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 C、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过多致癌因子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
-
2、生物学的发展与实验密不可分。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可作为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材料 B、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C、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到了两种不同浓度的酒精,且作用不同 D、实验材料需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实验步骤才能用于观察
-
3、白化病和尿黑酸症都是因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中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不足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B、缺乏酶D会使人患尿黑酸症 C、白化病和尿黑酸症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
4、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同卵双生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B、表观遗传引起的表型变化不可遗传 C、环境因素如吸烟可能引起表观遗传 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
5、一条肽链有51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的碱基个数至少有( )A、51和51 B、51和153 C、153和153 D、153和306
-
6、下图表示某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1为解旋酶,酶2为RNA聚合酶 B、核糖体在mRNA上从a向b移动 C、图中的多个核糖体可以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D、该图所示的生物为原核生物
-
7、未被32P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以含32P的化合物为原料,DNA分子连续复制三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中A+T之和占DNA分子的70% B、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900个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8 D、DNA复制过程中,因出现碱基的替换而产生的新性状都可以适应外界环境
-
8、某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则另一条链上G占其所在链碱基总数的( )A、26% B、30% C、22% D、28%
-
9、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 B、亲代噬菌体产生子代噬菌体时,需要大肠细菌提供DNA模板、原料等 C、两组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会检测到放射性 D、两组实验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
10、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利用肺炎链球菌来探索遗传物质的秘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不引起小鼠死亡的原因是高温破坏了S型细菌的DNA B、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艾弗里的实验用蛋白酶处理S型菌的细胞破碎物,破碎物中仍含有“转化因子” D、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11、图1为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Ⅰ表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1、Ⅱ-2分别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图2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的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雌性和雄性分别用XX和XY表示 B、若基因位于Ⅱ-1,则正常情况下只有雌性个体才会有该基因 C、仅通过图2无法判断该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 D、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等位基因不遵循分离定律
-
12、下图为某家族某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显性基因控制的 B、该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Ⅱ-4和Ⅲ-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 D、若Ⅲ-9和一个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
13、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都是成对存在的 B、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关系 C、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D、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14、下图为某一有性生殖动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 B、③过程体现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C、受精卵中的基因,精子与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D、①②③过程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
15、下图是某雄性果蝇(2n=8)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下列叙述错的是( )A、图中CD段属于减数分裂Ⅱ时期 B、图中B到C的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的 C、图中D到E的变化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D、图中HI段细胞中有1个X染色体和1个Y染色体
-
16、基因型为AaXBXb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卵细胞,仅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A、aXB、AXb、AXb B、Xb、Xb、AaXB C、aXb、aXb、A D、a、a、AXbXb
-
17、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简称“模拟实验”)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简称“模型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在“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重新放回 C、“模型实验”活动中新细胞得到的两条染色体颜色必然相同、长短必然不同 D、“模型实验”活动既能体验染色体行为变化,又能体验染色体数量变化
-
18、下列不能使有性生殖子代产生多种可能的基因型和表型的行为是( )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
19、孟德尔用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纯合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 , F1自交得到F2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F2有16种基因型,4种表型且表型比例为9∶3∶3∶1 D、F2出现亲本没有的性状组合,即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
20、“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豌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也是重要的遗传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豌豆进行杂交育种时,应在开花前进行去雄 B、豌豆和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都需1次套袋,其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C、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一般是纯合子 D、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可能有Aa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