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以下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报纸获取信息,所以报纸是数据的表现形式 B、消息在经过多人传递后意思就变了,这是因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损耗 C、小明核酸检查结果为阴性后,健康码数据由原来的“黄码”变为“绿码” D、昨天天气预报显示今天有大雨,但实际上今天天晴,这体现了信息具有时效性
-
2、老年机因其较大的按键,很适合老年人使用,但其中英文字母的输入方式比较麻烦,导致很多老年人不 太会用。如下图是一款老年机的键盘,其字母的输入方式如下:
⑴若要输入英文字母“A”,则2键按1下;若要输入“B”,则2键按两下;其他英文字母的输入方式同理。
⑵若连续输入的英文字母在同一数字键中,则在输入下一个英文字母前,需先按下1键以表示确定;若连续输入的英文字母不在同一数字键中,则不需要按1键,直接按所要输入英文字母对应的数字键即可。
⑶若要输入空格,则按0键。
王老师依据该手机的字母输入规则,设计了一个Python程序。实现输入按键被点击的顺序,显示手机中输入的英文内容的功能。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实现该功能的程序代码如下:
keyboard= { "0":" ","2":"ABC","3":"DEF",
"4":"GHI","5":"JKL","6":"MNO",
"7":"PQRS","8":"TUV","9":"WXYZ"}
yw=input("输入按键编号顺序:")
①
i=1
k=1
result=""
while i<len(yw) :
if yw[i]==key :
k=k+1
else:
if yw[i]=="1" :
②
result+=keyboard[key] [k-1]
key=yw[i]
③
i=i+1
result+=keyboard[key] [k-1]
print("输出的内容是:",result)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按键点击的顺序是“616661666166”,则手机中输入的英文是。(2)、要实现程序的功能,请完善划线处的代码。①②③
-
3、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叫做互质自然数。王老师编写了一个 Python 程序,程序的功能是随 机产生 5 个 1 到 20 之间的整数,找出其中和最大的互质数对。程序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
实现该功能的程序代码如下:
import random
def gcd(a,b): #gcd函数的作用是求a和b的最大公因子
if a<b :
a,b=b,a
while a%b != 0 :
a,b=b,a%b
return b
a= []
for i in range(5) :
a.append( ① )
print("产生的 5 个随机数是:",a)
max=0
result=""
for i in range(len(a)) :
for j in range(i+1,len(a)) :
if ② and a[i]+a[j]>max :
max=a[i]+a[j]
result= str(a[i])+" "+str(a[j])
if result != "" :
print("最大的互质数对是:",result)
else:
print("找不到互质数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寻找互质数对的算法属于(选填:枚举/解析) 算法(2)、如产生的5个随机数是[20,16,12,6,14],则程序输出内容是。(3)、要实现程序的功能,请完善划线处的代码①②
-
4、某校高二共有10个班级,其某次体能测试数据已转换成相应成绩,保存在“体能数据.xlsx”文档中,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
小王同学用Python程序及Pandas模块对每班肺活量成绩进行简单分析,并用matplotlib绘制图表,部分代码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 ① ('体能数据.xlsx') #读入体能数据
#填写班级数据,数据来自每位学生学号的第二到三位,如 S1039 为第 10 班
for i in range(len(df)) :
df.at [i,'班级']=df.at [i,'学号'][1:3]
df_m= ② #筛选出所有男生数据
gp=df_m.groupby('班级',as_index=True).mean()
print(gp)
# 下列两行代码使得 pyplot 画出的图形中可以显示中文及负号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plt.title('高二各班男生肺活量平均成绩')
x=gp.index
③ #获取 y 轴数据
plt.ylim(70,100)
plt.xlabel('班级')
plt.ylabel('肺活量')
plt.bar (x,y,label='肺活量')
_____④_______
plt.show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划线①处代码实现从Excel 文件“体能数据.xlsx”中读取相关数据。为实现该功能,划线①处代码可选择下列选项中的。(填字母:A . pd.read_excel / B . pd.open / C . pd.dataframe)(2)、要实现上述程序的功能,请完善划线②、③、④处的代码②③④
-
5、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import random
a= [0]*6
a[0] =random.randint(95,100)
for i in range(1,6) :
a[i] = a[i-1]-random.randint(0,5)
if i%2==0 :
a[i] = a[i]+ a[i] % 10
print(a)
执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内容不可能的是 ( )
A、[99, 96, 98, 93, 96, 96] B、[99, 96, 97, 93, 99, 96] C、[100, 98, 106, 106, 104, 103] D、[97, 94, 98, 98, 102, 100] -
6、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s="python" ; ans=" "
for i in range(len(s)) :
c=s[i]
if "a"<=c<="z" :
if i%2==1 :
c=chr((ord(c)-ord("a")+i )%26+ord("a"))
else:
c=chr(ord(c)-32)
ans+=c
print(ans)
执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内容是( )
A、pYvHsN B、PzTkOs C、PaTlOt D、PaTlOt -
7、小明用下列Python程序将图a处理成图b所示效果,发现处理后的图像不理想,他要想将图像处理成下图c所示效果,则可做的修改是( )
图 a
图 b
图 c
from PIL import Image #第 0 行
import numpy as np #第 1 行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第 2 行
img=np.array(Image.open ('dj.jpg').convert('L')) #第 3 行
row,cols=img.shape #第 4 行
for i in range(row): #第 5 行
for j in range(cols): #第 6 行
if img[i,j]>188: #第 7 行
img[i,j]=1 #1 表示白色 #第 8 行
else: #第 9 行
img[i,j]=0 #0 表示黑色 #第 10 行
plt.figure('dj') #第 11 行
plt.imshow(img,cmap='gray') #第 12 行
plt.axis('off') #第 13 行
plt.show ()
A、将第 7 行中的数字’188’改成’138’ B、将第 7 行中的数字’188’改成’250’ C、将第 7 行中的’>’改成’<’ D、将第 8 行的代码与第 10 行的代码互换 -
8、有如下 Python 函数如下:
def fib(n) :
a,b=0,1
while a<n :
a,b=b,a+b
print(a)
调用该函数 fib(50)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21 B、34 C、55 D、89 -
9、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a,b,c= [1,2],[3,4], [5,6]
a=a+b
a.append(c)
运行该段代码后,a[-2]的值为( )
A、4 B、[3,4] C、5 D、[5,6] -
10、Python 表达式 7%8**2+12//5*2 的结果为( )A、2 B、5 C、8 D、11
-
1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依次为“设计算法—抽象与建模—描述算法” B、数据、运算和控制转移是算法三大要素 C、任何算法都必须要有至少一个输入数据和一个输出数据 D、同一种算法只能用一种表示方法
-
1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是一门多学科广泛交叉的传统科学 B、扫地机器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学习提升智能水平,属于符号主义的研究方法 C、AlphaGo采用深度学习来提高智能行为是联结主义研究方法的典型案例 D、混合增强人工智能中排除了人的作用
-
13、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正确是 ( )A、用传统算法和数据库系统可以处理的海量数据就是“大数据” B、大数据更强调数据间的因果关系 C、通过流计算平台,可以处理新冠病毒传播路径数据 D、云计算为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提供了速度保障
-
14、使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串“Hi!舟山!”的内码,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SCII 码同一字母其大小写的内码值相差 20H B、图中共有 4 个 ASCII 字符 C、ASCII 字符“j”的内码用十六进制表示是:70 D、图中字符“!”的内码用二进制表示是:10100001 -
15、若算式(15)x-(12)y=(11)k成立,则x,y,k代表的进制依次为( )A、16 2 10 B、10 8 2 C、10 8 16 D、16 8
-
16、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一般需要采样、量化与编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模拟信号是离散、不连续的信号 B、对于同一模拟信号,采样频率越高,采集的样本数量越多 C、改变量化等级,不会影响采集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关系 D、计算机能直接处理模拟信号
-
17、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如数字、字母、图形符号等 B、信息是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 C、信息的传播和存储一定需要载体 D、因特网上有海量的知识,借助搜索引擎就能轻易掌握这些知识
-
18、某音乐平台可以为用户推荐歌曲, 推荐歌曲的算法如下:
第1步,系统根据用户的听歌行为,使用-2~5进行量化,单曲循环=5,分享=4,收藏=3,主动播放=2,听完=1,未听=0,跳过=-1,拉黑=-2,量化值大于0表示喜欢,建立如图a数据。
图 a
第2步,分别计算待推荐用户与其他每位用户的听歌相似度(相似度=两用户同时喜欢的歌曲数/两用户中至少有一人喜欢的歌曲数)。
第3步,分别计算其他用户对每一首歌曲的推荐度(推荐度=某用户该歌曲的量化值*两用户的相似度)。
第4步,在其他用户所有量化值大于0的歌曲中找到推荐度最高的,且待推荐用户没有听过的歌曲,推荐给该用户。
小明用Python程序模拟了此推荐算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所示的10首歌曲中,“yigoo”与“lucky”两用户的相似度为。 (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2)、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运行结果如图b所示,请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代码。图b
图 c
def find(name,user):
#代码略
def simalar(music,data,k): #计算相似度
xsd=[0]*len(data)
for i in range(len(data)):
ms1=ms2=0
for j in range(len(music)):
if k!=i:
if data[k][j]>0 and data[i][j]>0:
ms1+=1
if :
ms2+=1
if ms2>0:
xsd[i]= ms1/ms2
return xsd
music=["《孤勇者》 ","《Hug me》","《后会无期》 ","《NUNA》","《蜗牛》 "," 《心墙》 ","《对你说》 ","《与天齐》 ","《栀子花开》"," 《风吹半夏》"]
user=["HelloK","sime32","yigoo","lucky", "halibo","baby","HaiT","bao_66"] #读取听歌行为的量化数据存入data列表,如图c所示
name=input("请输入您的用户名:")
k=find(name,user) #调用 find 函数返回该用户在 data 列表中的索引号
xsd=simalar(music,data,k) #xsd[0]表示 0 号用户与 k 号待推荐用户的相似度
maxm=0
for i in range(len(data)):
for j in range(len(music)):
if data[k][j]==0 and data[i][j]>0:
like=
if like>maxm:
maxm=like
p=j
print("为您推荐的歌曲是:", )
-
19、有图像如图a所示,用以下算法记录图像的像素点分布。先将像素的颜色值进行调整,使之成为一幅黑白图像(如图b所示),再将黑白图像中像素点(0表示黑色,1表示白色)分布以列表形式存储,如[2310,321,1230……]表示先有231个连续的黑色像素,再接着是32个连续的白色像素,再接着是123个连续的黑色像素……,列表中部分数据如图c所示。
图 a
图b
图 c
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代码如下:
#导入库, 代码略
img=np.array(Image.open ("hz.png").convert("L")) #将图像转换为二维矩阵
rows,cols=img.shape #图像尺寸分别赋值,rows表示行数,cols表示列数
for i in range(rows):
for j in range(cols):
if img[i,j]>180: #0~255表示256级灰度值,0表示黑色,255表示白色
img[i,j]=1
else:
img[i,j]=0
plt.imshow(img,cmap="gray") #显示灰度图像
plt.show () #弹出包含了图片的窗口
c=img[0,0]; cnt=0; ys=[]
for i in range(rows):
for j in range(cols):
if img[i,j]==c:
______
else:
ys.append(cnt*10+c)
cnt=1
ys.append(cnt*10+c)
print(ys)
(1)、由程序代码可知,对图像的记录方式采用(填字母: A .逐行记录/B .逐列记录 /C .随机记录) 。(2)、若得到图d颜色加深的图像,则划波浪线处 代码应修改为( )(单选)图 d
A、img[i,j]>210 B、img[i,j]>140 C、img[i,j]<140 D、img[i,j]<210(3)、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代码。(4)、程序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
20、为进一步分析该周的空气质量等级以及该等级出现的天数,小明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编写了如下Python程序,读取图a中的数据,运行结果如图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空气质量指数(AQI)划分标准
图a
图b
f=open("日均 AQI.csv","r")
grade={"优":0,"良":0,"轻度污染":0,"中度污染":0,"重度污染":0,"严重污染":0}
for line in f:
a=line.split(",") #列表a数据格式形如['11 月7 日', '41.17', '63.75']
t=float(_____)
if t<=50:
key="优"
elif t<=100:
key="良"
elif t<=150:
key="轻度污染"
elif t<=200:
key="中度污染"
elif t<=300:
key="重度污染"
grade[key]+=1
print("本周共有"+str(grade["优"])+"天的空气质量为优")
(1)、若将11月7日的日均AQI值修改为163.75,则输出结果是否发生变化? (选填字母:A .变化/B .不变化)(2)、请在划线处填入正确的代码。(3)、将加框处的代码段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