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研究发现气温和降水会影响蝗虫卵的数量。甲地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导致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乙地某年干旱导致水位下降,裸露的荒地为蝗虫提供良好的产卵场所使蝗虫卵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旱可能是造成蝗虫种群爆发的环境因素之一 B、甲地蝗虫次年种群密度下降主要原因是死亡率增大 C、甲地降温导致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D、乙地蝗虫在干旱的裸露荒地上大量产卵可导致次年出生率增大
-
2、玉米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过程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作用效果相同 B、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 C、玉米的光敏色素能接受光信号并传递到细胞核内影响基因的表达 D、玉米生长发育的调控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
3、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类患艾滋病。下列情况与艾滋病对应的免疫失调类型相同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季节性花粉过敏 C、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D、风湿性心脏病
-
4、流感的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冬季,原因之一是干燥的冷空气易引起鼻腔和上呼吸道的黏膜干燥,导致免疫系统某项功能减弱。这项功能是(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识别
-
5、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认识了人体的许多重要内分泌腺和相应激素。下表为不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相应生理功能的关系。下列与表中对应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
分泌腺体或细胞
激素
生理功能
①
促胰液素
促进胰腺合成分泌胰液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②
下丘脑
③
促进肾小管等部位对水分的重吸收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④
A、①表示胰腺细胞 B、②表示调节水盐代谢 C、③表示抗利尿激素 D、④表示促进肝糖原分解 -
6、校运会上运动员从听到枪声到做出起跑的反应,完成了一系列反射活动。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两种方式。下图为兴奋在神经元间突触处传递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由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共同构成 B、图中的神经信号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 C、图中突触后膜在接收神经递质后可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D、若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前膜回收则表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双向传递 -
7、日常生活中,人在意外受到尖锐物刺激后会立即缩手,并感觉到疼痛,其神经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①和②表示缩手反射中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结构①和结构②分别表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人在意外受到尖锐物刺激后会感觉到疼痛属于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而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D、图中的缩手动作可受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调控 -
8、某同学在野外玩耍时,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吓得他撒腿就跑,在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又会慢慢恢复平静。此过程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优势表现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都是人体脊髓发出的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B、参与构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神经元都由细胞体和轴突构成 C、当受到惊吓导致恐慌时,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导致胃肠蠕动加快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作用一般相反
-
9、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中甲表示体液调节,则乙表示免疫调节 B、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若丁表示酸碱度,在正常人体血浆中pH为7.35~7.45 D、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70kPa,主要来源于K+和Cl- -
10、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花色由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和基因b分别控制酶A和酶b的合成,酶A可以使白色物质K转化为蓝色素,酶b可以使白色物质N转化为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同时存在,花色呈绿色,蓝色素和黄色素均不存在时,花色呈白色。相关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其他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各配子和个体活力相同。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白花植株)×乙(绿花植株)
全为蓝花植株
实验二
AaBb(诱变)(♂)×黄花植株(♀)
发现1株三体蓝花植株,该三体仅基因A或a所在染色体多了1条
(1)、根据实验一分析,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实验一的F2中,蓝花植株中纯合体占全部蓝花植株的比例为。(2)、已知实验二中被诱变亲本在减数分裂时只发生了1次染色体不分离。实验二中的F1三体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科研人员想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被诱变亲本染色体不分离发生的时期。已知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2条同源染色体可正常联会并分离,另1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是将三体蓝花植株进行 , 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请写出该实验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若后代 , 则被诱变亲本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若后代 , 则被诱变亲本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3)、B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中部,利用限制酶将B基因从一个DNA分子中剪切出来,则剪切之后形成的所有DNA片段较原DNA多出现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已知基因B→b只由1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且该结构变异发生时染色体只有2个断裂的位点。为探究该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据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DNA序列,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引物,并以实验一中的甲、乙及F2中白花植株(丙)的叶片DNA为模板进行了PCR,同1对引物的扩增产物长度相同,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接结构变异的类型是 , 科研人员拟选用引物进行PCR以确定丙的基因型,若 , 则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BB,反之为aaBb。
-
11、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时间
MS
MS+脱落酸
MS+PAC
MS+PAC+赤霉素
WT
OX
WT
OX
WT
OX
WT
OX
24小时
0
80
0
36
0
0
0
0
36小时
31
90
5
72
3
3
18
18
注: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1)、该实验设置MS组作对照的目的是。(2)、分析上表可知赤霉素能(填“促进”或“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因为;脱落酸能(填“促进”或“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因为。基因S过表达可(填“减弱”或“增强”)脱落酸对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的作用。(3)、脱落酸和赤霉素作为植物激素,是一种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调节作用。赤霉素的主要作用除了促进种子萌发外,还有(写出一个即可)和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如黄瓜茎端的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较(填“高”或“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4)、脱落酸(ABA)信号转导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在有ABA的情况下,受体 , 正效应因子则被激活并发生磷酸化,同时磷酸化其下游响应因子,进而表现出相应的生理反应。
-
12、光合午休是指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正午出现光合速率下降,随后逐渐上升的现象。花生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是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测量指标,研究人员测量甲、乙两种植物从早8:00到晚上18:00的气孔导度(气孔开启程度)如图1所示。
(1)、图1中(填“甲”或“乙”)表示花生的气孔导度变化曲线。气孔导度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阶段,若气孔导度降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消耗量会(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2)、强光条件下,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光抑制主要发生在PSⅡ(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是水光解的场所)。水的光解产生的电子积累过多会促进活性氧的产生从而使PSⅡ变性失活,使光合速率下降。为研究Ca2+对花生光抑制的影响,科研人员将长势相同的花生幼苗进行分组,然后用不同Ca2+浓度的培养液处理,在相同的高温强光环境培养至20天,测量植株干重及PSⅡ反应中心的关闭程度,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①PSⅡ分布在叶绿体的 , 将PSⅡ中的光合色素分离利用的原理是。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水的光解的进行,水在PSⅡ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和O2 , 其中一部分O2至少需要穿过层磷脂双分子层扩散到线粒体中被利用。
②根据图2中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若继续增大Ca2+浓度,植株干重不会一直增加的原因是。结合图2、图3分析,Ca2+对花生光抑制的影响是。一般来说植物经过光合午休后,光合速率会出现恢复情况,但是若高温强光胁迫时间过长,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后难以恢复,请结合本实验分析原因可能是。
-
13、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控制心脏搏动,该过程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科学家使用受体阻断剂A、B(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处理受试者,检测安静状态下受试者心率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肌细胞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阻断剂A阻断交感神经,阻断剂B阻断副交感神经 C、安静状态下,正常人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D、若受试者心率为90次/分,则副交感神经作用占优势 -
14、某长度为5000bp的环状DNA分子,其上存在2个限制酶a和1个限制酶b的切割位点,单独使用两种酶处理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则同时使用两种酶切且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结果可能为( )
A、
B、
C、
D、
-
15、研究发现,小鼠细胞中基因P16的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与衰老相关。为探究其调控机制,科学家利用年轻小鼠细胞和老年小鼠细胞进行以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组别
实验处理
P16基因的mRNA相对含量
甲
年轻小鼠细胞+生理盐水处理
++
乙
年轻小鼠细胞+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处理
++++
丙
老年小鼠细胞+生理盐水处理
++++
丁
老年小鼠细胞+去甲基化酶激活剂处理
++++
注:甲基转移酶是一类能催化DNA分子中特定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的酶;“+”越多,说明P16基因的mRNA相对含量越高。
A、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抑制P16基因转录,加速细胞衰老 B、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通过降低甲基化水平促进P16基因表达 C、通过检测细胞中DNA的碱基序列可确定P16基因的甲基化水平 D、细胞在衰老过程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 -
16、玉米T蛋白可影响线粒体内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多种酶,T蛋白缺失还会造成线粒体内膜受损。针对T基因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玉米胚乳,研究者检测了其线粒体中有氧呼吸中间产物和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产物乳酸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线粒体中的[H]可来自线粒体内膜 B、突变体线粒体基质上的呼吸阶段增强 C、突变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受阻 D、突变体有氧呼吸强度的变化可导致无氧呼吸的增强 -
17、堆肥是指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下图1为堆肥处理时材料内部温度的变化曲线图,下图2表示研究者从养鸡场废弃物堆肥中筛选出某种能高效降解羽毛中角蛋白的嗜热细菌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点微生物总数多于a点,但嗜热菌比例高于c点 B、①过程需以羽毛角蛋白为唯一氮源,并将pH调至弱酸性 C、③过程与①相比需额外添加琼脂 D、若②中平板上菌落连成一片,原因可能是涂布前未摇匀菌液 -
18、胚胎工程技术在畜牧业生产、医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胚胎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B、对桑葚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时,需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C、胚胎移植时,供体和受体应同期发情处理,使二者的生理状态需保持一致 D、胚胎干细胞可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中获取,其在体外培养时可无限增殖
-
19、在非洲草原上,响蜜鴷(一种鸟)发现蜂巢后,会飞到蜜獾(一种哺乳动物)附近,通过特定的鸣叫和跳跃动作引导蜜獾找到蜂巢。蜜獾凭借厚实的皮毛和利爪捣毁蜂巢取食蜂蜜,而响蜜鴷则取食蜂蜡和残留的蜂蜜。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哪种功能( )A、调节生物种群的繁衍 B、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保证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D、增大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效率
-
20、某科研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甲乙两瓶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培养,定期取样检测酵母菌数量,绘制出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构建了物理模型 B、甲所处环境更有利于酵母菌生长繁殖 C、酵母菌在两瓶培养液中的K值相同 D、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数量未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