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是某植物单倍体育种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育种方式比杂交育种的年限长 B、单倍体植物弱小、不育,无利用价值 C、图中秋水仙素处理的部位是单倍体的幼苗 D、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
  • 2、研究发现,癌细胞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细胞线粒体膜上的丙酮酸载体或使其部分缺失。因此,正常细胞癌变之后需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但产能效率却不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致癌因子的作用 B、由于基因突变使人体正常细胞产生了原癌基因 C、癌细胞代谢所需的ATP主要来自细胞质基质 D、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增加,因此易转移和扩散
  • 3、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进行有性生殖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四种变异类型如图所示(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发生的是基因突变 B、乙发生的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C、丙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丁发生的是基因重组
  • 4、正常培养条件下,20℃时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培养温度为30℃时,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也开白花。这个现象说明(  )
    A、基因型是表型的外因 B、表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C、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D、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5、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卡片搭建DNA分子结构模型,其中“P”有50个,“C”有15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表示尿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B、若要充分利用“P”和“C”,则需要10个“A” C、“D”与“P”交替连接排列在内侧构成基本骨架 D、“A”“P”“D”连在一起构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6、下图为蝗虫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某物质的含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染色体,处于Ⅰ时期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B、EF段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核 DNA数为 4n C、GK段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HI段着丝粒分裂 D、LM段发生受精作用,维持了蝗虫遗传的稳定性
  • 7、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 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一定是纯合子 C、若子代中灰毛雄:黑毛雄鼠=1:1,则M一定是杂合子 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雄鼠=3:1,则M一定是杂合子
  • 8、某生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能形成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不考虑突变和互换),则其体细胞中 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       )
    A、 B、 C、 D、
  • 9、《诗经·小雅·都人士》中“彼君子女,绸直如发”与“彼君子女,卷发如蛋”描述人头发有的稠密而直,有的卷发犹如蝎尾翘。下列与直发和自然卷的遗传关系相同的是(       )
    A、马的黑毛和卷毛 B、家兔的长毛和短毛 C、水稻的抗病和早熟 D、小麦的有芒和皱粒
  • 10、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PA会诱发颅内出血。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突变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t-PA突变蛋白。下图是通过重叠延伸 PCR技术获取t-PA改良基因和利用质粒pCLY11构建含t-PA改良基因的重组质粒示意图(图中重叠延伸PCR过程中引物a,b用来扩增突变位点的上游DNA序列,引物c、d用来扩增突变位点的下游DNA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生产出性能优良的t-PA突变蛋白的生物技术手段属于范畴。该工程的基础是
    (2)、获得性能优良的t-PA突变蛋白的正确顺序是(选择正确编号并排序)。

    ①t-PA蛋白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②借助定点突变改造t-PA基因序列③检验t-PA蛋白的结构和功能④设计t-PA蛋白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⑤利用工程菌发酵合成t-PA蛋白

    (3)、已知t-PA蛋白第84位是半胱氨酸,相应的基因模板链(图中t-PA基因的上链)上的碱基序列是ACA,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重叠延伸 PCR示意图中的黑点便是突变部位的碱基,引物b中该突变位点的碱基是 , 引物c中该突变位点的碱基是
    (4)、据图可知,PCR3时,需要的引物是 , 引物的作用是。若扩增图中序列时引物选择正确,PCR操作过程没有问题,但对产物进行电泳时,发现除了目标序列外还有很多非特异性条带,请分析出现此情况的原因
    (5)、若获得的t-PA 突变基因如图所示,那么质粒pCLY11需用限制酶切开,才能与t-PA突变基因高效连接。
  • 11、野生型菌株经过突变后可能失去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为营养缺陷型菌株,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后才能生长。根据其无法合成的物质种类可分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维生素缺陷型菌株和碱基缺陷型菌株等。请完成以下获得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步骤:

    诱变处理:用紫外线诱变野生型大肠杆菌;

    (1)、选出缺陷型:限量培养法可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其原理是野生型菌株在限量培养基上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强于营养缺陷型菌株。从功能上看,限量培养基属于一种培养基。下图甲为经过限量培养后形成的菌落,其中菌落(填“A”或“B”)即为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该方法中还需将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同时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2)、鉴定缺陷型:利用生长图谱法可初步确定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的类型,即在基本培养基乙的A~E这5个区域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营养物质,然后用法将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接种在乙上,若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乙的BC交界处长出了菌落,则说明该菌株是营养缺陷型菌。
    (3)、鉴定缺陷亚型:研究小组用上述方法鉴定了某菌株属于维生素营养缺陷型,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具体类型,他们把15种维生素按照不同组合分为5个小组,分别添加与图丙培养基的对应区域,然后接种菌株后培养一段时间。

    组别

    维生素组合

    1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2

    维生素C

    维生素B1

    维生素D2

    维生素E

    烟酰胺

    3

    叶酸

    维生素B2

    维生素D2

    胆碱

    泛酸钙

    4

    对氨基苯甲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E

    胆碱

    肌醇

    5

    生物素

    维生素B12

    烟酰胺

    泛酸钙

    肌醇

    若观察到区域1和区域2产生菌落,则该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不能合成的维生素是;若菌株为叶酸和生物素的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则其在丙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位置是

  • 12、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进行主动运输主要以图1中的几种方式进行(图中a、b、c代表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代表主动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是
    (3)、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

    第二步: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

    第三步:检测

    实验结果: , 则验证了上面的最新研究结果。

  • 13、科学家推测,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如下图所示。

       

    科学家构建了体外的反应体系,证明了该假说。实验分组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核糖体

    信号识别颗粒(SRP)

    内质网

    实验结果

    1

    +

    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多一段

    2

    +

    +

    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少一段

    3

    +

    +

    +

    合成的肽链与正常肽链一致

    注:“+”和“-”分别代表反应体系中存在或不存在该结构

    (1)、折叠的蛋白质经内质网后,会被依次运往等结构,最终分泌至细胞外发挥作用。能否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来追踪这一过程?
    (2)、对比组别2和3的结果,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只有结合了信号序列的SRP与内质网上的识别并结合后,肽链的延伸才会继续。
    (3)、结合图中信息,解释组别I中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多一段的原因:
    (4)、综合实验结果说明内质网具有功能。
    (5)、根据信号肽假说,请你推理分析:

    ①组别2中的肽链(填“含有”或“不含有”)信号序列。

    ②若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就切除了信号序列,游离的核糖体(填“能”或“不能”)附着于内质网上。

  • 14、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春化和光照两大阶段。收获后的种子可以制作加工成各类食品,食品被人体消化吸收后通过一系列代谢来提供营养。具体途径如下图所示。

    (1)、冬天来临前,冬小麦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发生的变化是 , 其生理意义是
    (2)、某同学要减肥,制定了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请根据上图所示信息,评价该方案(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
    (3)、油菜种子中富含脂肪,播种时应适当浅播,其原因是
    (4)、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中富含胆固醇,胆固醇是构成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由下图可知,在人体正常体温条件下,胆固醇能(填“提高”或“降低”)膜流动性。(注:微粘度与流动性呈负相关)

  • 15、水蒸气从叶片扩散到大气的过程中,叶片表面的静止空气层对水分扩散产生的阻力,称为叶片界面层阻力。界面层的厚度主要受风速和叶片大小决定。当围绕叶片的空气稳定时,叶片表面的静止空气层较厚,从而成为水气从叶片散失时的主要阻力。此时增加气孔的开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很小。吊竹梅的蒸腾流量与气孔开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静止空气中,气孔开度对蒸腾作用的控制能力较小 B、当风速高时,气孔开度是叶片散失水分的主要调控因子 C、有些植物的叶片生有茸毛,会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 D、在流动空气中,为了减少蒸腾作用,有些植物可能会调节叶片的方向与日光平行
  • 16、关于叶绿体的起源问题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学说,即内共生假说和分化假说。按照内共生假说,叶绿体的祖先是蓝细菌(蓝藻),它们在生物进化的早期被原始真核细胞捕获(吞噬),逐步进化为叶绿体。分化假说认为叶绿体是原始的真核细胞内质深逐步分化而形成。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有利于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假说。以下哪项证据不支持内共生假说(       )
    A、叶绿体内DNA分子为裸露的环状双链结构,无组蛋白结合并能进行独立的复制和转录 B、叶绿体中核糖体比真核细胞中核糖体小,与蓝细菌中核糖体相似 C、叶绿体内蛋白质少数由叶绿体DNA指导合成,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 D、叶绿体内外膜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外膜与真核细胞膜一致
  • 17、图1表示葡萄糖载体蛋白的两种构象状态相互转变,使葡萄糖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图2表示离子通道型受体与特定配体结合后发生反应,引起门通道蛋白的一种成分发生构型变化,使“门”打开,介导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属于转运蛋白,图1、图2介导的物质转运均为协助扩散 B、细胞缺氧会直接影响图2中离子的运输速率,图1中葡萄糖的转运不受影响 C、若图2配体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则该配体可开启突触前膜上的Cl通道 D、载体蛋白的构象变化在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
  • 18、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供体细胞的染色质,让其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的技术。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的部分遗传物质。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X射线处理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处理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

    A、需对杂种植株进行筛选鉴定,获得能产紫杉醇的柴胡 B、A处理为碘乙酰胺处理,B处理为X射线处理 C、可用高Ca2+一高pH融合法、离心法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
  • 19、盐碱地中含大量的NaCl、Na2CO3等钠盐,会威胁海水稻的生存。同时一些病原菌也会感染水稻植株,影响正常生长。下图为海水稻抵抗逆境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O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进入海水稻细胞 B、海水稻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C、液泡逆浓度梯度吸收Na+增大细胞液的浓度以适应高浓度环境 D、H+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细胞质基质运入液泡或运出细胞
  • 20、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由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有4个—S—S—),处理后该酶活性消失,再通过透析的方法去除尿素和巯基乙醇,将该酶转移到生理盐水缓冲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该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后胰核糖核酸酶的二硫键被打开 B、蛋白质的结构影响其功能 C、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的位置与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关 D、非折叠状态的该酶相对分子质量比天然状态减少8
上一页 529 530 531 532 5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