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菠菜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等多种途径从中亚和南亚等地先后传入我国的。如今,菠菜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不仅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还经常被用作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 B、菠菜叶肉细胞虽有大液泡,但不适合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C、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菠菜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因此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质流动
  • 2、甜瓜的性别分化由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具体机制如下图(图中“+”表示箭头左侧事件发生后,右侧事件方能发生;“-”表示箭头左侧事件发生后,右侧事件无法发生)。一朵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时为两性花,仅有雄蕊时为雄花,仅有雌蕊时为雌花。野生型甜瓜基因型为AABBEE。不同部位花发育过程中乙烯含量有差异,且此差异不受上述3对基因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a、B/b、E/e所在的三对同源染色体为甜瓜的性染色体 B、一株野生型甜瓜的某些部位开雌花,另一些部位开两性花 C、野生型与AAbbee杂交,F2为野生型:全雌花:全雄花=9:3:4 D、野生型与AAbbEE杂交,F2为野生型:全雄花=3:1
  • 3、研究发现细胞衰老与其线粒体损伤有关。线粒体损伤后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导致活性氧( ROS)类代谢紊乱,ROS过多会使蛋白质的功能发生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OS可能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提高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可以延缓细胞衰老 C、线粒体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D、线粒体受损后,其分解葡萄糖的速率下降
  • 4、下表为几种生物体内的DNA中各种碱基的比例统计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物

    器官

    (A+T)/(C+G)

    1.43

    1.43

    1.42

    1.29

    1.29

    1.30

    A、猪、牛DNA的多样性就是由(A+T)/(C+G)不同引起的 B、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嘌呤、嘧啶比例约为1 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A+T)/(C+G)基本相同,说明DNA的碱基组成具有一致性 D、牛的肾脏细胞的核酸中(A+G)/(C+T)的值可能大于1
  • 5、如图表示某动物(2n)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一定是雄性 B、①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 C、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发生于③细胞的下一个时期 D、细胞①、②含同源染色体,细胞③、④不含同源染色体
  • 6、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I、i影响。当基因I存在时,基因Y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现有图所示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F1的基因型是YyIi B、黄茧的基因型是YYii或Yyii C、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 D、实验一和实验二均可证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 7、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现象: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给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阈刺激)。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当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到达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增大(全)。

    (1)、图中段是Na+内流引起的,其内流的原因是
    (2)、某同学提出,如果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神经纤维处是否就没有电位变化呢?

    ①请用下列材料用具在方框内绘制实验检测图

    ②记录结果如下图,分析该图:当给予神经纤维的刺激强度低于阈刺激时,a、;b、

    ③经查阅资料,阈下强度的刺激使膜形成的电位为电紧张电位。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电紧张电位(填“具有”或“不具有”)“全或无”现象,而具有等级性。

    (3)、(填“增大”或“减小”)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差值,可以使神经纤维更容易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更高。
  • 8、如图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及河豚毒素处理后,离体神经纤维上某点接受相同强度刺激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降低培养液中K+浓度会提高B点的绝对值 B、神经纤维膜内K+/Na+比值从B→A时会增加 C、河豚毒素可能抑制Na+内流使动作电位无法形成 D、临床上可将河豚毒素作为镇定剂或麻醉剂
  • 9、存活因子是一类胞外信号分子,可促进其靶细胞内抑制细胞凋亡的蛋白质Bc12的合成。神经系统在发育之初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竞争接受由其所接触的细胞所分泌的有限的存活因子,随后部分神经细胞会在发育过程中凋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神经细胞接受的存活因子足够多,则其细胞凋亡会受到抑制 B、存活因子通过胞吞进入神经细胞,进而增强细胞内Bc12的表达 C、该发育机制有助于确保所有肌肉细胞都能与神经细胞形成突触 D、通过存活因子数量来调节神经细胞数量的机制不属于反馈调节
  • 10、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赤霉素(GA3)分别对某植物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待种子萌发后对苗长和根长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都是幼嫩的芽、叶和种子,根部几乎不合成 B、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需要设置3个以上的重复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C、在本实验中GA3对幼苗苗长和根长的促进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 D、实验不能说明NAA对根长的调控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 11、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利用蔗糖溶液和清水进行细胞失水和吸水实验时观察到的显微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初始状态低 B、图2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加强 C、加入清水,图1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两组细胞都有水分子透过原生质层进出液泡
  • 12、在治疗烧伤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自体健康的皮肤非常有限。为解决该问题,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得到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下列关于该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烧伤病人的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可以用胃蛋白酶处理 B、培养的细胞需要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C、培养液中通常含有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 D、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条件
  • 13、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是由五个互不连通的自然保护区组成的,2023年该地区15头野生亚洲象“离家出走”事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追踪迁徙中的象群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B、栖息地碎片化会形成许多小种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气温、干旱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亚洲象的种群密度无关 D、大象利用耳朵收集次声波来辨别方向,大象迁徙时“迷路”可能与信息传递失调有关
  • 14、母鸡可以孵鸭蛋,并会照顾鸭宝宝。小鸭破壳后短期内不理会鸡妈妈“咕诃”声的召唤,直到15天后才能在鸡妈妈的召唤下紧紧跟随。而小鸡破壳后短期内就能在母鸡的召唤下跟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破壳15天后的小鸭能在鸡妈妈的召唤下跟随属于条件反射 B、小鸡破壳后短期内就能在母鸡的召唤下跟随属于非条件反射 C、动物也能用叫声传递信息说明语言功能并非人脑所特有 D、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 15、EPO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可以使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生成红细胞。当机体缺氧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与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结合,使EPO基因表达加快,促进EPO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形成 B、②过程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C、EPO作用于造血干细胞膜上的受体,调控造血干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 D、HIF从翻译水平调控EPO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
  • 16、皱粒豌豆形成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皱粒豌豆的形成是因为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引发了染色体变异 B、r基因转录出的mRNA可能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形成无活性的SBEⅠ蛋白 C、基因型为RR的植株与基因型为rr的植株杂交,F1表现为圆粒是由于r基因无法表达 D、该图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 17、 如图为某种生物细胞内多肽合成的局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NA聚合酶既能使氢键断裂,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图示显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在人体细胞某结构内也可存在该现象 C、RNA聚合酶处具有3条核苷酸链,即2条DNA单链,1条RNA单链 D、核糖体为生成tRNA—氨基酸复合物的场所
  • 18、真核生物mRNA甲基化的位点集中在mRNA的5'端,称为5'帽子(5'cap),可使mRNA免受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破坏;3'端有一个含100~200个A的特殊结构,称为polyA尾,但对应基因的尾部却没有T串序列。如图表示真核生物某翻译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mRNA甲基化属于转录后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B、5'帽子和polyA尾是对应基因直接转录形成的 C、帽子结构有助于核糖体对mRNA识别和结合 D、可通过对mRNA加帽,提升mRNA疫苗效能
  • 19、细胞中在进行DNA复制时所用的引物不是DNA,而是RNA,DNA单链结合蛋白与解旋后的DNA单链结合,使单链呈伸展状态而有利于复制。如图是原核细胞中环状DNA复制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的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单链结合蛋白能使氢键断裂,DNA双链打开 C、酶②会沿着两条模板链的5'端→3'端移动 D、补齐移除RNA引物后留下的缺口时,需要酶②参与
  • 20、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 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glg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glg基因的启动子并驱动转录 B、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的肽链时,核糖体沿mRNA从5'端向3'端移动 C、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促进细菌糖原合成 D、CsrA蛋白都结合到CsrB上,有利于细菌糖原合成
上一页 404 405 406 407 4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