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近来,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固氮的藻类。研究者认为该藻类与某种蓝细菌具有内共生关系,该蓝细菌表现出向固氮细胞器进化的特征。以下现象中,不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蓝细菌丢失了部分基因,需要依赖藻类提供某些蛋白质 B、蓝细菌的分裂与藻类细胞同步,可随藻类细胞世代相传 C、与叶绿体或线粒体不同,藻类中的蓝细菌仍具有单层膜 D、蓝细菌结构显示出功能专业化,与藻类的形态变化同步
-
2、食物中的甘油三酯水解后被吸收,并在小肠上皮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最后经由淋巴入血。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量升高引发高脂血症,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油三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缩合形成 B、人体内的甘油三酯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C、甘油三酯、载脂蛋白和胆固醇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N D、长期大量摄入糖分,减少脂肪摄入,能有效预防高脂血症
-
3、Janzen-Connel假说(詹曾-康奈尔假说)认为,某些植物母株周围会积累对自身有害的病原菌、昆虫等,从而抑制母株附近自身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该假说合理解释的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幼苗距离母株越远,其密度越大 B、鸟巢兰种子远离母株萌发时,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 C、中药材三七连续原地栽种,会暴发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 D、我国农业实践中采用的水旱轮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
4、研究表明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生化机理如下图所示。科学家让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杂交,F1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再让F1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B位于染色体上。
(2)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上(符合;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你判断的理由是。
(3)上述杂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是;F2中表现型为红眼的果蝇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4)某科研机构培育有各种纯合的红眼和白眼雌雄果蝇,为了得到紫眼的雌雄果蝇,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写出双亲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5)有研究发现,某植物的花色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D、d;……)。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D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则本实验中,依据上图中的杂交组合可判断,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
5、表面流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相似,水层较浅,废水在基质上流经植物的茎、叶和茎叶上附着的微生物,通过自然沉降、植物吸收与微生物降解在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得到净化。回答下列问题:
(1)、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由该区域所有生物和共同组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处理污水时,需要控制污水的流入量,原因是 , 从生态系统各组分的作用分析放养适量的鱼类、鸭子等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3)、若要对该生态系统的植物进行补充种植,对植物种类的选择要求是。(答出2点即可) -
6、砷及砷化合物被中国生态环境部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利用砷超富集植物可以修复被砷污染的土壤。为了研究砷胁迫下外源IAA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大叶井口边草和剑叶凤尾蕨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注:GAPDH是催化C3还原的主要酶)。回答下列问题:
(1)、大叶井口边草和剑叶凤尾蕨中,对砷吸收和富集能力更强的是;施加外源IAA的浓度与该植物吸收砷能力之间的关系是。(2)、砷和磷是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类似,砷会在许多生化反应中与磷产生竞争。砷进入植物细胞后会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原因是。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一定浓度的外源IAA可以缓解砷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理由是。(3)、大叶井口边草的GAPDH活性最大值出现在20mg·L-1的IAA处理时,而剑叶凤尾蕨的GAPDH活性最大值出现在10mg·L-1的IAA处理时,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两点)。 -
7、大鼠胰岛B细胞体外培养实验发现,高糖能诱导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容积改变,进一步表现为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下表为部分实验结果,其中NO是细胞凋亡的一种重要介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各组培养胰岛B细胞凋亡率及Bcl-2mRNA相对表达水平
组别
NO(μmol/L)
细胞凋亡率(%)
Bcl-2mRNA(相对含量)
高糖组
182.3
14.8
0.63
高糖+氨基胍组
154.2
6.8
0.81
对照组
117.3
4.2
1.0
A、实验结果表明,氨基胍能促进高糖诱导的胰岛B细胞凋亡 B、葡萄糖既是胰岛B细胞的能量来源也可以作为信息分子 C、NO可能通过抑制Bcl-2基因表达以促进高糖诱导的胰岛B细胞凋亡 D、体外培养胰岛B细胞应将其置于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
8、甘草是中医使用最多的药材之一,其提取物中的黄酮具有抗衰老、抗炎等作用。有同学提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黄酮的两条技术路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代表愈伤组织,两条技术路径均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应保持在无菌、无毒和环境条件下 C、①②③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和多种无机盐,还需要添加蔗糖等能源物质 D、路径二添加果胶酶的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使用纤维素酶也可以达成该目的 -
9、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某研究人员利用土壤浸出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过程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可用来分离微生物、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 B、X培养基是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Y培养基是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 C、菌落①可能是硝化细菌,因其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产生 D、不同细菌对淀粉的降解能力不同,所以加碘液染色后透明圈越大,降解能力越强 -
10、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激素物质,是当今最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O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其简要生产流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用到的工具酶有DNA聚合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中终止子的作用是终止翻译过程 C、检测重组细胞是否转录出EPO的mRNA常用分子杂交技术 D、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EPO可将人EPO基因导入哺乳动物体细胞获得 -
11、下表是对短花针茅草原绵羊放牧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研究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平均载畜量
生长季草原植物光能利用率
草原植物供给能(×104)
摄入能(×104)
粪便中的能量(×104)
呼吸代谢能(×104)
1.3
0.27%
8.86
3.22
0.95
1.86
2.0
0.25%
5.28
2.62
0.92
1.39
3.0
0.17%
3.32
1.86
0.94
0.76
注:平均载畜量单位为只羊·公顷-1·半年-1;能量单位为千焦·只羊-1·天-1
A、呼吸代谢能是未被绵羊利用的能量 B、绵羊粪便中的能量是绵羊流向草原的能量 C、载畜量为1.3时,绵羊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约为2.27×104 D、载畜量为2.0时,短花针茅草原的能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
12、芨芨草是内蒙古草地广泛分布的一种高大草本,其中栖息在芨芨草上的伯劳鸟主要以布氏田鼠为食,布氏田鼠不采食芨芨草。科研人员研究伯劳鸟、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盖度(反映繁茂程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伯劳鸟的生态位与芨芨草和布氏田鼠密切相关 B、布氏田鼠可能通过破坏芨芨草,降低被伯劳鸟捕食的机率 C、芨芨草的盖度与布氏田鼠的数量呈负相关 D、芨芨草、伯劳鸟与布氏田鼠之间通过自然选择协同进化 -
13、心肌细胞中存在许多非编码RNA(如miR-223、HRCR),基因ARC可在该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它们共同参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过程如图,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③④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全相同 B、过程④的发生,不利于基因ARC的表达,促进心肌细胞的凋亡 C、基因ARC、miR-223、HRCR所含的游离磷酸基团数量分别为2、1、0 D、过程①中DNA会与某种蛋白质结合,过程②中核糖体向右移动 -
14、各种植物激素共同参与植物对环境的反应,在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育矮化植物时,需要摘除顶芽的目的是促进侧芽生长 B、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C、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D、乙烯在植物体各部位合成,可促进果实成熟还能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
15、已知某野生型植物叶绿体内有两个特殊基因:16SrRNA 基因和 psaA 基因。前者表达的产物能参与核糖体装配,也能与链霉素发生不可逆结合;后者的表达量与叶绿素合成量呈正相关。科研人员利用同一批生长发育情况相同的该野生型植物进行分组实验:对一组植物的 16SrRNA基因随机突变,获得甲植株;对另一组植物的 psaA 基因甲基化修饰,获得乙植株。其他色素的合成不受上述操作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植株同一细胞不同叶绿体中,16SrRNA 基因表达情况可能不同 B、甲植株的叶片上可能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黄斑 C、乙植株的叶片上可能会出现深浅不等的绿斑 D、链霉素可能会影响野生型植物叶绿体内的转录
-
16、秋冬季节是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季节。支原体可吸附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逃避黏膜纤毛的清除作用,接着会激活肺泡巨噬细胞进而产生细胞因子等,然后T细胞、B细胞被激活而引发机体产生抗体,最终支原体会被免疫系统清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黏膜纤毛等组成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B、支原体的最终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C、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所释放的 D、巨噬细胞被激活的过程与其表面识别支原体的受体有关
-
1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预期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流动”实验中,把黑藻放在灯光下照射15~20分钟再制片观察,实验效果更明显。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在“探究α-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正式实验中,需设计蒸馏水处理组做对照以确定α-萘乙酸促进生根的程度 D、在“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中,利用样方法和目测估计法确定每种生物的个体数目以推测土壤动物丰富度
-
18、实验中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等都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光照和温度不会影响实验 B、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需混合后加入组织样液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制作装片 D、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利用了同位素15N的放射性
-
19、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调节。(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的跨膜转运。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的兴奋状态。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方式相同,均为。(3)、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神经的作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为。(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比较此时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强度:。 -
20、如图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的膜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 B、乙区域的动作电位是Na+内流形成的 C、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 D、将图中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