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概念图(如图),p和q都是单层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h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都相同 C、P中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高于q D、g是细胞中负责物质转运的细胞器 -
2、 下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里可用化学药物或紫外线对物体表面或空气进行消毒 B、步骤①倒平板时需将培养皿的盖拿开,以便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 C、步骤②接种环、接种针等用具应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灭菌 D、步骤③操作过程中,需灼烧接种环6次,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将平板倒置 -
3、 生态系统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称为置位点,在置位点的相应范围内,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输入太高时发生正偏离,反之发生负偏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包含物质和能量等 B、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结果影响和调节系统的输入 C、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偏离就越大,反馈①、②的能力越弱 D、生态系统的置位点发生负偏离时,可通过负反馈回到置位点 -
4、 研究人员从湖中的沉积物中取样,进行微生物培养。一种培养基(A)中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另一种(G)用结冷胶代替琼脂。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CFU数(CFU是指从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样品中培养出的菌落总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培养基在灭菌冷却后再调节到5.5、6.0、7.0三种pH值 B、G型培养基CFU更高的原因可能是其接种的沉积物更多 C、在5.5、6.0、7.0的pH值下结冷胶较琼脂更利于菌落的形成 D、上述实验可使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法获得单菌落后计数 -
5、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是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之一,A、B、C、D四种抗生素均可治疗SAU引起的肺炎,为选出最佳疗效的抗生素,研究者将分别含等剂量抗生素A、B、C、D的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a、b、c、d置于SAU均匀分布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对该实验使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滤纸片b周围抑菌圈出现一个菌落,可能是形成该菌落的SAU发生了基因突变 C、抗生素D治疗SAU感染的效果最好 D、接种涂布后的培养皿立即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注意不要倒置 -
6、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论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还是动物细胞融合,都需要诱导 B、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生产脱毒苗 C、无论是动物细胞培养还是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添加蔗糖作为能源物质 D、植物体细胞杂交可用于作物育种,动物细胞融合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7、 人类负荷指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规模,可由生态足迹来衡量。若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生态赤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开发新能源、低碳生活可能会增大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包含人口规模与人均对环境的影响 C、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D、生态赤字的出现表明该地区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8、 如图为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愈伤组织是分生状态的细胞 C、①②过程所用培养基的激素比值不同 D、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是杂合体 -
9、 用32P标记玉米(2N=20)叶肉细胞中的所有核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I中培养至愈伤组织,再转接到培养基Ⅱ中诱导分化出芽,然后将其转接到培养基Ⅲ中诱导生根,进一步诱导形成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培养基I、Ⅱ、Ⅲ中都不需要加入有机物 B、培养基Ⅱ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偏高,培养基Ⅲ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偏低 C、一个细胞在培养基I中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的子细胞,含32P标记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D、玉米外植体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后才能用于组织培养
-
10、 为拯救珍稀植物红豆杉,并同时获得高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选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从而获得脱毒苗,使植物具备抗毒能力 B、紫杉醇是红豆杉基本生命活动必须的 C、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愈伤组织生产紫杉醇时,通常要通入无菌空气 D、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一定相同 -
11、 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很多操作步骤都需要检查,为避免后期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胚胎移植前,要对胚胎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能正常发育到一定阶段 B、胚胎移植前需要检查受体的免疫力,选择免疫缺陷型做受体有利于胚胎的存活 C、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病筛查对于动物繁育健康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D、胚胎移植到受体的子宫后,还需对受体进行妊娠检查
-
12、 下图所示是利用高等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进行的体外受精技术培育试管动物的大致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 B、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从而使精子具有与卵细胞受精的能力 C、卵细胞发育到MⅡ期时,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D、图中移植的胚胎遗传物质一半来自雌性供体,一半来自雄性供体 -
13、 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期乳酸菌数量最多与中期乳酸菌抑制了其它微生物的活动有关 B、乳酸菌后期数量减少与乳酸积累,PH下降,抑制乳酸菌活动有关 C、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发酵容器中硝酸盐含量在初期呈现上升趋势 D、发酵容器中乳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
14、 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
A、丙装置设置有误,排气时可能会导致发酵液溢出 B、三个装置中酵母菌均先有氧呼吸,再酒精发酵 C、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装置中是否有酒精产生 D、导致三个装置中发酵液pH下降的原因不同 -
15、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群落内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分化,这种在同一区域,由于种间竞争而导致的环境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称为同域共存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 , 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同域共存机制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度(填“升高”或“降低”)。(2)、“为了躲避狼,兔子选择夜晚活动”(填“属于”或“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判断依据是。(3)、三裂叶豚草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科研人员比较了三裂叶豚草入侵初期和未入侵时荒地早春植物群落的各物种生态位宽度,结果如图所示,三裂叶豚草入侵,在短期内对的生存有利,对的生态位宽度影响最大。

在三裂叶豚草入侵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有(答出2点即可)。
-
16、 蟒河景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东南40公里处,面积约58平方公里,是以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还有濒危程度几乎与大熊猫相同,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鹳,还有麝、金雕、金钱豹及山白树、领春木、青檀、兰草、山萸树、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该保护区的植被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分层现象,决定这些植被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答两点);这种分层现象对于金雕、金钱豹等动物具有的意义是。(2)、猕猴、黑鹳等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山白树、领春木、青檀等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可直接流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填生物成分)中,能量在它们之间流动的形式是。(3)、该保护区中的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原因是;保护区中的珍稀动植物形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4)、该保护区是处于生态平衡的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平衡是指。
-
17、 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其中生长着各种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以及草鱼(以水草为食)、鲫鱼(以植物及浮游动物为食)、黑鱼(以其它小鱼为食)等鱼类。由于受到生活污水和重金属废水污染,氮、磷、镉等元素超标。回答下列问题:(1)、鲫鱼属于第营养级。推断上述三种鱼中,的数量最少,原因是。(2)、污染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功能就会受到损害,如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会导致藻类、浮游动物以及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鱼类因缺乏而大量死亡,此时将引发生态系统的调节,水质进一步恶化。(3)、种植有芦苇、美人蕉等植物的生态浮床可用于改善水体环境,原因是浮床植物能通过(写2点)等方式抑制藻类生长。有人提议,浮床中的水生植物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饲料,以提高经济效益,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提议(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4)、除建造生态浮床以外,治理该段河流污染的措施还有。
-
18、 2024年2月10日至21日,贵州省发生多起森林火灾,在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全部扑灭。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群落区别于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森林中植物在垂直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层,这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有的植物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这类植物主要生活在(填“上层”、“中层”或“下层”)。(2)、如果森林发生的是局部轻微火灾,反而有利于林下植被的生长,原因是(答两点),这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3)、森林大火过后,森林中许多动物的种群密度会降低,主要原因是。(4)、严重火灾导致了森林中大部分植被被破坏,需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恢复。植树造林选择树种时应注意的事项有:(至少答两点)。
-
19、 某淡水湖近年来水体中氮、磷含量超标,被上游有毒物质重度污染,水色发绿、水体浑浊,蓝细菌、绿藻频繁爆发。图1为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该水体中部分营养关系(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质恶化后,湖泊自身的净化作用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原因是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限的。(2)、该湖泊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1中未表示出的成分是。图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营养级Ⅰ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包括和两部分。(4)、图2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 , n的相对数值为。(5)、利用鲢鱼、鳙鱼以蓝细菌为食,鲴鱼以粪便等有机碎屑为食的特性,研究人员向水体中投放鲢鱼、鳙鱼和鲴鱼尝试对水体中蓝细菌进行控制,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分析实验结果,在三周内能有效控制蓝细菌数量的方法是(填图中组别名称)。
②研究人员运用标志(记)重捕法对该湖泊内的鲴鱼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首捕数为80条,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数为60条。若因机械挤压造成已捕获的10条标记个体中有2条死亡,则会导致估算值比实际值(选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
-
20、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下图中“置位点”表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到生态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B、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的可能性越小 C、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都有一部分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 D、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