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大多数植物气孔的开闭都遵循昼开夜闭的近似昼夜节律。但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的昼开夜闭与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气孔振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气孔张开 B、干旱条件下气孔关闭与夜间气孔关闭的原因相同 C、“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D、胞间CO2浓度下降,气孔不一定会张开
-
2、下图为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示意图,PSI和PSⅡ分别是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能吸收利用光能进行电子的传递。PQ、Cytbf、PC是传递电子的蛋白质,其中PQ在传递电子的同时能将H+运输到类囊体腔中。图中实线为电子的传递过程,虚线为H+中的运输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ATP合成酶由CF0和CF1两部分组成,在进行H+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同时催化ATP的合成 B、图中电子传递的过程,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为水,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为NADP+ C、类囊体两侧H+浓度差的建立是由H2O光解产生H+和PQ主动运输H+进入类囊体腔形成的 D、光反应产生的氧气可用于细胞的有氧呼吸,且在线粒体内膜消耗 -
3、研究发现,金鱼具有一些与人体不同的细胞呼吸方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鱼的乳酸转化机制可使其在缺氧环境中生存一段时间 B、人体肌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时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物质X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与其一起产生的还有[H]和ATP D、图中③和⑤过程不能产生ATP为金鱼细胞代谢供能 -
4、小苏打牙膏含有碳酸氢钠呈碱性,具有抗菌和美白牙齿的作用;加酶牙膏含有多种酶,可以分解食物残渣和细菌,使我们的牙齿亮洁、口气清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牙膏中的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达到分解细菌的目的 B、适当延长刷牙时间有利于酶发挥作用,说明酶不具有高效性 C、加酶牙膏中多种酶催化同一反应,不能说明酶不具专一性 D、同时使用小苏打牙膏和加酶牙膏,可能使酶的分解能力下降
-
5、将某高等植物细胞分成两组:甲组细胞置于溶液a(蔗糖溶液或KNO3溶液)中,乙组细胞置于等体积的溶液b(蔗糖溶液或KNO3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容器(盛放甲、乙两组细胞的容器完全相同)中水分的变化量,以确定细胞的吸水能力,甲、乙两组所得结果分别如图中的曲线A和B所示。据图判断以下哪个时间段内水分子进细胞的速率大于出细胞的速率( )
A、A曲线的0~T1时间段 B、A曲线的T1~T2时间段 C、B曲线的0~T1时间段 D、B曲线的T1~T2时间段 -
6、构建模型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2n=4,染色体制作材料为橡皮泥)变化的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减数分裂模型时,要注意处于各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特征 B、构建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模型时,每个细胞需含两种颜色、两种长度的4条橡皮泥 C、由于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以及减数分裂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 D、题干所述模型及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细胞分裂图像均属于物理模型
-
7、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重要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到细胞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动态结构 B、魏斯曼通过显微镜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最早观察到了减数分裂过程 C、摩尔根利用F1红眼雌蝇×白眼雄蝇直接证明了控制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假说 D、卡尔文、鲁宾和卡门分别利用同位素的不同性质对光合作用中物质的转化进行研究
-
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在物种间不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差别 B、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这些蛋白质称为结构蛋白 C、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水、无机盐、氨基酸等物质 D、细胞内单层膜围成的区域中均能发生蛋白质、糖类、脂质的合成
-
9、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所示为突触结构,在a 、d 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②③④⑤⑥ 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的转变 C、刺激图乙中b 、c 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 D、若抑制图乙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
10、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 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细胞中的各种周期蛋白(Cyclin)与相应的蛋白激酶(Cdk)结合形成复合物,形成一系列检测点,以检测细胞周期是否正常进行。下图是人体(2N=46))细胞周期示意图,若检测到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则细胞分裂进入下一阶段,否则细胞会暂停分裂。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激酶是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的酶,周期蛋白(Cyclin)与蛋白激酶(Cdk)结合形成复合物的过程,实质是周期蛋白的磷酸化过程。该过程需要ATP的参与,ATP在周期蛋白磷酸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蛋白激酶的特性有(答两点)。(2)、细胞周期分为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物质准备过程包括图示中的时期是。在物质准备阶段,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M期各个时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来判断。(3)、据图分析,若Cdk2-CyclinE复合物检测到核DNA分子异常或没有复制,则细胞会停留在。正常情况下,在检测点4~5之间检测到染色体的数量变化为。(4)、若复合物检测到DNA分子受损,则细胞会暂停分裂,并激活细胞进行DNA分子修复,甚至引发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的过程。 -
11、图示为线粒体内外膜的结构示意图,③是线粒体孔蛋白,负责将丙酮酸运输到膜间隙;④是线粒体丙酮酸载体(MPC),负责将丙酮酸运输到线粒体内部。①细胞色素C氧化酶、②ATP合酶是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蛋白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和内膜进入线粒体内分别依赖于膜上的 , 两种物质运输丙酮酸方式的差异是。(2)、细胞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电子传递链积累起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据图可知,该浓度梯度存在起到的作用是。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不能进入线粒体的原因是。NADH积累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还原为。(3)、氰化钾是一种剧毒物质,专一性破坏线粒体内膜上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结构,使其不能将电子传递给氧气,导致ATP不能正常形成。氰化钾中毒会引起动物体温升高,原因可能是。此外,动物中毒后血浆pH会下降,是因为。(4)、急性氰化物中毒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是缺氧,提高氧分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已知中毒小鼠在不抢救的状态下30分钟死亡,为探究提高氧分压的最早时间对中毒小鼠抢救的影响,以中毒的小鼠为实验材料,5分钟为时间间隔,写出实验方案。 -
12、多酚氧化酶是一类含Cu2+的氧化还原酶,广泛分布在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有O2时,多酚氧化酶能催化酚类或多酚类物质和O2生成醌类物质,呈现红色、褐色,进一步反应呈现黑色。为探究不同生物体内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人员分别以①橄榄多酚氧化酶、②苹果多酚氧化酶、③茶叶多酚氧化酶、④茶叶多酚氧化酶+Cu2+、⑤茶叶多酚氧化酶+亚硫酸氢钠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OD值是在416nm波长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OD值越小,产物的生成量越多)。回答下列问题:
pH
OD
组别
1
3
5
7
9
11
①
5.2
3.9
1.0
1.2
3.6
5.0
②
5.2
4.3
1.8
1.8
3.9
5.1
③
5.2
4.5
2.5
2.3
4.2
5.0
④
5.2
2.3
0.8
0.7
2.1
4.9
⑤
5.2
4.9
4.3
4.0
4.8
5.2
(1)、多酚氧化酶的化学元素组成为。多酚氧化酶能催化醌类物质的生成,其作用机理是。(2)、实验中pH=5时,3种多酚氧化酶中活性最强的是。为探究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实验思路为。(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抑制剂和激活剂等,上述实验中,Cu2+和亚硫酸氢钠分别是多酚氧化酶的。(4)、桃、苹果、香蕉、荔枝等果实中含有较多的多酚氧化酶,褐变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甚至腐败。为降低去皮后的果实和果汁褐变的速度,以利于保存。请你提出两点合理的建议。 -
13、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特殊的DNA-蛋白质复合物。端粒长度与端粒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物,可以逆转录修复端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正常的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明显激活 B、在癌症患者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明显抑制 C、端粒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原料X是脱氧核苷酸 D、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代谢和增殖速率减慢 -
14、2024年6月26日用多人干细胞培育的三维大脑模型面世。科学家将来自5个捐赠者的干细胞,浸泡在一种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培育出首个包含多人细胞的3D大脑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干细胞可被定向诱导分化成脑部细胞 B、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的糖类是干细胞分化的主要能源物质 C、干细胞分化后,细胞内蛋白质数量会改变,但核酸数量不变 D、该研究可探索大脑发育机制及人脑对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反应等
-
15、在某动物(2N=4))细胞分裂装片中,观察到下图所示的3个细胞图像,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可能来自同一细胞,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甲→丙 B、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⑧和⑥⑦ C、甲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丙细胞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若乙细胞中②号染色体是X染色体,则丙细胞的基因型为bbXaXa -
16、科学家Krebs在研究细胞呼吸时发现,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首先生成乙酰辅酶A(C2),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C4)结合生成含有3个羧基的柠檬酸(C6),柠檬酸经4次脱氢,最终生成2分子CO2 , 并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该过程后来被命名为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酸循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条件下,肌细胞和酵母菌都能在线粒体中进行三羧酸循环 B、柠檬酸中的氢可来自丙酮酸,柠檬酸脱下的氢用于合成NADH C、在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既有H2O参与反应,也有H2O的生成 D、三羧酸循环产生的能量及生成的ATP均少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
17、微核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性检测。微核是指细胞在不利环境诱导下,染色体断裂产生的小片段或迁移异常的整条染色体未能在细胞分裂末期进入子细胞核,而在细胞质中形成的微小核结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蚕豆根尖与动物试验的微核测试结果高度一致。如图是显微镜下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蚕豆根尖进行解离需用75%酒精和15%盐酸混合液 B、在观察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装片时,看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期 C、微核形成可能与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没有附着在着丝粒上有关 D、蚕豆根尖的检测结果可为环境因素对其他生物遗传物质的影响提供参考 -
18、为探究干旱胁迫及恢复浇水对玉米气孔阻力(表示气体通过气孔时遇到的阻力)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玉米蒸腾作用减弱,根系对离子的吸收能力下降 B、气孔阻力增大,玉米通过减少光合原料供应来降低光合速率以适应干旱环境 C、恢复浇水后气孔阻力减小,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的量均呈上升趋势 D、气孔阻力不再变化时,玉米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此时没有物质的积累 -
19、古人挖掘仓窖储存粟米。烘干窖壁防潮湿,五层措施护周全:即使用草木灰除湿防虫;用木板加固防潮;铺设席子隔绝尘埃;添加糠层防腐保干;最后再铺一层席子。这些措施保障了粮食的长久储存,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烘干窖壁是为了去除窖内的水分,以防止粮食受潮霉变 B、糠层被视为天然的防腐剂,能保持粮食的干燥,延缓其变质 C、使用草木灰主要是因为其能够吸收水分,还能有效防止虫蛀 D、古人仓窖储存粟米的上述做法,也可用于水果和蔬菜的储藏
-
20、鸡蛋蛋清中含有蛋清蛋白、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多种蛋白质,其中蛋清蛋白是制备优质多肽的天然原料。某研究人员对新鲜鸡蛋蛋清适度预热后用蛋白酶进行水解,探究酶用量及水解温度条件,获得下图1、图2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预热蛋清有利于实验中蛋白酶充分发挥作用 B、图1中,随着酶浓度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水解速率降低 C、探究蛋白酶的最适水解温度条件时,应选择与底物相同浓度的酶进行实验 D、60℃条件下水解度降低是因为高温导致蛋白酶的空间结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