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和真理性的特征

    ②马克思的发现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统一性

    ④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是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①没有阶级的时间要比阶级存在的时间短得多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③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

    ④阶级消亡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文化交流能够减少文化差异。( )
  • 4、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
  • 5、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这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 6、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所有制形式仍然是集体所有制。( )
  • 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地方考察调研,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五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阐释为什么“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国家应当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26日11时,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3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挑大梁、担重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在逐梦太空的征程上绰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

    航天梦托举中国梦。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航天逐梦的背后,是一群牧星耕宇的追梦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从大山深处到大海之滨,一路追随、永不言弃;从翩翩少年到白发院士,他们矢志奋斗、不胜不休……“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这是中国航天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实现“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

  • 10、社会救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
  • 11、实体经济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
  • 12、当前,夜经济不仅丰富了百姓生活,也拓宽了居民增收渠道。( )
  • 13、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权,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 )
  • 14、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旨在保障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
  • 15、重庆开展垃圾分类先锋创建“百千万”行动,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 )
  • 16、“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
  • 17、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
  • 18、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路径的参考。( )
  • 19、我国国家机构的改革体现了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的变化。( )
  • 20、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上一页 136 137 138 139 1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