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供体细胞的分化状态和表观遗传修饰模式是影响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供体细胞RNAm6A修饰(即RNA某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对猪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通常将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发育的早期胚胎中可分离获得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可用于医学研究。(2)、RNAm6A修饰可通过提高mRNA结构稳定性来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甲组)属于多能干细胞,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乙组)则是处于分化终端的体细胞。研究者比较了两细胞内RNAm6A修饰水平及其作为核供体时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结果如图1、2.
结果表明,核供体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
(3)、研究发现甲组细胞内甲基化转移酶M(催化RNAm6A修饰)的表达水平高于乙组。为验证RNAm6A修饰水平与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关系,研究者进行如下实验:组别
对核供体细胞的处理方法
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检测结果
胚胎总数
胚胎卵裂率
囊胚率
对照组
导入空载体
187
59. 4%
16. 8%
实验组
导入M基因过表达载体
185
?
?
请推测实验组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对比):。
(4)、研究者分析了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为22%,而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为50%。为研究导致不同供体细胞RNAm6A修饰水平差异的原因,据此设计如下表实验,请填写表中①②③处内容。组别
处理方法
检测指标
实验组 1
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基因甲基化水平
③
实验组2
①
对照组
②
-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产茶区夏季极端高温愈发频繁,科研人员选用龙井43茶苗,研究水杨酸甲酯(MeSA)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图1.(1)、研究发现高温条件会抑制茶树生长,判断依据是:。据图1分析,水杨酸甲酯能够(选填“加剧”或“缓解”)高温对茶树生长的抑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还有。(2)、当植物遭受高温胁迫时,细胞代谢会产生 , 损伤细胞膜甚至DNA,从而抑制植株生长。丙二醛(MDA)会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是衡量氧化胁迫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科研人员同时测定了不同浓度水杨酸甲酯(MeSA)处理下茶树MDA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推测一定浓度MeSA能提高茶树净光合速率的作用机制是:。(3)、若要进一步研究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除可检测净光合速率外,还可检测的指标有:(写出2点)。
-
3、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逐渐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1)、“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提出,说明我国治理大气CO2的基本思路是。(2)、“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蓝碳”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3)、红树林是“蓝碳”生产的重要部分,具有极强的碳储存能力,碳储存分为非生物途径和生物途径两条途径;生物途径是通过红树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碳,固定的碳中一部分通过生物的作用重新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储存在。(4)、上世纪70~90年代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滩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据,为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植被,科技人员在互花米草侵占的滩涂上成功种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各林龄群落的相关特征见下表。
红树林群落(林龄)
群落高度(m)
植物种类(种)
树冠层
郁闭度
(%)
林下互花米
草密度
(株/ m2)
林下无瓣海桑更新幼苗密度(株/ 100 m2)
林下秋茄
更新幼苗密度
(株 / 100 m2)
无瓣海桑群落 (3年)
3.2
3
70
30
0
0
无瓣海桑群落(8年)
11.0
3
80
15
10
0
无瓣海桑群落(16年)
12.5
2
90
0
0
0
秋茄-老鼠筋群落(>50年)
5.7
4
90
0
0
19
请分析,无瓣海桑能够控制互花米草,成功修复红树林的原因是。无瓣海桑是引种自南亚地区的大乔木,但有学者认为无瓣海桑不会成为新的外来入侵植物,据表分析理由是。
-
4、双抗体夹心法是常用的检测抗原含量的方法,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固相抗体是由固相载体连接后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抗原A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从脾脏中获得相应单克隆抗体 B、检测过程中两种抗体的使用数量均应多于待测抗原的数量 C、采用该法进行检测,反应时间越长,所得的结果越准确 D、反应体系中光信号越强(颜色越深),则抗原A含量越低
-
5、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沿着生态系统的边缘产生了有差异的环境条件,形成边缘效应带。此处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边缘效应带发展过程中生物间竞争可能导致生态位重叠加大 B、处于边缘效应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C、应尽量扩大边缘效应带范围,促进其中鸟类更好地繁殖生存 D、边缘效应带的群落结构复杂程度高,人为干扰对其影响不大
-
6、海马是机体完成学习记忆功能的关键结构,海马突触中一氧化氮(NO)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若前后两个神经元持续兴奋,则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下图是NO作用的主要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表明与NO结合的受体位于突触前膜 B、途径I作用时,可能会抑制突触小体的活动 C、途径II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D、途径Ⅲ表明兴奋在突触处可以双向传递
-
7、基因在生物进化中有“绝对自私性”。某种植物的花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三种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A是一种“自私基因”,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基因A能“杀死”体内的部分雄配子。选择红花(AA)植株和白花(aa)植株杂交,F1全部开粉红花,F1植株自交,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2:3: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A能“杀死”体内的部分雄配子,说明基因A对a为完全显性 B、F2中三种花色的比例,说明该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F1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a的雄配子中有1/3被基因A“杀死” D、若让F2进行随机传粉,则后代中出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5/36
-
8、鱼腥草中的次生代谢物萜类物质具有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荨麻疹。通过植物细胞工厂化生产,可大量获取鱼腥草细胞中的萜类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生代谢物萜类物质是鱼腥草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 B、细胞工厂化生产是为了提高单个细胞中萜类物质的含量 C、培养过程中所用的外植体一般取自鱼腥草的分生区细胞 D、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此时可进行分瓶传代培养
-
9、废水、废料经加工可变废为宝。某工厂利用果糖生产产生的废水和沼气池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其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主要来源于沼气池废料 B、在连续搅拌反应器中,沼气池废料中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 C、上述工厂生产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D、获取产品时需先使酵母细胞破裂,然后再提取蛋白质
-
10、竞争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竞争排斥的两个物种在同一环境中,处于竞争劣势的物种可能会消失 B、具有竞争排斥的两个物种在同一环境中,若出现长期共存说明可能发生了生态位分化 C、若要验证竞争排斥,可将两个相同食性的物种置于有限资源环境中进行观察 D、以同一种植物为食的两个物种,一定具有竞争排斥现象
-
11、光周期广泛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光周期响应因子(简称CO)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测量了不同光照条件下拟南芥所结种子的大小,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研究者主要探究了拟南芥种子大小与不同光照条件的关系 B、短日照下拟南芥种子变小,可能是短日照抑制CO基因表达的结果 C、若光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拟南芥种子大小也可能会发生改变 D、上图表明种子大小除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和激素影响
-
12、5-羟色胺(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大脑中扮演着调节情感、情绪和行为的关键角色。下图为5-羟色胺在突触处发挥作用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5-HT起作用后,可被5-HT转运载体(SERT)回收或转化为其它物质排出体外 B、5-HT被5-HT转运载体识别并转运回收的过程,会引起突触前膜产生兴奋 C、抑郁症患者的5-HT水平较低,可能与5-HT的合成、释放或再摄取异常有关 D、MAOI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可用作抗抑郁药物
-
13、肌肉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有一部分会被转移至肝脏重新形成葡萄糖或者糖原,还有极少部分会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的乳酸转运至肝脏细胞要经过组织液 B、乳酸的产生过程及其分布均位于内环境中 C、乳酸含量的增加会使血浆酸碱度明显降低 D、含有乳酸的尿液和汗液都属于细胞外液
-
14、α-珠蛋白与α-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和14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第1~13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139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突变体的功能可能与α-珠蛋白不同 B、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 C、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导致了该变异发生 D、该实例说明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15、“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由DNA向RNA传递 B、催化该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 C、该过程普遍存在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 D、该过程中,a链和b链之间会形成氢键
-
16、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O3-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O3-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作物吸收NO3-的方式,a点前是主动运输,a点后是协助扩散 B、a点后,受载体蛋白数量限制,作物乙的NO3-吸收速率不再增加 C、在两作物最大NO3-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小于作物乙 D、a点后,NO3吸收速率不再增加,说明松土不能促进作物根的生长
-
17、科学家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 B、该蛋白的氨基酸连接方式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 C、该蛋白的彻底水解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该蛋白的韧性较好,可能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有关
-
18、回答下列小题:(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强调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这一观点体现在生物体的每一个层次,从细胞、组织到器官,乃至整个生物体,其结构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而设计的。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实例有。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
B.小肠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D.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请根据书本已学知识再举一例:。
(2)、故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一般要先从结构方面入手。探究结构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和同位素标记法等。理想的实验材料选择有时能决定实验的成败,如在提取较纯净的细胞膜实验中,最佳材料是(A.蓝藻 B.黑藻幼叶 C.猪的红细胞 D.鸡的红细胞)并说明理由:。 -
19、如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此说法(填“正确”或“错误”)。(2)、图中3是指 ,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和(用图中数字作答)。(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膜结构包括3、、6、7和(用图中数字作答),以及一种无膜结构细胞器——。细胞中有四大类有机化合物,胆固醇属于。(4)、图示膜结构并非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种结构完整的细胞中,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填细胞器)。
-
20、回答下列小题:(1)、生物物质检测实验过程中先要取样,常用的方法有切片法,如鉴定花生种子中含有油脂,可取花生子叶进行切片、、制片、显微镜观察等操作即可;也可以先提取生物组织匀浆,将需要匀浆的生物组织材料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少量研磨,并将研磨液后使其中的固形物沉淀,取备用。(2)、生物实验室有三种生物提取液或生物组织匀浆,分别为脱脂牛奶、椰汁、花生汁,假设其颜色、香味、口感等一致,由于标签缺失,为了区分三种提取液,可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三种样液分别编号为甲、乙、丙。
②取样液甲各2毫升分别加入支试管中,然后各加入毫升蒸馏水,得到稀释5倍的样液,再进行编号。
③具体鉴定过程:
取第一支试管,加入2滴苏丹Ⅲ , 振荡摇匀,若观察到溶液变色,可判断其含有油脂;
取第二支试管,先加入2毫升 , 再加入5滴 , 振荡摇匀,若观察到紫色反应,则可判断其含有;
取第三支试管,先加入2毫升 , 振荡摇匀,再放入加热。
④对样液乙和丙分别重复步骤②和③,得到下列实验结果:
甲
乙
丙
苏丹Ⅲ
+++
-
-
试剂2
+++
+++
+
试剂3
-
+
+++
注:-表示无明显变化,+表示出现相应颜色变化,且数目越多颜色越深。
实验结果:甲为 , 乙为 , 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