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蓝眼睛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一对褐眼睛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蓝眼睛红绿色盲的儿子,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下列表型出现的概率错误的是( )A、生一个色觉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B、生一个女儿是蓝眼睛的概率是1/4 C、生一个儿子是蓝眼睛的概率是1/4 D、生一个蓝眼睛色觉正常儿子的概率是1/16
-
2、沙漠环境中生长的仙人掌叶变为刺状,茎变为绿色肉质,根系较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叶变刺状更有利叶肉细胞吸收CO2 B、茎变绿色主要是液泡中叶绿体较多 C、根系较浅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这些变异既有有利变异又有不利变异
-
3、甲醛等有害气体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的风险较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甲醛列为1类致癌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醛属于化学致癌因素 B、甲醛致癌的本质是诱发了两个基因发生突变 C、若无甲醛等外因诱发细胞就不会基因突变 D、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会增多
-
4、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在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籽粒,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间行种植能大大提高光能利用率 B、玉米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甜为显性性状 C、亲本都是纯合子,后代都是杂合子 D、间种的玉米既有同株受粉也有异株受粉
-
5、研究人员根据物理特征将两块已知年龄的八放珊瑚化石进行推算,在大约5.4亿年前,八放珊瑚的共同祖先可能就有了生物发光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B、不同种群的八放珊瑚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C、八放珊瑚发光这一特征在进化中可能具有某种优势 D、在漫长的时间里八放珊瑚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协同进化
-
6、“披着树叶的小羊”是一种海蛞蝓。它出生时是透明的,食用了藻类会“夺取”叶绿体,变成绿色,可以短时间不进食,晒一晒太阳就能存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海蛞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海蛞蝓“夺取”叶绿体的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 C、海蝓细胞中的ATP能量来源, 变绿后比变绿前多 D、不进食时的海蛞蝓,晒一晒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
-
7、将一棵重约0.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千克。与这株柳树质量增加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土壤中的水 B、空气中的氧气 C、土壤中的无机盐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8、下列农业措施主要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的是( )A、农田淹水后及时排涝 B、种庄稼时进行合理密植 C、提高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 D、向封闭粮仓充入氮气并保持低温
-
9、伞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藻类,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可分为“帽”、柄和假根三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B、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C、伞藻的“帽”、“柄”和“假根”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伞藻维持独特的外形,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
10、大熊猫喜食冷箭竹。与冷箭竹相比,大熊猫不具有的细胞器有( )
①细胞壁②中心体③线粒体④叶绿体⑤液泡⑥细胞核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④⑤ -
11、染色体变异是重要的变异来源,在动植物育种过程中有普遍应用。某科研小组利用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双亲进行杂交,对多个后代进行荧光标记定位分析,出现图中①、②和③三种结果,其中A,a,R,r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形成的染色体异常的雄配子不育,而染色体异常的雌配子育性不受影响,不考虑其他变异,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正常细胞是 , ②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 若②细胞所在个体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其产生配子中AR占的比例是。(2)、植物核基因的定位常用非整倍体杂交法,香稻的香味由隐性基因(h)控制,普通稻的无香味由显性基因(H)控制,现有正常的香稻和普通稻,6号染色体三体的香稻和6号染色体三体的普通稻等四种纯合子种子供选用,请你完善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从而定位等位基因H、h是否在6号染色体上。实验步骤:
①选择为父本和为母本杂交得F1 .
②用正常的香稻为父本与F1中三体的普通稻为母本杂交。
③统计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
实验结果:
①若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为 , 则等位基因(H、h)位于6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为 , 则等位基因(H、h)不位于6号染色体上。
-
12、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图中a是由于河流产生地理隔离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2)、假设图2中种群无基因突变,个体间自由交配,则该种群在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在Y4时(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3)、已知种群乙中小鼠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1小鼠共98只,其中雄鼠32只,则F1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分数形式表示)。 -
13、人类最常见的半乳糖血症是由尿苷酰转移酶功能异常,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的一种遗传病,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用A和a表示。图1为半乳糖血症和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患者的家系图,图中Ⅰ3和Ⅰ4个体不含有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图2为细胞中尿苷酰转移酶基因突变前后遗传信息传递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半乳糖血症的遗传方式为 , 其中Ⅱ3个体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不考虑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互换)。(2)、图2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为(填序号),过程②表示在的催化下形成尿苷酰转移酶翻译的模板。(3)、经检验发现Ⅱ1个体尿苷酰转移酶的功能异常,由图2可知,根本原因最可能是。(4)、如果Ⅱ。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与基因型为aaXBY的男性结婚,则生出两病同患的孩子的概率为。倘若新生儿被诊断为半乳糖血症,该新生儿(填“建议”或“不建议”)母乳喂养。 -
14、近期,多地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该病由名为“2019-nCoV”的RNA病毒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RNA病毒可以分两种,RNA复制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RNA病毒是上述哪种类型的病毒,设计了模拟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RNA复制病毒在产生子代RNA时需在宿主细胞内以为原料,至少复制次,才能得到子代RNA分子。该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为。
(2)病毒增殖过程中,与RNA复制病毒相比,逆转录病毒除需要酶外,其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3)补充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
组别
加入试管的物质
甲
该病毒的核酸
带放射性的四种核糖核苷酸缓冲溶液
其他必要物质(如酶等)及条件
乙
该病毒的核酸
X溶液
其他必要物质(如酶等)及条件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加入的物质如上表所示,其中,X溶液为。
②保温一段时间后,将试管中的各物质分离后检测合成的核酸是否有放射性。
③若检测结果为甲试管合成的核酸无放射性,乙试管合成的核酸有放射性,则说明该病毒为。
(4)某同学按照如上设计进行实验后发现,最终甲、乙两支试管内均无法检测到子代病毒,其原因是。
-
15、如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③的名称是 , 细胞⑤中有个核DNA,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填序号)。(2)、图2中,细胞④对应于图2中的段,细胞④有个染色体组,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2中段。(3)、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 -
16、在高等植物中,烟草自交是不育的,已知烟草中至少有15个自交不亲和基因,分别是 , 构成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且相互间没有显隐性关系。现用三种基因型的烟草植株相互杂交,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
——
、
、
——
A、基因、、 ,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B、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与卵细胞基因组成相同的花粉可能不会完成受精作用 D、基因型为(♀)与(♂)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有3种基因型 -
17、天牛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1和a2分别决定了天牛的长触角和短触角,a1基因纯合的胚胎不能发育为个体。科研人员发现,某长触角天牛品系的7号染色体上存在另一对基因B、b,其中B基因也有纯合致死的效应,相关基因的位置如图所示。将该品系雌雄天牛相互交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1和a2属于等位基因,二者没有显隐性之分 B、天牛种群内不会存在纯合长触角个体 C、该品系雌雄天牛相互交配,a1与B基因的频率保持不变 D、若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短触角,其原因最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互换 -
18、如图甲表示某生物(2n=8)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不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图甲可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 C、若图乙曲线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8 D、若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数量变化,则图乙ab段可表示图甲③过程 -
1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B、图示中过程①与过程②所需要的嘧啶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C、该研究通过抑制基因B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来提高产油率 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
20、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开始是一种食肉动物,大熊猫经过漫长的进化,其主要食物都来源于竹子,大熊猫的食性与B、b的基因频率有关。现有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环境条件相对稳定,则B和b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C、如果B和b位于常染色体,则显性性状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是48% D、如果将该大熊猫种群人为隔开,则一定会形成两个新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