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课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不同小组拍摄到部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通常呈球形 B、P细胞处于前期,Q细胞处于后期 C、P细胞和Q细胞的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1:2 D、若要观察到各时期的细胞需要移动装片 -
2、细胞复苏是动物细胞培养中的重要环节,CO2培养箱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下列关于CO2培养箱为细胞生长提供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宜的温度 B、适宜的湿度 C、5%CO2和95%O2的气体 D、无菌、无毒的空间
-
3、进行PCR实验时,下列操作不能提高扩增特异性的是( )A、提高模板DNA的纯度 B、引物浓度远高于初始模板DNA的浓度 C、降低退火的温度 D、提高引物的长度和GC的比例
-
4、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会通过生态位分化,以减少或排除竞争,使它们得以共存。下列不属于生态位分化的是( )A、种间关系改变 B、食性改变 C、活动区域改变 D、活动时间改变
-
5、植物受到不利环境危害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首先受到伤害。下列植物细胞膜的理化性质改变,最不可能在高温胁迫下发生的是( )A、流动性增强 B、通透性增加 C、膜蛋白活性增强 D、胞内物质外渗
-
6、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再储藏,称为风干储藏。对该过程种子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自由水含量降低 B、细胞呼吸减弱 C、种子干重增加 D、脱落酸含量增加
-
7、一次紧张的考试会引起考生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变化,下列激素中变化最小的是(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激素
-
8、“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CO2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CO2总量相等,实现CO2的“零排放”。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农田施用有机肥 B、秸秆燃烧还田 C、退耕还林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
-
9、染色体的两端各含有一个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而缩短,端粒酶可以修复加长端粒。研究人员发现,部分患者肿瘤组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异常。回答下列问题:(1)、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其细胞易转移的生物学基础是细胞膜表面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下降。(2)、A(RNA)和B(蛋白质)组成端粒酶,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A为模板合成新的端粒,据此可知B的功能类似于酶。(3)、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随着细胞不断增殖,人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中端粒缩短至一定程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且核DNA易受损。由此推断,端粒的缩短可能会导致细胞(填“衰老”、“凋亡”或“坏死”)的发生。(4)、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细胞类型
增殖代数
端粒酶活性
上皮细胞
50~60
极低
癌细胞
无限
高
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是否有关。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端粒酶抑制剂溶剂等。
实验思路:
①将癌细胞均分成A、B两组,加入到适量且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中;
②;
③两组在条件下培养,测量并记录两组细胞的。
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若;
②若A组与B组细胞的增殖代数无显著差异,说明。请用柱形图表示以上第①种预测结果:。
-
10、某二倍体昆虫中控制翅型和眼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对基因用A/a表示,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用B/b表示。为研究两对基因的遗传,让一只短翅红眼雌性昆虫与一只长翅红眼雄性昆虫交配,F1中的雌性个体全为红眼,雄性个体中有红眼和白眼,让F1中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红眼♀:白眼♀:红眼♂:白眼♂=7:1:6:2,雌、雄中均为短翅:长翅=9:7。回答下列问题:(1)、翅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翅型中显性性状为 , 白眼基因为。(2)、亲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3)、要鉴定F2某只长翅红眼雌昆虫的基因型,可采用法进行,后代中最多会出现种表型。(4)、理论上F2的长翅雌性昆虫中纯合个体所占比例为。(5)、让F2个体自由交配,F3中a的基因频率为。
-
11、如图表示人体某激素调节下性腺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活化的蛋白激酶A逐步使靶基因活化的过程:(答出两步)。(2)、过程①需要物质、和ATP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②表示过程,该过程涉及键的断裂和形成。(3)、过程③以为原料,其中某些原料经性腺细胞膜上(填物质)转运进入细胞,然后与相应(填物质)结合用于过程③,催化过程③的酶位于上,该过程模板分子的5'端位于该分子的(“左”或“右”)侧。(4)、已知功能蛋白B能催化性激素形成,说明靶基因通过 , 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12、已知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XbY,有研究者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让该动物精原细胞DNA均被32P标记后,再将该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后,在培养液中取3种不同的细胞,分析细胞中各组分的数量,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甲细胞处于时期,细胞中含有套遗传信息,其基因型为。(2)、请描述图1乙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为 ,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该行为的意义。(3)、图1丙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为 , 该细胞名称是。(4)、图2中细胞①经历的细胞分裂类型为分裂,它的细胞类型为(“体”或“初级精母”)细胞。(5)、图2中细胞③经历次核DNA复制,其基因型为。 -
13、冬小麦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物,为比较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科学家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得旗叶(最靠近穗部的完全展开叶)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注: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越有利于叶片与环境的气体交换。
(1)、冬小麦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 水在光合作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写出两点)。(2)、本实验净光合速率的指标为 , 两种灌溉条件下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单/双)峰型。(3)、两种灌溉条件下,12:00-14:00气孔导度均下降的意义是通过降低蒸腾作用,减少 , 地面灌溉条件下,午休现象的限制因子(是/非)气孔因素,理由是。(4)、为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应选用灌溉方式,理由是。 -
14、某家族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乙病由等位基因D/d控制,乙病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为:Ⅰ-1含有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Ⅰ-2仅含突变基因,Ⅱ-6仅含正常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伴X、Y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基因型为AaXDY,Ⅱ-4的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 C、Ⅱ-5与Ⅱ-6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概率为1/16 D、若Ⅲ-8与正常男性婚配,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202 -
15、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染色体数为42。为了改良小麦品种,育种工作者将黑麦(2N=14)与普通小麦杂交,再将F1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筛选可获得可育的杂交小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普通小麦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含有3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B、杂交小麦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28个四分体 C、杂交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16个染色体组 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16、真核生物DNA分子通常存在多起点复制而形成复制泡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链的3'端在左边,5'端在右边 B、最先起始复制的是复制起点3 C、复制过程中解旋酶的移动是双向的 D、每个复制泡中新合成的两条子链能碱基互补配对 -
17、新疆林业科学院选育白刺、梭梭作为治沙的先锋作物,助力生态与经济双赢,下图是两种植物7月份的部分光合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A、8—11点,温度和光照强度不断上升,梭梭和白刺的光合速率在不断增大 B、8—10点,梭梭与白刺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大致相同 C、11—13点,白刺气孔导度逐渐下降是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D、中午高温时段,梭梭的净光合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白刺 -
18、利用两个箱子来模拟孟德尔定律。每个箱子里面放红色和白色小球各10个,红色和白色正方体各10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两个箱子分别代表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B、同个箱子中的一个小球和一个正方体可代表非等位基因 C、从某个箱子里摸一个小球记录后放回,重复多次,以模拟分离定律 D、从某个箱子里摸一个小球和一个正方体记录后放回,重复多次,以模拟受精作用
-
19、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环境中,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部分胞嘧啶加上活化的甲基被修饰为5-甲基胞嘧啶,使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mtDNA)碱基甲基化水平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下图甲为mtDNA模式图,图乙表示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3蛋白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mt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L链与H链的核苷酸数目不等 B、每个mtDNA含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mtDNA中每个脱氧核糖连接两个磷酸基团 D、甲基化的mtDNA复制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下列关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mtDNA上胞嘧啶变成5-甲基胞嘧啶导致线粒体基因突变 B、患者仅视网膜细胞mtDNA甲基化不会遗传给孩子 C、甲基化的mtDNA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 D、Dnmt3基因甲基化水平升高会加剧视网膜病变 -
20、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始生殖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初级性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经不均等的胞质分裂产生卵细胞和极体 C、精卵细胞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