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B、同一个体成熟红细胞和胚胎干细胞遗传信息相同 C、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体内也会有许多细胞发生凋亡 D、成人脑神经细胞衰老前后,代谢速率和增殖速率都由快变慢
  • 2、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下列关于孟德尔得出分离定律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现的问题是F1都表现双亲的中间性状、F2出现两种性状 B、为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孟德尔根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相关结论 D、“演绎”是对F1进行测交,预测会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 3、某同学利用大豆叶片进行有关实验,实验中三次打孔获得叶圆片,并对叶圆片进行干燥称重,结果如下表(假设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的细胞呼吸速率不变)。则叶圆片光照1h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为(  )

     

    实验前

    黑暗1h后

    再光照1h后

    叶圆片干燥称重(g/cm2

    x

    y

    z

    A、z-y B、z-x C、2x+z-3y D、x+z-2y
  • 4、如下图为某油料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总糖、脂肪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初期细胞产生的脂肪酶增多、淀粉酶减少 B、总糖含量减少的原因是糖类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被消耗 C、种子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会减少,有机物种类会增多
  • 5、豌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初期,二氧化碳释放量比氧气吸收量大3到4倍,其原因是(     )
    A、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强度 C、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 6、 Ca2+泵亦称为Ca2+-ATP酶,它能催化细胞膜内侧的ATP水解,释放出能量,驱动细胞内的Ca2+泵出细胞,以维持细胞内游离Ca2+的低浓度状态。下图是Ca2+运输的能量供应机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TP先后水解三个磷酸基团,为Ca2+的转运提供能量 B、Ca2+泵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失去转运Ca2+功能 C、该过程使膜内外的Ca2+浓度趋于一致,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D、图示Ca2+泵承担着催化和运输的功能
  • 7、 胃液的成分有胃蛋白酶原、盐酸、粘液等。盐酸使胃蛋白酶原变成有生物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酸性环境。下列有关胃蛋白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小肠的胃蛋白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经高温处理的胃蛋白酶,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不会出现紫色 C、胃蛋白酶的催化效率比盐酸高,原因是胃蛋白酶可以为蛋白质提供更多的活化能 D、不能用胃蛋白酶、蛋白液、盐酸和双缩脲试剂作实验材料,验证酶的高效性
  • 8、 细胞核是细胞的“大脑”或者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与细胞核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不同细胞,细胞核的数量均相同 B、衰老细胞水分减少,核膜内折,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C、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但必须通过细胞质才能实现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是DNA、蛋白质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孔道
  • 9、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还原性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振荡均匀后,溶液呈蓝色 B、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CO2、H2O D、细胞骨架能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 10、 种类繁多的生物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感染新冠病毒可引发肺炎,感染支原体会引起发烧咳嗽,发菜对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衣藻有净化污水的作用,酵母菌可用于制作果酒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和支原体所含核酸种类相同 B、衣藻和酵母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C、支原体和发菜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发菜和衣藻都没有叶绿体,但都是自养生物
  • 11、 微塑料是一种对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新型污染物。轮胎磨损颗粒是车辆行驶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后产生的微小颗粒,是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某团队通过对采自某高速公路周边200m外的未受到轮胎塑料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取样,进行了相关处理与分析,得出土壤CO2累积排放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中%指轮胎磨损颗粒剂量

    (1)、该实验结果表明轮胎磨损颗粒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最显著。
    (2)、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轮胎颗粒剂量与土壤中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硝化细菌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同时可推断较高剂量的轮胎颗粒能土壤氮素含量,从而影响氮循环过程。
    (3)、当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土壤中放线菌的纯培养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一般第次划线处最容易得到单菌落。
    (4)、此外轮胎磨损颗粒粒径越大,土壤中酸性菌数量越多,而酸性菌增加会向土壤。对于粒径较大的轮胎颗粒污染的土壤,可适当采取等具体措施而有利于维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1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庙台槭属于高大的落叶乔木(20-25米),是我国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某科研团队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调查发现,该地区庙台槭个体数量仅有79株。统计各个体树高(H,单位m),且绘制庙台槭个体数在各林层占比如下图所示。

    (1)、由图分析可知神农架庙台槭种群年龄结构为型。
    (2)、进一步调查发现神农架具有山高、谷深的地貌特征,而庙台槭仅分布在山地河岸带区域。统计该群落植物的胸高断面积和相对优势度(相对优势度=某个种的胸高断面积/所有种的胸高断面积之和×100%),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部分植物的胸高断面积和相对优势度比较

    物种

    胸高断面积(m2·hm-2

    相对优势度(%)

    胡桃楸

    10.38

    32.92

    千金榆

    2.61

    8.26

    华中樱桃

    0.43

    1.37

    华榛

    279

    8.86

    庙台槭

    0.70

    2.23

    注:植物的胸高断面积是指树木距地面130厘米处树干的横切面面积。

    由此分析,可知庙台槭在该群落演替阶段处于(“优势”或“劣势”)地位,并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3)、若神农架地区庙台槭数量进一步减少,甚至灭绝,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4)、针对于神农架地区庙台槭的现状,请结合所学知识给出保护庙台槭合理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
    (5)、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的特征是
  • 13、 东湖位于湖北省武汉,是长江中游的中型浅水湖泊。商业鱼类的养殖是该湖泊的主要渔业活动,但从20世纪70年代到1984年每年夏天湖泊表面都分布着极为难看且难闻的水华现象。某科研机构持续对东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中存在两条食物链,包括以大型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为初级生产者的牧食食物链和以碎屑为主的碎屑食物链。该系统某时间段内各营养级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均为t·km-2·a-1)。

    营养级

    捕食者消耗量

    流向碎屑量

    呼吸量

    流通量

    0.02662

    0.2703

    0.4253

    0.7222

    0.7222

    2.4861

    5.0557

    8.264

    8.264

    109.71

    218.84

    336.81

    336.81

    1085.7

    2615.1

    4037.6

    4037.6

    8294.5

    0.0000

    20289

    注:营养级流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个营养级的所有营养物质的数量。

    (1)、东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据上表分析可知,该阶段东湖生态系统牧食食物链与碎屑食物链作用(“同等”或“不同等”)重要的;Ⅱ与Ⅲ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
    (3)、水华现象会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其原因是
    (4)、针对东湖存在的问题,科研团队创新使用微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湖面上布置了1700组EHBR(强化耦合膜生物反应技术)膜组件,通过风机向EHBR膜组件中透氧膜曝气,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技术的作用机理是
  • 14、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指数增长,所以一些学者称这种现象为人口爆炸,且认为人口增长肯定会慢慢减缓下来。

    (1)、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其增长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称为“J”形增长。该增长适用条件是(至少2点)。
    (2)、若种群的各个世代彼此不重叠,“J”形增长是不连续的、分步的,称为离散增长。人口爆炸属于离散增长吗? , 为什么?
    (3)、自然界某段时间内,也会存在“J”形增长的情况。如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时环颈雉被引入某岛屿最初几年的种群增长曲线,请分析每年间种群增长曲线均呈“Z”形的原因是
    (4)、在较长时间内,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群增长很少符合“J”形增长,而符合“S”形增长,就是通称的逻辑斯谛曲线,其曲线模型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有一个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称为;二是
    (5)、综合上述信息可知,“J”形增长与“S”形增长的关系是
  • 15、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普通培养基也可对融合细胞进行初步筛选 B、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有多种 C、用多孔板进行克隆化培养过程,不存在筛选作用 D、需要利用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
  • 16、 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新品种“白菜—甘蓝”。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获得杂种细胞过程可根据原生质体大小颜色等进行初步筛选 C、杂种植株再生过程中需要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 D、若在再分化阶段进行了再次筛选,则获得幼苗后不用进行进一步地筛选
  • 17、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使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其中鉴别培养基是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该物质可以与某种微生物的代谢物发生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下列不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  )

    选项

    基础培养基中加入的特殊化学物质

    出现的变化

    A

    青霉素

    出现大菌落

    B

    刚果红、纤维素

    出现透明圈

    C

    可溶性淀粉

    出现淀粉水解圈

    D

    醋酸铅

    产生黑色沉淀

    注: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

    A、A B、B C、C D、D
  • 18、 某位同学在进行完“果酒制作”的学习后,对葡萄酒的酿造非常感兴趣。利用假期按照流程操作后,获得的“葡萄酒”除了有“酒味”,还有“酸味”且有一层白膜。推断出现这种现象的不当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发酵瓶、榨汁机等器具没有用酒精消毒 B、清洗葡萄时没有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 C、10天左右后,打开瓶盖后忘记盖上 D、发酵过程中,没有控制温度
  • 19、 某县有一条内河贯穿整个城区,周边各种污水大肆排入其中,导致其成为一条“臭河”。近年来在该县政府大力推动下,进行了清淤泥、建设河内阶梯、放养多种水生生物、河畔大力种植绿带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逐渐打造出了“雷溪河公园”,成为了人们饭后散步锻炼的“打卡圣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污水中可能存在难以降解的化合物,易造成生物富集现象 B、该生态恢复工程采用了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C、该生态恢复工程应用了自生、协调和整体原理 D、进行湿地修复时应先考虑采用人为干预的方法
  • 20、 “万千种群在这里繁衍,或许已历经沧海桑田”。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类型的群落必然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 B、所有物种都可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 C、所有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群落的结构会随昼夜和季节改变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上一页 734 735 736 737 7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