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携带该病致病基因 B、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和儿子都患病
-
2、小明妈妈是A型血(IAIA),小明爸爸是B型血(IBIB),小明血型基因存在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
-
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中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③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④只有减数分裂I时期形成四分体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染色体互换现象,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类型⑥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⑦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 -
4、如图1所示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5、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1、d2过程都有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 B、b1、b2过程产生的子细胞都能参与受精 C、c过程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与体细胞相同 D、d1、d2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会有短暂的加倍 -
6、下图为某动物器官内的部分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 B、图中细胞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C、乙、丙两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D、丁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
7、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局部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细胞中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 B、ab段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C、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与体细胞相同 D、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是体细胞的两倍 -
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I时细胞质可能不均等分裂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联会后复制 C、次级卵母细胞中仍存在同源染色体 D、减数分裂前后核DNA分子数不变
-
9、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两种表型,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某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自交,F1出现了红花和白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F1红花:白花=9:7,则亲代红花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3 B、若F1红花:白花=3:1,则亲代红花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 C、若F1红花:白花=15:1,则亲代红花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 D、若F1红花:白花=13:3,则亲代红花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
-
10、已知小麦的抗锈病对易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某纯合矮秆抗锈病小麦和纯合高秆易感病小麦杂交获得F1 , F1自交,由于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F2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5:3:3:1。若以F1作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
1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然状态下进行随机传粉完成受精。玉米的糯性对非糯性为显性,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将一批基因型为Dd、dd的玉米种子(其中糯性:非糯性=1:1)种植在大田中,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子代中糯性与非糯性的比例为( )A、5:1 B、7:9 C、7:1 D、8:1
-
12、如图甲、乙两个桶中放置了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小球,且每个桶中黑色小球和白色小球的数量相同。若用此装置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桶中去掉一个黑球和一个白球不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两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总数可以不同 C、从甲桶和乙桶中各去掉一个黑球不影响实验结果 D、记录抓取的小球的颜色组合模拟配子的随机结合 -
13、已知基因A/a、B/b、C/c、D/d、E/e独立遗传,且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均为完全显性。则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物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有( )A、8种;8种 B、81种;16种 C、27种;16种 D、16种;16种
-
14、下列有关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具有显性性状的植株才能做母本 B、豌豆植株自交时也需要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 C、自然状态下,豌豆间难以进行杂交 D、作为母本的植物在杂交前都要去雄
-
15、下列各项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aaBBdd B、Dd C、DdEE D、eeFf
-
16、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果蝇的红眼和残翅 B、豌豆花的顶生和圆粒 C、狗的短毛和猫的卷毛 D、珍珠鸡的芦花羽和非芦花羽
-
17、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呼吸变慢,细胞核体积变小,酶活性降低 B、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与基因控制无关 C、凋亡是严格受基因调控的死亡,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变化 D、细胞凋亡会形成许多凋亡小体,破裂后被邻近细胞吞噬、消化
-
18、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细胞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B、哺乳动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出各种细胞 C、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变化
-
19、人体上皮细胞每天都在新生和脱落,其产生新细胞的方式是(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细胞凋亡 D、细胞分化
-
20、 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成功构建了体细胞BMAL1基因(产生昼夜节律必需的基因)敲除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为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新型动物模型。其中BMAL1基因敲除猴的基本构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采集猕猴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期才去核,去除的“核”实际上是指。除了使用图中的显微操作法去核,还可使用梯度离心、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去核。(2)、核移植成功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目的是。(3)、一次核移植技术后,需要获得更多的基因敲除猴,可在囊胚期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操作时要注意。(4)、不考虑基因突变,利用A6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克隆获得的多只第二代基因敲除猴的基因型(填“相同”或“不相同”)。与第一代BMAL1基因敲除猴模型相比,第二代猕猴模型用于研究生物节律紊乱及相关药物研发的优势是(写出1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