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要求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批遴选东、中、西部4个单位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后逐渐在全国推广;2023年3月“基层立法联系点”写入最新修正的立法法。
2021 年——2023年,北京市市人大常委会先后设立了两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市人大常委会在基层确定的固定联系单位,是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直接了解群众意见建议的经常性联系平台,也是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北京市地方立法活动的重要载体。联系点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基层单位、基层群众以及专家学者,为常委会立法和监督工作建言献策;截至2022年底,针对17件法规草案、编制立法规划、执法检查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870多条,充分发挥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直通车”作用。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立法信息的“收集站”,人民群众立法诉求的“代理站”,立法工作的“评论站”,普法工作的“宣传站”。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理解
-
2、我国民法典规定: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请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规定的理解。
-
3、为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社会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得到解决,石景山法院在巩固深化党建法治共建机制的基础上,推出“一米法庭”项目。“一米法庭”中“一米”音同“益民”,取“有益人民”之意,一米之距,代表法院与群众距离贴近,传递“一套桌椅、一米见方,努力化解纠纷”的工作理念。要从三个方面把“一米法庭”打造为坚持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枫”景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一米法庭”项目如何使群众真正获益。
-
4、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某地高一某班的同学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为主题,搜集整理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部分案例素材、如下所示:
镜头一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全国地方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通过关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人大代表办法的决定。
镜头二 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这一制度大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效性。
镜头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要坚持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结合材料中的三组镜头,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
5、预约挂号就医、人脸识别找家属、3 分钟免费通话、助老一键通……某市政府把“沉睡”的街头电话亭升级成“数字公话亭”,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这一做法折射出该市政府( )A、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动社会治理高效智能化 B、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满足特殊居民的个性需求 C、简政放权,弥补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缺陷 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老年人积极融入社会
-
6、1922年中共二大正式把统一战线写入党章。百年来,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和谐,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展现了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汇聚起磅礴力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统一战线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独特优势
③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组织领导,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
④人民政协作为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北京市政协围绕“推动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首次开展学习研究型专题协商,在对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研究基础上,走访调研园区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建言研究文章,提出“强化人才、技术、资本和数据支撑”“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等建议。这一专题协商( )A、通过委员的履职建言助力政协科学制定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政策 B、为委员行使提案权搭建平台,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C、发扬民主、凝聚共识,将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D、有利于提升政协参政议政能力,增强中关村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效性
-
8、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的施行( )
①表明我国立法机关已健全社会公众沟通机制
②能够促进北京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③顺应时代发展,有效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利
④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2022年,司法部大力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工程实施以来,法律明白人一步步成了普法宣传员、网格信息员、矛盾调解员、法律服务员的“多员合一”,做到了矛盾纠纷的解决“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镇”,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法律明白人( )
①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②使社会各个领域全面依法运行
③能够带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④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下列属于法治政府履行职能的是( )
①公安部推进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
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④中国人民银行适时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新时代十年来,全国政协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多次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专家协商会,协商方式和平台载体不断创新完善。这是全国政协在履行( )A、政治协商职能 B、依法行政职能 C、科学执政职能 D、团结奋斗职能
-
12、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的自我革命是( )
①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②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朝阳区普法迈出新步伐,由朝阳区司法局打造的“朝阳普法”品牌正式入驻某网络平台,开启“电商+普法”模式;在朝阳区教委的协助下,我与宪法、垃圾分类等普法项目相继落地各个中小学,师生们的优秀做法也上线云端被广泛宣传。迈出普法新步伐( )
①有利于推动完善法律规范体系 ②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③能够消除各种违法犯罪的根源 ④需要全社会形成普法工作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法治建设要抓前端,治未病,这就需要( )
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在审判中以事实为根据
②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坚持严格、公正执法
③进行前瞻性立法,从源头预防纠纷的发生
④努力使全体人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阅读下面材料。
上述议程的完成,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①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和监察机关的运行
③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④行使最高立法权,修改基本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势的新概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过程民主是全民的民主、全链条的民主
②是一个不断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
③在我国,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并配套发布了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的做法( )
①健全了便老惠老司法服务机制 ②体现了坚持民主立法
③弘扬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④确保了各级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为了理顺社区各方关系,济南市某社区建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层、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为决策层、居委会为执行层、物业公司为服务层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定期开展四方代表例会,研究社区建设大计。同时,在居委会的指导下,社区成立了社区调解、未成年人教育等9个工作协会,协会会长全部由居民代表担任,会员是居民和社会组织成员,更好地发挥了居民群众的力量。该社区( )
①建立了多载体的居民参与机制
②创新了管理模式以扩大居民权利
③畅通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渠道
④设立了多元的协商机构听取民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1年 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专门立法,从前期调研到进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再到三次审议,十年磨一剑。该法律的审议通过( )
①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确保了法律落地实施
③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
④表明依法执政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某市入大常委会在“人大代表履职通”小程序上设立“民意码上聚”模块,市民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人大代表“云工作室”留言。人大常委会通过“仪题征集一码上留言一码上议事一码上公开”的方式,汇集民意民智,解决诉求。该市人大常委会( )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②赋予市民民主权利,既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
③推动人大代表有效履职,体现我国制度优势
④创新民意表达形式,保障公民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