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是。
-
2、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水
-
3、 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B、①④都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⑤为养料和氧气 D、⑦可表述为体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
4、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相接触,而是浸浴于机体内部的细胞外液中。如图是人体四种体内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丙、丁共同组成人体内环境 B、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为血浆 C、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则丁为淋巴液 D、若丙为淋巴液,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
-
5、 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 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②中 C、①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进入肌细胞 D、细胞因子、抗体及消化酶均可分布于②并作用于细胞
-
6、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试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
7、有人认为,多吃醋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的pH,从而软化血管,减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内环境稳态的视角分析,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并作出解释。
-
8、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浓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响是。
-
9、淋巴管内的液体、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都属于内环境。
-
10、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
11、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
1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
1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
14、 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其中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是一种科学、简便、效果较好的方法。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科研人员都是选在边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采集,将样本存放在基因库里。请回答有关问题:(1)、选择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的原因是。(2)、采样地点选在边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变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3)、基因库是指;
基因库将为少数民族的基因多样性提供最原始的研究材料,它和物种多样性、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4)、现发现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符合如下家系图,假设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研究发现,十年后,该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请问在这十年中这个种群有没有发生进化?(假设其他基因频率不变)。为什么?。
-
15、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病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目前这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导致病菌形成新物种 B、病菌的变异对病菌本身是有害的 C、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抗生素提高了病菌的基因突变率,导致抗性基因的产生
-
16、 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仍然是同一个物种,则甲和乙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差别 B、据图可知,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若甲和乙仍然以丙为食物,则甲和乙之间不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D、若甲和乙所处环境条件区别较大,则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17、 日本稻蝗、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小翅稻蝗都是水稻害虫,其形态特征极为相近。对三种稻蝗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中华稻蝗台湾亚种与小翅稻蝗的亲缘关系最近,日本稻蝗与小翅稻蝗、中华稻蝗台湾亚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三者具有生态分布重叠但彼此存在生殖隔离现象。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中华稻蝗台湾亚种不能与小翅稻蝗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B、种群基因库组成的差异导致三种稻蝗之间产生生殖隔离 C、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为日本稻蝗、小翅稻蝗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D、稻田中全部日本稻蝗、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小翅稻蝗组成一个种群
-
18、 桦尺蠖的体色有黑色、灰色两种,由B、b基因控制,科研人员为研究环境与桦尺蠖体色的关系,对不同区域桦尺蠖的体色表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分析,基因B控制的是黑色性状,基因b控制的是灰色性状 B、只考虑基因B/b,丙区杂合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0.49 C、不同体色桦尺蠖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状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甲区的黑色桦尺蠖和丙区的灰色桦尺蠖可能不存在生殖隔离
-
19、 萤火虫一次可以产大量的卵,萤火虫发光可警告捕食者。萤火虫发光还与其交配有关,它们的光源有点像“摩斯密码”,不同种的萤火虫闪烁的频率各不相同。不过一种被称作“Photuris”的雌性萤火虫可以破解其他萤火虫的“摩斯密码”,然后模仿这些闪烁频率来吸引其他雄性萤火虫并抓住吃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萤火虫发光可警告捕食者,类似于自然界那些有毒的生物往往都有很鲜艳的颜色 B、“Photuris”萤火虫发出“摩斯密码”吸引猎物,从而减少某地区雄性萤火虫的数量 C、某地区全部的萤火虫可构成进化的基本单位 D、萤火虫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
-
20、 东非的坦葛尼喀湖和马拉维湖中长期生活着多种丽鱼,其中坦葛尼喀湖有200多种,马拉维湖有300~500种。它们由一个或几个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由于具有相似的生活环境,两湖具有形态结构相似的丽鱼(如图),但坦葛尼喀湖中所有丽鱼间的亲缘关系,都比它们与马拉维湖中任何丽鱼的亲缘关系近,反之亦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湖中的丽鱼不存在生殖隔离 B、两湖中丽鱼种数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 C、A'与B'鱼的遗传物质的相似度比与A鱼相似度高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解释两湖丽鱼种数众多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