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脑钙化是一种与细胞衰老相关的遗传病。下图中,家族1中该病仅由基因A/a控制,家族2中的Ⅰ2只携带另一个致病基因t,两种致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家族1中的Ⅰ1与家族2中的Ⅰ1的基因型相同。已知具有两个非等位致病基因的个体也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B、家族1中,Ⅱ3、Ⅱ5的基因型相同,Ⅱ1、Ⅱ2的基因型相同 C、家族2中的Ⅱ1可产生3种携带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D、如果家族1中的Ⅲ1与家族2中的Ⅲ1结婚,后代可能患病 -
2、 少数嗜热链球菌DNA中存在一种特殊的DNA序列,由重复序列(◆)和间隔序列(□)交替排列组成,间隔序列中部分DNA片段来自噬菌体,如图所示。科学家用两种噬菌体(P1和P2)侵染野生型嗜热链球菌,研究其对噬菌体侵染的敏感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间隔序列与重复序列的结构基本相同,均为双螺旋结构 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其培养基中需加入脱氧核苷酸 C、间隔序列中来自噬菌体的部分DNA片段与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的抗性有关 D、嗜热链球菌中来自噬菌体的DNA片段可以复制后遗传给子代 -
3、 某种蔬菜(2n)为自花传粉作物,其苗期茎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SSR是不同染色体中具有特异性的碱基序列。研究者将苗期紫茎个体和苗期绿茎个体杂交获得F1 , F1自交获得F2 , 并对亲本、F1、F2中苗期绿茎个体4号染色体的SSR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蔬菜在自然情况下均
纯合子,且苗期紫茎对苗期绿茎为显性
B、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苗期绿茎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C、若F1的3号染色体SSR检测结果与4号染色体的相同,则F2苗期绿茎个体的3号染色体SSR检测结果也与4号染色体的相同
D、若F2苗期绿茎个体中有1个个体与F1的检测结果相同,则可能发生了表观遗传
-
4、 S6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在癌细胞中表达量明显升高。为研究S6过表达的影响,将S6-GFP融合基因(GF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细胞,筛选出S6过表达细胞。在S6过表达细胞中,检测到CDH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在S6基因敲除细胞中,CDH1蛋白第135位赖氨酸乙酰化水平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粒倍增与纺锤体形成的时期不同 B、在构建S6过表达细胞系时,可根据绿色荧光的强弱来挑选细胞进行培养 C、S6蛋白与CDH1蛋白结合,可能使CDH1蛋白第135位赖氨酸乙酰化水平升高 D、S6基因可能是一种原癌基因,CDH1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
-
5、 甲试管中装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mL酶①溶液;乙试管中装有2mL蔗糖溶液、2mL酶①溶液;丙试管中装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mL酶②溶液。利用上述试管验证酶的专一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只需要考虑自变量的影响,不需要考虑无关变量 B、若酶①为淀粉酶,则甲、乙试管进行对比时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C、若酶①为淀粉酶,酶②为蔗糖酶,则甲、丙试管进行对比时可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D、甲试管中加入的淀粉溶液、酶溶液都是2mL,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
6、 海水稻能种植在盐碱地,与其根系的作用分不开。下列有关细胞质壁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只要内外存在浓度差就会发生质壁分离 B、在同一蔗糖溶液中,不同根尖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相同 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往往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D、只有通过换高倍物镜、调高亮度,才能清晰观察到细胞的质壁分离
-
7、 绿眼虫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原生生物,含有呈星状的叶绿体。在光照下,绿眼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副淀粉体(与淀粉相似,但不能与碘产生蓝色反应);在黑暗环境中,绿眼虫可以摄入周围环境中的有机养料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绿眼虫细胞具有细胞骨架,叶绿体的细胞中不移动 B、不同环境中绿眼虫的颜色可能不同,相应水体中的溶氧量可能不同 C、绿眼虫在光照下和黑暗环境中代谢类型不同,直接能源物质完全不同 D、可根据能否与碘产生蓝色反应判断绿眼虫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
8、中药红花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因在植物发育中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和对环境刺激的响应而被广泛研究。研究人员从红花盛花期花瓣中提取了总RNA,通过转基因实现了PAL基因(2124bp)在红花悬浮细胞中的超表达(具体过程见下图),为研究PAL基因在红花次生代谢产物代谢途径中的功能和对环境刺激的响应奠定了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次生代谢产物一般(填“是”或“不是”)植物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从红花盛花期花瓣中提取总RNA的理由是。(2)、RT-PCR是将mRNA逆转录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相结合的技术。若要在该体系中通过①从总RNA中扩增出PAL基因的cDNA,应加入的2种引物。(3)、构建质粒2时,需要利用限制酶BglⅡ和BstEⅡ对图中PAL基因和质粒1进行双酶切;验证质粒2是否构建成功时,若用上述双酶切质粒后电泳得到两种条带,(填“能”或“不能”)说明质粒2构建成功,请说明理由:。(4)、GUS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催化X-Gluc(一种无色物质)分解为蓝色物质,实验农杆菌和红花细胞中均无该基因。加工质粒1时,引入GUS基因可以起到的作用;选择悬浮细胞而不是愈伤组织作为PAL的生物反应器的原因是。 -
9、沙漠小球藻是沙漠微藻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学者研究了盐胁迫对TDL6B、GTD7c-2、GTD8A1、TLD2A14种沙漠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步:将初始OD680≈0.1且生长状态相同的4种小球藻藻种按照20%的等体积比例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装有300mLBBM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在每一组小球藻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mol/L、0.2mol/L、0.4mol/L、0.6mol/L、0.8mol/L、1.0mol/L的NaCl以模拟不同水平的盐胁迫处理,补充培养基至500mL,每个处理重复3次。
第二步:接种后放置于光照强度为4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温度为23℃的光照箱中进行一次性培养,每天定时摇匀3次,防止藻细胞贴壁生长,培养周期为24d,分别在第0、6、12、18、24天的同一时间测定每组藻细胞OD680值(即68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可大致估算藻类种群密度或生物量等),结果如下图所示。
(1)、沙漠中的微藻与其他生物群体一起在沙漠地表形成棕褐色结皮形态,具有较强的抗风蚀和抗水蚀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微藻能在沙漠的恶劣条件下生存,又影响着沙漠环境,这是的结果。(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持续盐胁迫下,小球藻TDL6B的种群密度变化规律是。(3)、若要进一步研究盐胁迫下沙漠小球藻生理特性,选择上述藻株TDL6B最好,理由是。(4)、请分析以上研究有什么应用价值:(答出2点即可)。 -
10、抗利尿激素(ADH)是一种九肽激素,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其具体作用机理见图。尿崩症是与ADH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疾病,病人表现为持续排出大量低渗性尿液。ADH不足和ADH不敏感均可导致尿崩症,前者导致中枢性尿崩症,后者导致肾性尿崩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侧表示内环境。ADH的受体位于细胞表面,ADH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内ATP转变为cAMP,cAMP会激活M蛋白,M蛋白的作用是。(2)、推测中枢性尿崩症可能是或垂体损伤导致ADH分泌不足引起的。与正常人相比,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尿渗透压降低的原因是。(3)、肾性尿崩症的病因复杂,结合上图,从分子水平角度分析,推测肾性尿崩症的病因可能是(写出两条即可)。(4)、利用禁水加压试验可以区别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试验前需测基础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之后每小时留尿测尿量和尿渗透压,待连续两次尿量变化不大且尿渗透压小于一定数值时,皮下注射适量抗利尿激素,再测尿量、尿渗透压。结合题干信息,写出禁水加压试验可以区别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的原理。(写出两者中一种原理即可)。 -
11、小鼠的黑色素细胞负责合成和释放各种色素,毛干吸收色素颗粒展现出相应的毛色。B/b是一对在整个毛发生长周期均表达的等位基因,B表达时小鼠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B不表达时小鼠毛色表现为白色。Agouti基因(简写A)表达的产物是ASP(一种信号肽),ASP会影响B基因的表达。由于ASP只在毛发生长的特定时期才能合成和释放,所以基因型为A_B_的小鼠毛色表现为巧克力色。已知A/a与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型为AaBb的种群自由交配,若不考虑变异和自然选择,F1白色鼠的基因型是 , F1随机交配,则F2有色鼠中B的基因频率为。(2)、B的表达受激素调控,只有激素与黑色素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时B才表达,但ASP在毛发生长周期的第4~6天集中产生,会与激素竞争受体,使黑色素细胞转而合成黄色的棕黑素,第6天以后ASP不表达。据此分析,巧克力色小鼠每根毛的基部、末梢附近、末梢的颜色分别是。(3)、如图是基因A、AG、AI的结构示意图,1号区域含有启动子序列,2、3、4号区域编码信号肽ASP。

①已知AG是A的隐性突变基因,则基因型为AGABB的个体的毛色表现为色。现发现另一与AG同体色的隐性突变基因AS的纯合个体ASASBB,请设计杂交实验验证AG和AS是等位基因。(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选择杂交的个体用基因型表示,不考虑变异)。
②A基因的1号区域插入一段核苷酸序列后形成AI , 该变异导致启动子位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该变化使ASP在各种组织中均全时期持续表达,且AIAI存在纯合致死效应。AI的产生是(填“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基因型为AIABb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12、某科研小组在9月份选择晴朗天气对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红花和粉白花野生巨紫荆的光合参数日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得到如下调查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科研人员应注意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红花和粉白花野生巨紫荆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曲线,且第一个峰值均大于第二个峰值,试分析原因:。(3)、12:00,光合午休现象明显,研究人员提出两种推测:一种是气孔导度降低,引起 , 直接影响暗反应;一种是温度升高,导致上的光合色素或酶的活性降低,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减少,导致光合能力降低。(4)、水分利用效率(WUE)也是农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来表示。蒸腾速率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净光合速率相同的情况下,即产量相似时,WUE数值越低意味着在实际农业生产中。10:00~12:00,红花野生巨紫荆的WUE数值的变化为(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原因是。 -
13、科学家对某地域不同岛屿中鸟类物种数、植物物种数与岛屿面积、岛屿与大陆的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岛屿编号
岛屿面积/公顷
岛屿与大陆的距离/km
鸟类物种数(ln)
植物物种数(ln)
1
1000
200
1.31
1.30
2
100
100
1.25
0.90
3
1
100
1.08
0.95
4
10
100
1.15
0.90
5
100
100
1.28
1.00
6
100
200
1.35
1.02
7
1
200
1.08
0.90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各岛屿的物种丰富度,要注意随机取样 B、鸟类物种数与植物物种数呈正相关 C、若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则它们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D、研究岛屿植物的生态位需研究它的出现频率、植株高度等 -
14、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的大致过程为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经过脱氢等过程,最终生成CO2、ATP等,并且重新生成草酰乙酸。高浓度柠檬酸可促进脂肪酸的合成代谢,Seipin是一种引起脂肪营养不良的基因,其表达产物会导致线粒体中Ca2+不足,进而导致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活性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不消耗O2 , 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 B、正常生理条件下,利用14C标记的丙酮酸可追踪三羧酸循环中各产物的生成 C、线粒体中Ca2+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丙酮酸含量来影响三羧酸循环活性 D、恢复线粒体的Ca2+水平和在食物中添加柠檬酸均能有效治疗脂肪营养不良
-
15、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的基因组庞大,其研究工作相对困难;拟南芥(2n=10)是应用广泛的模式植物,其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相对清晰。以普通小麦胚性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为供体,用紫外线分别照射30s、1min、2min后,再与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希望将小麦染色体小片段插入拟南芥基因组,从而借助其清晰的遗传背景对小麦基因组进行研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聚乙二醇或高Ca2+-高pH融合法等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B、原生质体融合后,应进一步筛选染色体数为52的细胞来对小麦进行研究 C、外植体经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需要控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D、该过程还探究了紫外线处理时间(剂量)对供体染色体断裂程度的影响
-
16、某兴趣小组开展对酶的特性的实验探究,在5支注射器中加入试剂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在注射器中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注射器活塞的同时用计时器记录时间,测定氧气产生速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加入试剂
注射器编号
1
2
3
4
5
3%H2O2
2mL
2mL
2mL
2mL
2mL
蒸馏水
1mL
-
-
-
-
3.5%FeCl3
-
1mL
-
-
-
新鲜猪肝匀浆液
-
1mL
-
-
高温处理的猪肝液
-
-
-
1mL
-
多酶片溶液
-
-
-
-
1mL
氧气产生速率/(mL/s)
注:多酶片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
A、从实验原则上分析,注射器1仅通过加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来控制变量 B、若注射器1、4、5中氧气产生速率为0mL/s,则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C、注射器2、3的反应体系中氧气产生速率不等,但产生的氧气总量相等 D、若要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取注射器4作为注射器3的对照 -
17、美味需要调味来创造,对菜品要求较高的川菜一般都会特别注明必须使用鹃城生产的豆瓣酱。传统豆瓣酱的制作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霉豆瓣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毛霉、乳酸菌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B、霉豆瓣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能把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的肽和脂肪酸 C、制作辣椒胚时加入白酒的目的是利用酒精作为碳源,同时增加风味 D、混合装坛后要“翻、晒、露”的目的是让微生物充分进行有氧呼吸 -
18、构建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时需考虑以下问题:蟹和水稻的品种和数量、投入小杂鱼饲料和玉米饲料的数量、投放沙塘鳢和虾苗等的密度、水生植物的选择等。实践证明稻蟹综合种养模式能明显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池塘综合效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这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自生原理 B、投放沙塘鳢和虾苗等生物能促进蟹—稻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蟹的同化量包括捕食的食物以及小杂鱼饲料和玉米饲料中的能量两部分 D、蟹—稻复合生态系统实现了“稳粮、促渔、增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
-
19、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推测DNA可能通过图1中三种方式进行复制。生物兴趣小组准备通过实验来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基本实验思路是用14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双链,然后在含15N的培养基上让其繁殖两代,提取每代大肠杆菌的DNA并做相应处理,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B、若亲代大肠杆菌繁殖一代,出现实验结果1,可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分散复制 C、若亲代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出现实验结果2,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若为半保留复制,则亲代大肠杆菌繁殖n(n≥2)代后,实验结果中轻带、中带、重带中DNA分子数量之比应为0:2:(2n-2) -
20、从体外转录的或从细菌中提取到的RNA会刺激人体DC细胞产生IL-12(能引发炎症的细胞因子),人体通过免疫反应消除这些RNA。最近,关于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开发出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mRNA疫苗成为可能。新冠病毒的结构见图,mRNA疫苗制备和发挥作用的部分流程如下:确定关键S蛋白编码序列→合成mRNA→注入人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激活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 B、mRNA疫苗进入人体后,DC细胞会识别、吞噬、处理mRNA并释放IL-12 C、核苷碱基修饰后的mRNA疫苗可直接作为抗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D、有效的mRNA疫苗会使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属于主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