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孟德尔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下图为实验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 ,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应注意时间在

    (2)有人突然发现在本来开白花的豌豆中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第二年将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发现长出的145株新植株中,有36株开白花。若想获得更多开紫花的纯种植株,请你设计一种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以下遗传实验: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

  • 2、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条、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填标号)阶段。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填标号)阶段。
    (4)、在乙图中④到⑤变化的原因是
  • 3、如图表示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高倍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 , 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排序是(用“→”和序号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时期)的细胞,在这一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找到一个图④所示细胞,该细胞中核DNA: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的比值为;实验中不能持续观察到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原因是
    (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丝分裂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图中(填序号)期。
  • 4、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A基因但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a基因时表现为雄株。下列围绕该植物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控制该植物性别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有两种 B、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都等于50% C、该植物某一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可同时出现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 D、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两代,理论上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5
  • 5、如图1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是一个雌性动物,图4中的乙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B、图1中I、Ⅱ对应的细胞内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图3中CD段产生的原因与图2中由①变化为②的原因相同 D、图4中乙细胞处于图2中①表示的范围内
  • 6、人类秃发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根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B

    Bb

    bb

    非秃发

    秃发

    秃发

    非秃发

    非秃发

    秃发

    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B、非秃发男与秃发女婚配,所生秃发孩子一定是男孩 C、秃发男与秃发女婚配,生一个秃发女孩的概率为1/2 D、若秃发儿子和非秃发女儿基因型相同,则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 7、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其中各种雌配子的数量相等,各种雄配子的数量也相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B、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子代基因型和表型都各有4种 C、F1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3/4 D、F1产生各种性状是因为细胞中各基因表达机会相等
  • 8、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B、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假说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 D、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运用的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实验的推理
  • 9、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的自由组合 B、过程②③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过程 C、过程④中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复制1次,而细胞连续分裂2次 D、过程①和④有利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遗传的多样性
  • 10、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同源染色体只存在于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

    ②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都会形成四分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

    ④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⑤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就是同源染色体

    ⑥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11、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中期 B、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卵细胞的2倍,核DNA分子数为卵细胞的4倍 D、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b和f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4
  • 12、下图为细胞周期种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的数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数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C、若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的数量,则CD过程细胞中核DNA数量保持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数量,则CD过程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DNA
  • 13、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主要是由角膜干细胞维持的。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更新衰老的细胞,并修复轻微的角膜损伤。相关研究显示,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角膜的自然更新靠角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和凋亡共同维持 B、短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衰老进程 C、已分化的角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不再具有全能性 D、干细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14、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⑤⑥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所以不具有细胞周期 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变小,酶的活性下降,细胞代谢速率变慢 C、与①相比,②的相对表面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D、细胞分化离不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凋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无关
  • 15、有些金鱼品种的眼球膨大,部分突出于眼眶之外,称为龙眼;其他金鱼品种的眼睛与野生鲫鱼的眼睛相同,称为平眼(正常眼)。龙眼和平眼这对眼球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为研究眼球性状遗传规律,某研究小组用四条金鱼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实验一:♀平眼金鱼(甲)×♂平眼金鱼(乙)→F1全为平眼金鱼

    实验二:♀龙眼金鱼(丙)×♂龙眼金鱼(丁)→F1全为龙眼金鱼

    实验三:♀平眼金鱼(甲)×♂龙眼金鱼(丁)→F1平眼金鱼:龙眼金鱼≈1:1

    实验四:实验三得到的F1平眼金鱼雌雄相互杂交→F2平眼金鱼:龙眼金鱼≈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可以判断金鱼的眼球性状中龙眼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其遗传遵循定律。
    (2)、实验二中丙金鱼的基因型为 , 实验三中F1平眼金鱼的基因型为
    (3)、让实验四中F2平眼金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龙眼金鱼所占的比例约为
    (4)、从该对基因组成分析,乙金鱼是(填“纯合子”或“杂合子”),你的推理依据是:。请你设计验证乙金鱼基因组成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表示)
  • 16、图1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数及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图2是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虚线代表了的变化。图1中BC段的主要变化为消失,出现
    (2)、①图1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填字母)。

    ②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对比,两者不同特点:第一,动物细胞的(填细胞器)在AB段倍增;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填图1字母)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内陷,把细胞分裂成两部分。

    (3)、请绘制出图2上一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 17、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 bb时才表现为秃顶。若不考虑环境等其它因素影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女性秃顶其儿子一定秃顶 B、男性秃顶其女儿一定秃顶 C、男性秃顶和女性秃顶婚配,其儿子全部秃顶 D、男性非秃顶和女性非秃顶婚配,其女儿全部非秃顶
  • 18、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
    A、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B、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19、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等方式。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合成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可调节能量代谢,使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的坏死 D、该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坏死与部分酶的作用有关
  • 20、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丧失细胞器可能与溶酶体有关 C、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D、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各不相同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