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是几种细胞器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器a、b、c、d含磷脂,e不含磷脂 B、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中含有d、e C、绿色植物细胞都含有a、b、c、d、e D、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b、d -
2、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其中甲、乙是具膜的细 胞器,COP Ⅰ 、COPⅡ是具膜小泡,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膜成分和结构相同 B、分泌蛋白在甲上合成,经乙加工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C、乙中的蛋白质经 COP Ⅰ运回甲或经囊泡运出细胞具有随机性 D、正常情况下, 甲的加工产物通过COPⅡ由甲向乙进行运输 -
3、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其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游离的核糖体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穿过内质网膜后继续合成蛋白质,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质。下列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A、内质网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 B、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D、核糖体的“游离”状态或“附着”状态是相对的
-
4、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可以看到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利用同位素标记法 C、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可选用大蒜的根尖细胞为材料
-
5、下图展示了四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关于这四种细胞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②和④分别是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它们之间的膜可以通过囊泡进行转化 B、①为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 C、④可与核膜直接相连,与细胞中其它膜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D、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 -
6、翟中和院士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说过:“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能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与细胞的运动、物质运输和能量转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时, 亮氨酸除了能用3H标记外, 也可以用15N标记亮氨酸的氨基,通过检测放射性标记的物质的位置来确认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场所 C、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D、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属于胞内蛋白,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
7、细胞膜的功能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过程,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 )A、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进行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 B、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蛙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是其细胞表面积的2倍 C、英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含有蛋白质 D、科学家利用神经细胞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通过对其化学分析,得知组成细胞膜的脂质除磷脂外还有胆固醇
-
8、2023年6月17日我国科学家颜宁及其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麻二酚(CBD)能够抑制Na+的跨膜内流,从而缓解病理性疼痛。这一研究结果为研发非依赖性镇痛药提供了新的思路。上述资料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D、糖被与细胞表面的信息传递有关
-
9、淡水水域发生水华现象时会有多种蓝细菌大量增殖。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蓝细菌的细胞膜的成分与植物细胞相同,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细胞不同 C、发生水华时蓝细菌大量增殖,最终水中的溶解氧会越来越多 D、蓝细菌进行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
10、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酵母菌的拟核区是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 C、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真核细胞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
11、下列事实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单细胞的草履虫能完成运动、摄食、繁殖等生命活动 B、人的缩手反射需要多个神经元和肌肉细胞协调配合 C、新冠病毒需寄生在细胞中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 D、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释放氧气的活动
-
12、如图表示生命系统中的部分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对应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甲、丙、乙、丁、戊 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都不包含空气、水分等无机环境 C、绿色开花植物中不存在图丁对应的结构层次 D、组成戊的细胞与甲细胞之间具有差异性,但无统一性 -
13、19世纪30年代细胞学说提出以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便成为生物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石,近200年来的实验不断证明,我们只有了解细胞的特性与功能,才能深入理解生命现象的深层机制,才能明晰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才能辨明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内容相符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B、细胞学说将生物体划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大类 C、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所构成 D、施莱登认为“植物,不论发展到多么高级,都是由充分个体化的、各自独立、分离的物体组成的聚合体,这些物体就是细胞”
-
14、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建立,被恩格斯列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C、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
15、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继发性甲减主要指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的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图1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A、B、D代表器官,a,d代表激素。为了初步诊断甲、乙、丙三人甲减的原因,分别给他们及一健康人注射适量且等量的TRH,并在注射前 30min和注射后30min时分别测量四人血液中TSH 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D是下丘脑,血液中激素b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d分泌减少 B、若注射 TSH 后患者的摄碘率有所升高,则该患者属于原发性甲减 C、依据图2测得的结果推测,甲、乙、丙三人中最可能患有原发性甲减的是丙 D、图2 中甲、乙可能分别患垂体性继发性甲减和下丘脑性继发性甲减 -
16、人体某处组织细胞及体液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③代表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表示组织液 B、②与③的渗透压相当 C、红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①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完全取决于蛋白质含量 -
17、下列物质中,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纤维素 B、蛋白质 C、乙酰胆碱 D、促胰液素
-
18、某兴趣小组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的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装有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如表所示细胞状况。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麦芽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试管
甲
乙
丙
细胞状况
未发生变化
体积增大
发生了质壁分离
A、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于试管乙中麦芽糖溶液浓度 B、水分交换前,三支试管中麦芽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丙>甲>乙 C、水分交换平衡时,试管丙中细胞液浓度等于此时麦芽糖溶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试管乙中麦芽糖溶液浓度大于试管甲中麦芽糖溶液浓度 -
19、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B、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所有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对生物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D、耐格里用显微镜发现了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
20、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点左右,原因是。(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