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曲白酒的酒香纯正,以大米、大麦等为原料,以小曲为发酵剂酿造而成。小曲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好氧型微生物霉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酵母菌,还有乳酸菌、醋酸菌等细菌。酿酒的原理主要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传统酿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关于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摊晾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小曲中的微生物 B、撒曲糖化可将原料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C、原料加入小曲后应立即装坛密封进行发酵 D、发酵坛密封不严,可能令酿出的酒有酸味(2)、为了提高白酒的品质和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调整小曲和原料的合理配比来提高品质 B、可采用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对菌种进行改良 C、发酵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控发酵温度和通气状况 D、发酵结束后,对菌体进行破碎处理可增加白酒产量 -
2、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流程如图所示,①~⑥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的培养液需要加入动物血清 B、Kd4d可以促进融合细胞表现全能性 C、⑤过程需在桑葚胚或囊胚期进行移植 D、⑥过程诞生的食蟹猴之间性状差异大 -
3、气候变暖使某地的欧洲白头翁花提早开花,而为其传粉的蜜蜂并未提前孵化,且成年蜜蜂也未开始采蜜,造成该植物主要传粉途径受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该生态系统内,欧洲白头翁花和蜜蜂的种间关系是原始合作 B、气候变暖也会导致为欧洲白头翁花传粉的蜜蜂的种群数量下降 C、气候变暖阻碍欧洲白头翁花传粉,说明信息传递可影响种群繁衍 D、气候变暖可通过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
4、某植物组织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织培养阶段
细胞分裂素浓度(μmol/L)
生长素浓度(μmol/L)
I——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m1
n1
Ⅱ——诱导形成幼芽
m2
n2
Ⅲ——诱导生根
m3
n3
A、不同阶段m/n值是不同的,此值最大的阶段是Ⅲ阶段 B、在I、Ⅱ、Ⅲ阶段中只有阶段Ⅱ需要给予适当的自然光照 C、I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幼嫩部位作为外植体 D、用该技术进行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时激素配比最好为m2和n2 -
5、某地渔业实行“复合混养模式”,将以水草为食的草鱼、以碎屑为食的鲫鱼和以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为食的花鲢进行混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草、草鱼、鲫鱼、花鲢和浮游动植物构成群落 B、鲫鱼和花鲢生活在同一水层所以它们的生态位相同 C、“复合混养模式”能体现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复合混养模式”有利于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
6、某科研团队在广东潮安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了新物种——潮州越橘。该物种仅在保护区内一处小区域发现1个种群,调查其数量少于30株,为极小濒危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采用样方法对潮州越橘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可以通过建立濒危植物繁殖中心保护潮州越橘 C、保护潮州越橘的意义主要在于其基因的潜在价值 D、以发现地命名能提升当地民众对该物种的保护意识
-
7、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 )
A、受寒潮侵袭 B、遭杀虫剂消杀 C、被天敌捕杀 D、被性外激素诱杀 -
8、生态学的研究常涉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是( )A、年龄结构 B、生物富集 C、协同进化 D、垂直结构
-
9、一种名叫“中地雀”的鸟主要以吃种子为生,它用喙把种子咬啐。生态学家曾对某个岛上中地雀种群的进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种子多度(种子的数量)会随着植物的枯萎和死亡而猛然下降。剩下的种子通常是最硬的,很难咬碎的,在种子产量高的时期,中地雀都不去吃它,然而在种子匮乏时,中地雀没有了选择余地,只能尝试着把坚硬的种子咬碎。中地雀的数量从1975年的大约1400只减少到了1977年的大约200只。据图分析,引起这段时间中地雀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2)、种子的平均硬度随着干旱程度和软种子的消耗而增加,喙较大的中地雀因具有较大的咬力能咬碎更大的种子,因而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是中地雀与为其提供食物的植物之间的结果。在1976和1978年间,存活的中地雀喙的平均大小(填“增加”“降低”或“不变”),推测该类中地雀后代数量比例(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从自然选择和进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假设控制中地雀喙大小的基因用R、r表示,R控制大喙,r控制小喙,从种群遗传水平分析,在1976~1978年间,中地雀种群中R、r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分别是。(4)、研究表明,到1983年气候极湿润时,小种子的产量丰富,而喙较小的中地雀取食小种子的效率更高,能更好地生存,产生的后代也比喙较大的中地雀多。由此推测,这种条件下,中地雀种群的喙平均大小的变化趋势是。 -
10、下图甲表示某DNA 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b、c表示生理过程,①~⑥表示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甲中a过程称为 , 所需的酶为;图乙一个分子⑥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这样的生物学意义是。(2)、图甲中c过程需要的RNA有rRNA,还有(填序号)。图中决定⑤上丙氨酸的密码子是。(3)、若图甲中多肽③由4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①中至少含有个碱基。(4)、IGF-2 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个体矮小。小鼠细胞中 A 基因控制 IGF-2的合成,若突变为a基因则表达失效。有研究发现,小鼠卵细胞形成时,若A 基因特定区域发生如下图的甲基化,会阻断该基因的转录,精子形成时则无此现象。
A 基因的甲基化(填“能”或“不能”)遗传。在上述卵细胞中(填“能”或“不能”)检测到A 基因的mRNA。某基因型为 Aa的小鼠表现为个体矮小,请解释原因:。
-
11、格里菲思用肺炎链球菌在小鼠体内进行著名的转化实验如图1所示;紧接着艾弗里团队在体外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图1的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2)、图2中实验运用了(填“加法”或“减法”)原理,其中①④组对照说明了。(3)、赫尔希和蔡斯进一步证明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其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 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搅拌、离心。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理论上离心之后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会由于 , 导致沉淀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 -
12、如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某家系图,其中一种病为血友病(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等位基因B/b表示,另一种病用基因 A/a 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谱图中信息可判断甲病是染色体遗传病。(2)、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Ⅰ1号和Ⅰ2号个体再生育一个孩子,不患病的概率为。(3)、若调查血友病的发病率,应在(填“患者家系”或“广大人群”)中随机调查。若调查的男女数目相等,血友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则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为。(4)、若Ⅲ11 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BXbY,不考虑基因突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13、某动物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眼色(白色、青色、蓝色、灰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和F、f共同控制(如下图所示);长尾与短尾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将多对的白眼个体和青眼个体杂交,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蓝眼,然后让F1的雌、雄个体互相交配得到F2 , 则亲本中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 , F2中白眼:青眼:蓝眼:灰眼的比例为。
(2)研究人员用两只不同眼色的雌、雄个体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代共有四种眼色,则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3)在短尾的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长尾性状的雄性个体,若长尾性状为一个基因突变所致,为探究该突变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思路:
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杂交后代 , 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杂交后代 , 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14、已知基因H指导蛋白N的合成,基因H发生了三种类型的突变。基因H 和突变后的基因所转录的mRNA序列以及相关密码子如下表所示(表中未显示的序列均没有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基因H
AUG…AAC…ACU…UUA…UAG
AUG:甲硫氨酸(起始密码子);UUA:亮氨酸;AAA:赖氨酸
ACU、ACC:苏氨酸 AAC:天冬酰胺;UAG、UGA:终止密码子
突变①
AUG…AAC…ACC…UUA…UAG
突变②
AUG…AAA…ACU…UUA…UAG
突变③
AUG…AAC…ACU…UGA…UAG
A、突变①导致基因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 B、突变②导致多肽链中存在氨基酸的替换 C、突变③可能使编码的氨基酸数量减少 D、表中只有突变③会造成蛋白N的功能异常 -
15、图示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表中为几种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结合图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抗菌药物
抗菌机理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复制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
利福平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A、环丙沙星与红霉素分别抑制①和③过程 B、①~⑤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的健康细胞中 C、利福平影响细菌内的②过程,可能使RNA无法合成 D、新冠肺炎病毒存在过程③和④,但必须在宿主细胞中进行 -
16、如图为某植物体的一个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部分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B、图①、③所示的细胞中含有四分体 C、图③所示细胞分裂将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 D、图③、④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 -
17、运用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自由组合定律中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根据假说推出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属于对假说进行的“演绎”过程 D、若实验结果不符合演绎预期,应对结果进行修正使其符合假说
-
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库是一个生物体的全部基因 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环境变化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19、野生大豆的豆荚有毛(D)对无毛(d)为显性,有毛有利于种子的传播。调查发现某区域随机交配的一个野生大豆种群中,有毛基因频率为70%,则该区域的dd基因型频率为( )A、9% B、30% C、42% D、70%
-
20、有效地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可杜绝所有遗传病的发生 B、遗传咨询可确定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 C、基因检测可以用于诊断遗传病的病因 D、产前诊断可以有效阻断遗传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