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①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型 B、基因突变和重组、①③是新物种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 C、④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之一 D、⑤表示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 2、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其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B、斑马和驴杂交能产生后代斑驴兽或驴斑兽,斑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这可以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D、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A和a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 3、狍属于鹿科动物。在鹿科动物中,物种间线粒体中Cytb基因序列差异约在4%~12%之间。某研究发现,中国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线粒体中Cytb基因序列差异分别为1.61%、4.2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组测序为鹿科动物的分类提供了细胞水平证据 B、中国东北狍与欧洲狍在自然条件下能进行基因交流 C、中国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D、自然选择在中国东北狍的进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 4、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鸟类很多构造都被舍弃了以减轻体重,例如,飞翔的鸟类没有膀胱和直肠,通过泄殖腔及时将粪尿混合物排出体外,使鸟类变得更轻,飞得更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鸟类无膀胱:因为长期不用膀胱储存尿液导致膀胱退化 B、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鸟类无直肠:因为无直肠的个体容易生存,容易留下后代 C、鸟类通过减轻体重适应环境,不会改变环境,所以没有发生与环境的协同进化 D、通过比较鸟类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可以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及进化顺序
  • 5、考古学家从岩土沉积物中提取古生物遗骸DNA或蛋白质分子并和现代生物的分子信息库进行比对,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证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形成的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亲缘关系越近 B、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C、比较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作为证据是因为进化过程中其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D、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相同的两个生物个体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种
  • 6、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多倍体一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D、由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发育成单倍体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 7、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低温”是指零上4℃左右 B、植物细胞指洋葱的外表皮细胞 C、卡诺氏液的作用是解离组织细胞 D、直接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
  • 8、葡萄与爬山虎均是葡萄科常见植物,将二倍体爬山虎的花粉涂在未受粉的二倍体葡萄柱头上,可获得无子葡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爬山虎和葡萄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爬山虎花粉引起葡萄果实发生了基因突变 C、无子葡萄经无性繁殖产生的植株仍结无子果实 D、无子葡萄的果肉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
  • 9、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研究表明,在大约70%的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一种跨膜蛋白)的基因模板链上缺失AAA或AAG三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该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编码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AAA或AAG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细胞中合成CFTR蛋白需要3种RNA参与
  • 10、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
  • 11、关于下图所示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在含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溶液中进行①过程 B、正常的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⑤过程 C、③④⑥过程常见于RNA病毒侵入细胞时 D、细胞中①④过程的发生都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 12、下图所示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①~⑦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Ⅰ和Ⅱ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的③表示为RNA聚合酶,①链的左末端为3'-端 B、过程Ⅱ中RNA结合多个⑤,利于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C、除碱基T和U不同外,②④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D、该图示可以表示人的垂体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过程
  • 1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备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许多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重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大肠杆菌DNA的含氮碱基都含有15N。然后再将其转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B、根据含14N或15N的DNA离心后的位置,⑤为亲代、②为子一代 C、若出现图中③的结果(带宽比3:1),则亲代DNA进行了3次复制 D、若将DNA处理成单链后再离心,也可以证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 15、科学家在研究小鼠毛色的遗传时发现,纯合黄色小鼠(AvyAvy)与黑色小鼠(aa)杂交,F1(Avya)中小鼠的体色表现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过渡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F1中不同体色小鼠的Avy基因碱基序列相同,但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该种小鼠体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被甲基化的基因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C、Avy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越高,F1小鼠的体色就越浅 D、基因的甲基化可能会阻止RNA聚合酶与Avy基因前端的结合
  • 16、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C段R型细菌减少的原因是R型细菌大量转化为S型细菌 B、若用S型细菌DNA与R型活菌进行体外转化,两种细菌数量变化与图甲相似 C、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D、图乙经离心的试管中,沉淀物中也有具少量的放射性
  • 17、下列有关“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能稳定遗传 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会出现S型活菌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RNA感染烟草,烟草叶片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 18、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2n)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B、该细胞中的基因A/a、B/b自由组合会产生4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C、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b或ABb D、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其1/4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异常
  • 19、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蚕性染色体为ZZ,雌蚕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家蚕的皮肤正常(T)对皮肤透明(t)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皮肤性状便能在幼虫时期辨别性别淘汰雌蚕(       )
    A、皮肤透明雄蚕×皮肤正常雌蚕 B、皮肤正常雄蚕×皮肤透明雌蚕 C、皮肤透明雌蚕×皮肤透明雄蚕 D、皮肤正常雌蚕×皮肤正常雄蚕
  • 20、果蝇X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基因都能控制果蝇的性别,其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B、该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可自由组合 C、白眼基因、红宝石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正常情况下,雌果蝇的体细胞中棒眼基因最多有4个
上一页 521 522 523 524 5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