (4)、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
  • 15、翻译句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16、虚词的运用

    之: 

    ( )——庄子往见之

    ( )——是鱼之乐也

    ( )——子之不知鱼之乐

  • 17、一词多义
    (1)、固: 

    (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子固非鱼也

    (2)、全: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全石以为底

  • 18、写作达标

    《一滴水经过丽江》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幻化成一滴水,把自己经过丽江古城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所听到的声音及所感受到的变化,都写得精彩绝伦。课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请你借鉴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物或植物的视角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100字左右。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醉  绿

    ①回到乡间,我立即被那铺天盖地的绿色打动了。绿树繁茂,绿草如茵,还有那绿得望不到边的麦田。绿色主宰着人间,绿色统领着世界。人置身绿海中只觉得绿波荡漾人变成了一尾自由的小鱼畅快地在绿色世界里游弋。

    ②我的小村庄,成了一个躺在绿色之上的小城堡。有绿色做底色,古朴的小村也有古堡的幽静和神秘。有时我觉得,小村庄也像是躺在绿色的大摇篮里,荡漾出一个个的好梦。绿色流淌,好梦留人醉。

    ③我爱绿色,爱到痴迷,爱到沉醉。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哪种颜色比绿色更加意蕴丰富?绿色虽不如红色热烈,不如黄色醒目,不如紫色高贵,但它能够带给人生动而别样的体验。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着清新和自然,象征着健康和宁静,也象征着希望和生命。

    ④草木是绿色之源,它们把绿色晕染到每个角落里,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机和力量。恐怕没有人不爱草木,我亦爱极了这绿色的创造者。草木们淡看流年,不问沧桑;它们不争不抢,随遇而安;它们博大无私,沉稳安宁。草木是大自然中的智者,它们一切美好的品质都值得我们人类好好学习。单单是缔造了了不起的绿色,草木就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⑤人世间有万紫千红,我独爱那抹绿色。如果我是画家,我一定用画笔描摹出那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色。可是我知道,再高明的画家,也不如大自然之笔美妙灵动。绿色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是大自然创作的一首激情澎湃的诗。一抹绿,是一行抒情的诗句;一片绿,是一首浪漫的短章;而绿色的汪洋,是大自然最动人的华彩乐章。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绿色,恐怕就像少了空气一样,让人有窒息之感。试想,如果你的视野里五彩斑斓,而独独缺少绿色,即使画面再丰富,也会欠缺了某种灵魂的色彩。

    ⑥绿色养眼,养心。你长久地凝视过一棵绿树吗?那绿色,仿佛甘泉一样,一点点浸入眼睛,渗透到心里,久之,目明神清,自在怡然。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绿色,就一定有希望。我的一个朋友也爱绿色,她恋爱的时候,男友说这辈子一定要陪她种很多很多的树,把绿色染到更多的角落里,让他们的爱也随着绿色遍布大地。我以为,这是最美的爱情童话。

    ⑦诗歌里只要出现了绿色,画面感一定很好。“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我总感觉惊喜乍现一般,有心动的感觉。绿色如诗,时光匆匆去,青草年年绿。

    ⑧川端康成说,凌晨4点钟,发现海棠花未眠……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会不由自语道:“要活下去!”而我想说:“无论何时,忽逢一片绿,我就会不由自语道:活着真好!”

    (1)、请简要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人置身绿海中,只觉得绿波荡漾,人变成了一尾自由的小鱼,畅快地在绿色世界里游弋。

    (2)、作者认为草木具有哪些品质?
    (3)、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0、阅读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完成下题。
    (1)、文中“我”在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里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
    (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下花朵,正好回浇花壶中。

    ②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

    (3)、文中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丽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