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其产物乙醇与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2)、第二阶段是在 (微生物名称)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该菌细胞结构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根据该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才能完成;该阶段反应式可表示为 。(3)、果醋制作是否成功,除了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等进行初步鉴定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 进一步鉴定。 -
2、 调查发现,某些非法分子在市售牛乳中添加了β-内酰胺酶,该酶能选择性地分解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使其失活,从而掩盖牛奶中实际含有的抗生素。某实验小组将小鼠等分为高、中和低3个β-内酰胺酶剂量免疫组,每次免疫分别为200μg只、100μg/只、50μg/只,制备单克隆抗体后测定了各组的抗体效价(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过程应使用高剂量组的小鼠的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 B、细胞融合前要分别在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C、PEG可使培养基中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定向融合 D、经抗体检测可筛选出产生抗β-内酰胺酶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
3、 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叶片经消毒后需用流水多次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 B、图示①过程采用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时,可用聚乙二醇调节渗透压 C、图示②过程通过抽真空处理使酶溶液渗入细胞间隙,提高酶解效率 D、经④过程获得的杂种细胞经鉴定和筛选后进行植物组培,即可获得目标杂种植株 -
4、 将一个具有两个野生型基因(A+、B+)的人体细胞和一个具有两个隐性突变基因(A-、B-)小鼠细胞诱导融合,筛选得到的杂种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人体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会发生丢失现象,小鼠的染色体不丢失。最终通过检测基因产物,确定基因A+、B+是否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种细胞传代培养需要添加激素及血清等天然成分的选择培养液 B、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并发生了基因重组 C、如果子细胞中只出现(A+、B+)和(A-、B-)所表达的基因产物,说明基因A+、B+在同一染色体上 D、如果子代细胞出现(A+、B-)、(A-、B+)、(A+、B+)和(A-、B-)等所表达的全部基因产物,说明A+、B+位于两条染色体上
-
5、 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因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如图为纯化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目的菌)的部分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
A、紫外线诱导菌种基因突变可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B、B操作需用涂布器把菌液均匀涂到②的表面 C、培养基③因缺少精氨酸导致菌落数目比④少 D、目的菌E扩大培养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鸟氨酸 -
6、 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理解,错误的是( )A、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B、湿热灭菌指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 C、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 D、操作的空间和操作者的衣着需要进行严格灭菌
-
7、 下列对相关操作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泡菜制作:煮沸、冷却盐水→蔬菜处理、加调料、装坛→加盐水→无氧发酵→泡菜 B、果酒制作:挑选葡萄→剪枝→冲洗→无氧发酵→果酒 C、酵母菌的纯培养: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接种和分离酵母菌→培养酵母菌 D、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与计数:土壤取样→样品稀释→涂布平板→培养与观察→计数
-
8、 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优良品种,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过程所示的育种方式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B、图中⑥过程一般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经图中④过程处理后比较难得到目标突变 D、图中⑤⑥过程要多次自交才能得到目标植株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采集地面表层土作为土壤样品 B、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采集土壤 C、振荡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稀释到水中 D、若根据图示菌落进行计数,则10克土样中的菌株数约为1.6×106个 -
10、 某兴趣小组按照“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实验步骤进行拓展实验:分别使用含相同浓度艾叶汁和氨苄青霉素的两种滤纸片,对大肠杆菌进行选择培养,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连续培养时应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大肠杆菌 B、氨苄青霉素导致大肠杆菌发生了耐药性突变 C、氨苄青霉素的抑菌效果比艾叶汁更显著 D、使用氨苄青霉素可能更易出现耐药菌 -
11、 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一种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具有活跃的分裂能力,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 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iPS 细胞具有很高的全能性,且诱导过程无须破坏胚胎 B、培养iPS 细胞需提供95%氧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 C、由病人体细胞诱导产生的iPS细胞进行自体移植理论上可避免发生免疫排斥 D、iPS 细胞具有分裂活性,用它进行治疗时可能存在分化成肿瘤细胞的风险
-
12、 研究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的茎尖经过灭菌后才能用于脱毒苗培育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脱毒苗,是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C、茎尖和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核酸种类相同 D、兼顾成苗率和脱毒率,马铃薯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0.27mm -
13、 下列植物育种过程中可以不需要植物组织培养的是( )A、脱毒作物的培育过程 B、单倍体农作物的育种过程 C、多倍体植物的培育过程 D、体细胞杂交培育农作物的过程
-
14、 菠菜(2N=12)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用菠菜进行单倍体育种,下列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的后代,染色体数目是12条 B、单倍体育种需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因此后代均为雄性 C、菠菜中的雌株一般可产生染色体组成不同的两种雌配子 D、单倍体育种常使用秋水仙素,目的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
15、 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菌种的一般步骤为:采集样品→富集培养(使菌体数量增多)→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如图a、b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纯化培养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B、为获得纯种的目的菌种,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灭菌 C、获得图a所示结果的接种过程中,接种环需灼烧灭菌3次 D、利用图b计算出样品中菌体浓度为5.85×108个/mL,则接种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7倍 -
16、 如下图为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都要进行严格灭菌 B、步骤③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C、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D、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以获得单细胞形成的菌落 -
17、 安徽徽州毛豆腐是通过人工接种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绒毛,其中主要的微生物是毛霉。豆腐经过发酵后所含的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经烹饪后味道鲜美。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毛霉菌与乳酸菌的区别是前者有成形的细胞核 B、豆腐可以看作给毛霉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C、吃腐乳时,腐乳外部的“皮”是细菌繁殖形成的 D、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肽酶可将蛋白质最终转化为氨基酸
-
18、 苯酚及其衍生物对人和动植物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已被列入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某生物科技小组欲从工业污水中分离耐盐苯酚降解细菌(W3) 并测定不同盐度下其生长、降解200mg/L苯酚情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离W3的培养基中需要以苯酚为唯一的碳源 B、当盐度由5%升至10%时,W3种群的K值及对苯酚的降解率均降低 C、与盐度1%相比,W3在盐度5%条件下对苯酚的降解率基本相同 D、可检测W3在高盐条件下液泡内溶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以探究其耐盐机理 -
19、 菜籽粕含有35%~45%蛋白质,是畜禽饲料的重要原料,但其中的单宁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菜籽粕的应用。研究者将不同菌种接种到菜籽粕与麸皮制成的培养基中发酵48h,测定菜籽粕中单宁的含量,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菜籽粕与麸皮为微生物提供氮源和碳源 B、接种后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C、黑曲霉菌对单宁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 D、对照组为不接种微生物的培养基 -
20、 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支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将是( )
A、甲不变,乙减慢,丙加快 B、甲加快,乙加快,丙减慢 C、甲减慢,乙减慢,丙加快 D、甲减慢,乙加快,丙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