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研究人员观察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对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看到7个四分体 C、豌豆的基因组需要测定7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 D、由于豌豆染色体数目少,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所以孟德尔选择豌豆作杂交实验的材料
-
2、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过程伴随着染色单体的形成。研究者用植物根尖分生组织做实验,通过对色差染色体的观察,又一次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时,DNA两条链均不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深蓝、均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浅蓝,若DNA两条链中一条链含有5-BrdU,另一条链不含5-BrdU,染色单体着色也为深蓝。研究者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观察中期细胞染色体的颜色并绘图,结果见图1。(1)、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能够取代后者与(碱基种类)配对。(2)、有研究者认为,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颜色能够否认“全保留复制”假说,理由是:DNA若是“全保留复制”,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分别如图2中的(填字母)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分别是。(3)、研究者认为,第二次分裂中期出现色差染色体的原因是“DNA半保留复制”。请结合图2进行分析:若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分别如图2中的(填字母)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分别是。(4)、若继续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周期,请在答题纸中完成绘制图1中第三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标记的情况。
-
3、玉米是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植物,同样也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在自然界中,玉米既可以植株间相互传粉,又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能作为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请说出两点理由:。(2)、玉米的宽叶和窄叶为一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将纯种宽叶与纯种窄叶两个品种间行种植,将宽叶和窄叶植株所结的玉米种子单独收获,第二年分别播种到两块环境相同的试验田甲和乙中。根据两块试验田玉米的叶形,能否判断宽叶与窄叶的显隐关系(填“能”或“不能”),写出你判断的依据。(3)、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玉米花斑叶对正常叶为显性,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据资料记载,杂合子形成的含基因a的配子会出现致死,具体有两种情况且不同时出现,第一种情况:基因型为Aa的个体形成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一半致死。第二种情况:基因型为Aa的个体形成的含基因a的雌配子一半致死。
①欲探究某花斑叶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 。用你所述的方法进行判断时,在有花斑叶玉米和正常叶玉米的大田中,操作上需要注意。
②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正常叶植株所占比例为。现有各种基因型的玉米植株,请你设计最简单的杂交实验来判断且验证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
a、实验设计思路: 。
b、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是第一情况,则为。
若是第二情况,则为。
-
4、小鼠(2n=40)是良好的实验动物,科研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观察了减数分裂过程,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将曲细精管剪成 1mm 短管,适度研磨、离心,取中层细胞悬液 3 -5mL,加适量蒸馏水,置 37℃水浴中低渗处理 15-20min。
②离心,取细胞沉淀,加新鲜配制的甲醇冰醋酸固定液 3-5mL,固定 20min,其间用小吸管慢慢将细胞团轻轻打散。
③再离心, 取细胞沉淀, 加固定液, 制成较浓的细胞悬液。
④取洁净玻片,滴一滴细胞悬液,立即用口吹散细胞,酒精灯上微热烤干,用染料染色,显微观察。实验结果:
(1)、步骤①中曲细精管研磨、离心后,取“中层细胞”的原因是。中层细胞悬液加适量蒸馏水低渗处理对观察有什么好处?。(2)、步骤②中使用甲醇冰醋酸固定液的作用是。步骤④中可用染料染色。(3)、将图示照片按细胞分裂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图中 B 所示一个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是E所示一个细胞中的倍,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填字母)所示时期。(4)、有一项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B3(CyclinB3)缺失的雌性小鼠所产生的卵细胞异常,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能正常分开。为进一步揭示CyclinB3的功能,研究者对正常雌鼠与CyclinB3缺失雌鼠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进行了对比,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Cyclin B3缺失的卵母细胞形成了正常的纺锤体,但未排出第一极体,表明Cyclin B3缺失的卵母细胞被阻滞于(时期)。推测细胞周期蛋白B3功能是。
-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时可能会发生异常横裂,从而形成两条“等臂染色体”如图,“等臂染色体”随后会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基因型为Aa(位于I号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一条I号染色体发生了异常横裂。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发生异常横裂,会导致子细胞染色数目异常 B、若该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有3种可能 C、若该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有5种可能 D、若该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不含A,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的基因组成有6种可能
-
6、下图为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C、Ⅱ-7和Ⅱ-8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1/4 D、III-10和只患乙病的男性结婚,生育的孩子只患乙病的概率是1/24
-
7、DNA折纸术是利用DNA分子的特殊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则,将一条长的DNA单链(脚手架链)的特定区域进行折叠,并用短链(订书钉链)加以固定,构造出预期的结构(如图折叠成的发夹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链为订书钉链,b链为脚手架链 B、a链中的嘌呤总数是磷酸基团总数的一半 C、a、b链的互补区域的碱基序列(5'→3')不可能相同 D、CG碱基对越多,a、b链的互补区域的稳定性越高
-
8、下图为某DNA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ep蛋白的作用是破坏A与C、T与G之间的氢键 B、推测DNA单链结合蛋白可防止DNA单链之间重新配对 C、子链的延伸方向与复制叉的移动方向一致 D、冈崎片段连接成子链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
9、K1荚膜大肠杆菌可引发脑膜炎,研究小组使用荧光标记某种噬菌体快速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其原理为: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噬菌体与K1荚膜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定时间,定时取菌液制成装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时间
荧光情况
5min
大肠杆菌表面出现清晰的环状荧光
10min
大肠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大肠杆菌内出现荧光
15min
大多数大肠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大肠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A、实验中荧光染料标记的T2噬菌体成分是DNA B、可以通过离心后从沉淀中吸取菌液制作装片 C、发荧光的子代噬菌体所占比例随培养代数的增多而增多 D、培养5min时检测结果最佳 -
10、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动物的诸多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控制着细胞生长、增殖与分化。已知SAG分子是激活Hh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之一,可获得没有活性的NVOC﹣SAG。NKX2.I基因表达出的NKX2.1蛋白是胚胎细胞发育成神经细胞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为了探究SAG分子的作用及紫外线对NVOC﹣SAG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活性的NVOC﹣SAG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基本上恢复SAG的作用 B、Hh信号通路被各种信号激活后,都将有30%左右的胚胎细胞发育成神经细胞 C、胚胎细胞发育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中,NKX2.I基因和呼吸酶基因均发生了表达 D、该实验表明人为干预下,胚胎的发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
-
11、宫颈癌为全球第四大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病毒持续性侵袭有关。茯苓酸为茯苓的主要成分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茯苓酸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所得部分实验数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CK为空白对照组;FL为茯苓酸低浓度组;FM为茯苓酸中浓度组;FH为茯苓酸高浓度组,各组细胞总数相同。
A、4组细胞凋亡率的差异说明细胞凋亡还受环境的影响 B、茯苓酸处理对宫颈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无影响 C、FH组处于G1期的细胞数量少于CK组 D、茯苓酸可能通过将细胞阻滞在G1期抑制癌细胞增殖 -
12、盐地碱蓬是一种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具有高盐耐受能力,可通过离子转运机制贮存大量的Na+ , 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盐地碱蓬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Na+时需与载体蛋白结合 B、取盐地碱蓬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可观察到单层液泡膜 C、盐地碱蓬根毛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水时不消耗ATP D、萎蔫的盐地碱蓬叶肉细胞置于清水中,会使细胞液浓度变小
-
13、为研究细胞对胞外蛋白的利用机理,研究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培养了不同的胰腺癌细胞,结果如图,蛋白质LYSET在溶酶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胰腺癌细胞可摄取利用胞外蛋白,但不能完全弥补氨基酸的匮乏 B、胰腺癌细胞依赖溶酶体分解摄取的蛋白质 C、氨基酸匮乏时,抑制LYSET功能后会使胰腺癌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升高 D、氨基酸充足时,LYSET对胰腺癌细胞摄取利用胞外氨基酸无明显影响
-
14、变式探究种子主要的储藏物质有淀粉、脂肪等,这些物质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必备的。如图为三类种子的淀粉、脂肪含量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测相同质量的三类种子萌发时消耗的O2量最少的是小麦种子 B、小麦种子中的淀粉为储能物质,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C、检测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应选用花生种子,检测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D、若将小麦种子与花生种子均放入水中,推测小麦种子体积变化更大
-
15、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人体呼吸道感染的单细胞生物,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可引起人体消化道感染的真菌。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肺炎支原体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二者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C、二者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D、二者均在自身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
16、下列有关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光合作用O2的来源”“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路径”等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希尔在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铁盐的作用与 NADPH相同 C、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遗传物质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通过加入相关酶来验证 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加法原理”
-
17、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经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动物和植物中普遍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对白色马交配,后代出现白色马和栗色马,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相对性状 B、隐性遗传 C、性状分离 D、显性遗传(2)、小麦的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无芒(B)对有芒(b)为显性。将两种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无芒、矮秆有芒四种表型,且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ttBB B、TTBB×ttBb C、TtBb×ttBb D、Ttbb×ttBB(3)、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型中双显性个体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A、1/2 B、3/4 C、3/8 D、3/16(4)、纯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纯合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 , 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2000个,推测纯合的绿色圆粒大约有( )A、500个 B、1000个 C、2000个 D、4000个(5)、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母亲色盲其儿子不一定色盲
-
18、将一只黑色公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只白色母羊去除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再将此“组装细胞”植入一只黑色母羊的子宫内发育,产出的小羊即为“克隆羊”。这只“克隆羊”的毛色和性别为( )A、黑色公羊 B、黑色母羊 C、白色公羊 D、白色母羊
-
19、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病 B、在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时,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小误差 C、携带致病基因的不一定会引起遗传病,但是患遗传病的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D、与镰状细胞贫血症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症不适合作为调查的病种
-
20、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血液中的红细胞容易变形破裂 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C、信使RNA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