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校高一学生围绕“司法为民”开展综合探究,通过查阅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及相关资料,整理出如下材料:

    材料一

    ▲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2万件。

    ▲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依法纠正冤错案件,对46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贯彻实施好民法典,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审结涉教育、就业等民生案件539万多件,以公正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

    材料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提出10条司法举措,包括对不正当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等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发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11件典型案例。

    (1)、 依据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归纳出本次探究的主要结论。
    (2)、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对非公有制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 2、古代逻辑学家墨子曾讨论过有效推理中的词项周延规则。他说:“乘马,不待周(周:全部) 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墨子·小取》)以下推理中,符合该规则的是(   )
    A、他热爱登山,因此,他至少登过一座山 B、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 C、他驯过马,因此,他可能驯过烈马 D、他不尊重长者,因此,长者不被他尊重
  • 3、常某和丈夫梁某离婚后,黄某将两人告上法庭,称梁某向其借款两笔,至今未还。法院查明:两笔借款均发生在两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第一笔借款被梁某用于打赏网络主播,第二笔借款被梁某用于给两人之子购买高档玩具,但常某并不知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常某和梁某应当对第一笔借款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②常某和梁某应当对第二笔借款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③黄某若不能提供借款的支付凭证,就会败诉 

    ④一审裁判后,常某和梁某均可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郭某骑车与五岁的罗某相撞,造成罗某受伤倒地,郭某意欲离开。孙某见状,上前阻止郭某,并与其发生争执。情绪激动的郭某被物业公司保安劝阻后坐在石墩上,不久因心脏骤停死亡。郭某家属将孙某和物业公司诉至法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孙某的行为与郭某的死亡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②孙某申请法律援助,不因其是否存在经济困难情形而受限制 

    ③物业公司保安是否存在主观过错,是其承担侵权责任的关键

    ④郭某家属提出赔偿的诉讼主张,应由孙某和物业公司举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生活处处见法律。下列说法或行为中,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

     ①为编写小学教科书,小美未经著作权人小潘的同意无偿汇编其作品

     ②小美父亲开办的个人独资企业,应依法向当地税务机关缴纳企业所得税

     ③小美表弟小郝将自己在农村的一处住宅出卖后,再申请宅基地未获批准

     ④小美堂哥小华与女友小禾结婚登记,可到小华或小禾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近年来,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导致该公司生产的飞机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订单量锐减。由此可见(   )

     ①美国的金融霸权有利于金融全球化,但不利于生产全球化

     ②跨国公司实行跨国断,会损害母国利益

     ③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

     ④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2024年以来,外国记者在我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多次就台湾地区选举提问。对此,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是外交问题”,并建议提问者向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了解相关情况。外交部发言人如此答复的原因是(   )
    A、国家主权具有排他性,台湾问题绝不能国际化 B、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外交事务不受他国干涉 C、国家主权是统一的,捍卫主权不属于外交事务 D、国家主权至高无上,主权国家间要相互尊重
  • 8、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浙江修缮运河古镇,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促进沿线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使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城市品质、民生福祉的提升实现同频共振。上述做法(   )

     ①丰富了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②巩固了大运河文化在浙江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③实现了大运河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④促进了沿线各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协同推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永乐大典》辑入了先秦至明初的大量珍贵文献资料,但其正本不知所踪,副本存世寥寥。几代学人均认为,搜集、整理和研究这存世不足百分之四的文化瑰宝,仍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因为(   )

     ①《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实践成果

     ②《永乐大典》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漫画《“最佳方案”》(作者:吉俊明) 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①洞隐烛微,提纲挈领

     ②未雨绸缪,未兆易谋

     ③权衡利弊,择优从之

     ④见微知著,除旧布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随着土地解冻,雨水滋涧,春雷始震,动物从冬眠之中苏醒过来,惊蛰便是因为这些物候变化而得名。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忙碌开始的时节。由此可知(   )

     ①春雪始震、蛰虫苏醒与春耕播种的联系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将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④古人依据节气的物候变化把握自然变化规律,掌握农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名物学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称的学问。名与物的关系十分复杂,其背后甚至隐藏着特定的时风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时有古今,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弄清名物关系很困难,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误读文献。由此可知(   )

     ①不同时代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

     ②名物学研究无法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研究名物关系最终是为了实现思维与存在的一致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浙江省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一批批援青干部,各类专业人才奔赴高原,有机枸杞、沙棘原浆、唐古拉藏羊……众多高原特色产品走进了浙江市场。“新人入青,青货入浙”(   )

     ①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②有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④奠定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某人大代表立足本职,积极参加市人大统一组织的各项调研,提出了《关于健全校园欺凌防治机制的建议》等议案,为学校筑好安全防墙,促青少年健康成长贡慧。近年来,他领衔的议案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   )

     ①人大代表有权决定本级行政区内的民生大事

     ②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人大代表应自觉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④人大代表应不断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统计造假”纳人处分范畴,规定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的处分,强化了防治统计造假的纪律约束。这表明(   )

     ①一切统计造假行为都要接受党内处分

     ②对统计造假的处分规定有助于增强党的领导

     ③坚持实事求是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④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有助于防治统计造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某镇党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建立“党员致富带头人”机制,每一农户都和一名党员结对,党员们帮助农户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中我们感受到(   )

     ①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 ②共产党员勇于理论创新的责任担当

     ③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演绎 ④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的赤子之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下表为2021~2023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情况
    项   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202 2022 2023 2021 2022 2023
    工资性收入(%)56.1 55.7 55.3 60.8 60.4 59.1
    经营净收入(%)14.1 14.4 14.4 24.2 24.4 25.6
    时产净收入(%)14.3 14.6 14.5 3.1 3.1 3.1
    转移净收入(%)15.5 15.3 15.8 11.9 12.1 12.2

    另:2021年、2022年、2023年城乡收入比分别为1.94、1.90、1.86。

    数据来源:《2023年浙江统计年鉴》《202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以上材料可知,2021~2023年浙江省(   )

     ①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结构比农村居民更为均衡

     ②居民通过按劳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有所改善

     ④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不断增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2023年,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消费扩投资,实现了全年5.2%的经济增长。全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1.4%,其中消费的贡献率为82.5%,比2022年的39.4%有较大增长。据此可以推断,2023年我国(   )

     ①出口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 ②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上年减小

    ③国内循环主体作用凸显 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已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

     ①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完全不同 ②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本质区别

     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普遍适用的现代化模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红色根脉”厚植浙江,“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共同富裕领航浙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浙江人民接续奋斗,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共富道路越走越宽,之江大地发生了精彩蝶变。浙江发生“蝶变”是因为(   )

     ①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进行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④浙江人民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