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2年,司法部大力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工程实施以来,法律明白人一步步成了普法宣传员、网格信息员、矛盾调解员、法律服务员的“多员合一”,做到了矛盾纠纷的解决“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镇”,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法律明白人( )
①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②使社会各个领域全面依法运行
③能够带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④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下列属于法治政府履行职能的是( )
①公安部推进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
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④中国人民银行适时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新时代十年来,全国政协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多次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专家协商会,协商方式和平台载体不断创新完善。这是全国政协在履行( )A、政治协商职能 B、依法行政职能 C、科学执政职能 D、团结奋斗职能
-
4、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的自我革命是( )
①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②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朝阳区普法迈出新步伐,由朝阳区司法局打造的“朝阳普法”品牌正式入驻某网络平台,开启“电商+普法”模式;在朝阳区教委的协助下,我与宪法、垃圾分类等普法项目相继落地各个中小学,师生们的优秀做法也上线云端被广泛宣传。迈出普法新步伐( )
①有利于推动完善法律规范体系 ②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③能够消除各种违法犯罪的根源 ④需要全社会形成普法工作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法治建设要抓前端,治未病,这就需要( )
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在审判中以事实为根据
②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坚持严格、公正执法
③进行前瞻性立法,从源头预防纠纷的发生
④努力使全体人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阅读下面材料。
上述议程的完成,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①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和监察机关的运行
③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④行使最高立法权,修改基本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势的新概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过程民主是全民的民主、全链条的民主
②是一个不断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
③在我国,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并配套发布了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的做法( )
①健全了便老惠老司法服务机制 ②体现了坚持民主立法
③弘扬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④确保了各级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为了理顺社区各方关系,济南市某社区建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层、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为决策层、居委会为执行层、物业公司为服务层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定期开展四方代表例会,研究社区建设大计。同时,在居委会的指导下,社区成立了社区调解、未成年人教育等9个工作协会,协会会长全部由居民代表担任,会员是居民和社会组织成员,更好地发挥了居民群众的力量。该社区( )
①建立了多载体的居民参与机制
②创新了管理模式以扩大居民权利
③畅通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渠道
④设立了多元的协商机构听取民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1年 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专门立法,从前期调研到进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再到三次审议,十年磨一剑。该法律的审议通过( )
①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确保了法律落地实施
③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
④表明依法执政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某市入大常委会在“人大代表履职通”小程序上设立“民意码上聚”模块,市民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人大代表“云工作室”留言。人大常委会通过“仪题征集一码上留言一码上议事一码上公开”的方式,汇集民意民智,解决诉求。该市人大常委会( )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②赋予市民民主权利,既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
③推动人大代表有效履职,体现我国制度优势
④创新民意表达形式,保障公民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这句话强调依法治国的基础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
14、“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启示我们( )
①法院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法院审判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③司法公正可以杜绝犯罪
④司法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下列说法能说明提高立法质量重要性的是( )A、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C、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
16、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覆盖面逐步拓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推进( )
①有利于扩大公民权利范围
②有利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③能更好地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④旨在提高居民的诉讼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国家治理实践中。下列选项中,民主环节与民主实践对应正确的是( )
民主环节
民主实践
①
民主选举
2016年开始的全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 登记选民10亿多人,直接选举产生近250万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②
民主协商
脱贫攻坚战期间, 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8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地区, 开展脱贫攻坚监督工作。
③
民主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共有18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有约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 许多重要意见得到采纳。
④
民主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政党协商会议170余次, 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报告、制定“十四五”规划等重大问题同党外人士真诚协商、听取意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我国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依照宪法、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立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
19、“当代宗教文化与社会建设”高端论坛在某大学召开,围绕“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个主题,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①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我国保护在国内进行的一切宗教活动
③我国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是 2000 年制定立法法以来的第二次修改。立法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大会前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大会期间代表两次小组讨论,大会最后表决通过。立法过程充分体现了( )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贯彻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④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