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4月,全国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农作物DNA指纹档案”的线上共用共享,解决了品种真实性鉴定中标准样品取样难、耗时长、侵权案件审判时效性差等问题,也为避免同质化育种提供了“参考数据库”。

    (1)、DNA指纹鉴定技术的依据是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细胞中(    )
    A、DNA所含的五碳糖种类不同 B、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 C、DNA所含的碱基排序不同 D、DNA具有的空间结构不同
    (2)、下列关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细胞内只有DNA一种核酸 B、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C、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一种病毒既含有DNA,也含有RNA
  • 2、 为了确定一种新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进行的操作组合正确的是(    )

    ①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或尿嘧啶)的培养基中,接种新病毒

    ②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或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并检测悬浮液中的放射性

    ④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 如图为DNA、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与DNA复制的共同点是都以DNA单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 B、②过程中需要多种tRNA,不同tRNA所转运的氨基酸一定不同 C、图中的DNA链和mRNA链长度相同 D、人的白化病是通过蛋白质间接表现的,囊性纤维化是通过蛋白质直接表现的
  • 4、 基因I和基因II在某条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I中不一定具有遗传信息,但一定具有遗传效应 B、基因I和基因II的结构差别仅在于内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I与基因II在减数分裂时一定能发生分离
  • 5、 下图为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该细胞处于(    )

    A、减数分裂I后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Ⅱ后期 D、有丝分裂末期
  • 6、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 B、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 C、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固定减少 D、水分蒸腾散失太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人体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的二、三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过度酗酒可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酒后驾驶是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险行为,对酒后驾驶人员可采用吹气式检测仪快速筛查。某种吹气式检测仪内芯是含有重铬酸钾的硅胶柱,通过变色反应可初步判定是否饮酒。

    (1)、下列关于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和酒后驾驶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酒精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影响代谢 B、肝脏分解酒精的酶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 C、人体细胞厌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D、酒驾检测时重铬酸钾遇到酒精变成橙色
    (2)、下列关于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场所均是线粒体基质 B、产物均有ATP C、场所均是线粒体内膜 D、葡萄糖可以在第二阶段直接利用
  • 8、 人类的AB0血型是由IA、IB、i三个等位基因控制的,IA、IB对i为完全显性,IA和IB共显性,每个人的每个细胞中只能有其中两个基因。一个女孩的血型为O型,母亲为B型,父亲为A型。该女孩的弟弟和她的血型相同的概率是(    )
    A、12 B、116 C、18 D、14
  • 9、 下图为生物学兴趣小组对某遗传病遗传方式进行调查时,根据调查情况绘制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个体不患遗传病,所以不携带致病基因 C、3、4号个体都患病,2号个体未患病,所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D、能用该小组的调查数据来计算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 10、 染色体(质)在细胞周期中的行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发生了胞质分裂 B、b→c过程表示染色体的复制,有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c→d过程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核膜逐渐解体 D、e→a过程中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导致着丝粒分裂
  • 11、 我国内地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于是在香港滋生了一条产业链,某些黑中介拿孕妇的血液样本到香港的鉴定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的原理就是鉴定某条染色体,请问鉴定的是什么染色体(    )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
  • 12、 下列表示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结构模型(表示脱氧核糖、表示碱基、表示磷酸基团),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 13、 14C呼气试验是检测机体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常用方法,被检测者先口服尿素[14C]胶囊,若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其产生的高活性的脲酶能水解尿素生成NH314CO2 , 通过检测呼出的气体中14CO2的相对含量即可诊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检测方法利用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性 B、幽门螺杆菌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脲酶 C、NH3可以中和胃内破坏幽门螺杆菌的胃酸 D、使用该方法检测应该避免在空腹时进行
  • 14、 多酶片的成分见下图说明书。推测此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

    A、作为反应物 B、提供能量 C、杀灭细菌 D、帮助消化
  • 15、 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NPC)。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结构,由四层磷脂分子构成 B、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与NPC功能息息相关 C、人成熟红细胞上NPC数量较少,因此红细胞的代谢较弱 D、引起心房颤动可能是部分RNA通过NPC输出细胞核障碍
  • 16、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这是因为(    )

    ①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②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③脂肪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起到保温作用

    ④脂肪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⑤脂肪的元素种类与淀粉相同,但脂肪的C、H比例低,O比例较高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 17、 同种有性生殖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    )
    A、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B、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
  • 18、 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都会进行相应调节。在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可造成机体发热到38.5℃以上,这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受影响有关,下图表示机体在发热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1)、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体温上升,到38.5℃时稳定,此时机体产热量散热量,此时散热最有效的方式是 , 机体散热量正常时机体散热量。
    (2)、下丘脑能将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激素a为 , 通过调节腺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c,实现激素的调节。
    (3)、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是调节,从甲细胞和乙细胞如何发生响应的角度说出判断理由
    (4)、若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不能维持体温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可维持体温稳定,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普通发热家兔模型和下丘脑被损毁的家兔模型进行实验,实验分成甲、乙、丙、丁4组。

    ①请设计分组表格并将预期结果填入表格中

    ②根据(填处理方式:模型+溶液),可得出M具有与A相似的效果”的结论。

    ③根据(填处理方式:模型+溶液),可得出M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的结论。

  • 1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抗癌药物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资源短缺,使紫杉醇的提取受到了极大限制,科研人员正试图通过多种方法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1)、紫杉醇是红豆杉体内的一种(填“初生或次生”)代谢物,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填“能或“不能”)体现植物细胞全能性,理由是
    (2)、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组织经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上诱导过程,产生愈伤组织。过程②中将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
    (3)、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则“红豆杉一柴胡”体细胞含条染色体,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中,在脱分化和再分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激素是
    (4)、与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取紫杉醇相比,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杉醇的优点是(答出1点即可)。
    (5)、对氧气的需求方面,与醋酸菌相比,乳酸菌的特点是;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细胞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
    (6)、乳酸菌常用于泡菜制作,制作过程中会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5%~20%的盐水,并将盐水煮沸,煮沸的目的是
    (7)、培养乳酸菌时,对泡菜汁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的目的是。培养乳酸菌时,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并非全是乳酸菌菌落,为初步判断菌种类型,还需要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的等特征。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可以使用法灭菌。
    (8)、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测定泡菜水中的乳酸菌含量,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结果往往偏大,原因可能是
    (9)、进行销售的泡菜食品还需要进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进行培养和计数,该过程中所用到的接种方法是
  • 20、 流感(流行性感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以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等。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较长时间。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于流感病毒的侵袭,人体的呼吸道上皮出现破损,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此时损伤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发使人产生痛觉,痛觉的产生部位是。同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 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
    (2)、少部分病毒进入人体内环境后,由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填细胞名称),此时该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⑤结合,这是激活细胞⑤的第二个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⑩被抗原激活后,在增殖分化为细胞⑧和⑨的过程中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加速该过程。图中物质②的作用是
    (3)、病毒入侵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干扰素,同时吞噬细胞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吞噬流感病毒。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都具有抗原识别作用,区别是
    (4)、流感病毒侵入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后,可与该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实现(体液/细胞)免疫。
    (5)、患者痊愈后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但再次感染后病症会比第一次感染轻,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上一页 745 746 747 748 7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