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由于美国否决,联合国安理会4月 18日“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未能通过。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多次一票否决安理会涉巴以局势决议草案,招致国际社会多方谴责。这体现了(  )

       ①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已难以发挥作用   ②实质性问题安理会坚持大国一致原则

       ③各国应坚持以对话协商代替竞争冲突   ④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随着美国2024年大选临近,民主党和共和党以非法移民问题为筹码互相攻击。多个共和党主政的州近来推动地方立法以打击非法移民,但都将面临“违宪”挑战。由此可见,在美国(  )

    ①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权力争夺激烈

    ②利益集团无法根本解决阶级矛盾

    ③打击非法移民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移民问题上的政策差异具有党派斗争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首届中国供应链博览会共吸引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这表明我国(  )

    ①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②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③坚持独立自主,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④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4年5 月 15日,5艘商业渔船上约200名平民从菲律宾驶向黄岩岛周围海域。我国外交部回应:  “若菲方滥用中方善意,中方将依法反制。”这是因为(  )

       ①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②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注定行不通       ④我国维护和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2024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出席了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开幕式文艺演出中,中俄艺术家以联袂、融合、交互等方式,将歌曲、舞蹈、戏曲、杂技、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叠加呈现。中俄博览会文艺演出(  )

    ①能促进中俄文化在交融中实现趋同,使两国人民共享优秀文化

    ②印证了中俄两国文化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为增进中俄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互鉴提供了平台

    ④凸显中俄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中俄两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今年1月以来,马面裙成为汉服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之一。设计师将传统的马面裙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中,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美感的现代时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贴近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③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符合时代的需求

    ④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新才能感染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让优质生活“一刻”即达。  “湾得福”志愿者是宁波市社区助力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的标志性品牌之一,为扶老助幼、扶危济困和强社惠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启示我们(  )

    ①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卓越的人生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往往因人而异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④努力奉献,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最符合的是(  )

    A、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B、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9、宁波市聚焦海洋生态治理与修复,深度挖掘海洋资源优势,在创新治理模式、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发挥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④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10、在浙江的镇街、村社以及相关行业组织,随处可见“共享法庭”,为老百姓提供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一站式司法服务。  “共享法庭”(  )

       ①提高了矛盾化解时效                 ②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

       ③创新了司法服务供给                 ④保障了司法结果公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2024年3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了《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以协同立法助力跨行政区域共建共治。这有利于(  )

       ①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②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坚持科学立法

       ③增强立法的灵活性,完善社会治理     ④构建统一的法治环境,破解发展难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2、宁波积极探索基层智治新模式:通过一张“云图”就可快速知晓辖区河道、消防等情况,通过一个“AI电话”就能一键激活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等应急力量, 日常事务可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一键协同处置……这些做法体现了(  )

       ①人民至上,保障群众利益诉求         ②多元共治,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③智慧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④拓宽渠道,发挥协商民主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凉山所需,宁波所能。除了助产业、促消费,宁波教育、医疗人才也纷纷“组团”跨越山海,有力地推动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东西协作(  )

       ①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②保障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地位

       ③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④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宁波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项执法检查,听取市公安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汇报。并深入相关单位,重点检查通信行业和金融系统的反电诈工作开展情况。这说明宁波市(  )

       ①增强人大常委会执法能力              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                ④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宁波市发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规”。对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和低保人员参保的,持证期间,由所在区(县、市)财政按每人每年 300元标准代缴。此举(  )

    ①发挥社会保险在改善民生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②取决于我省健全社会保障的初次分配机制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旨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数实融合是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4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指数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浙江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  )

    ①企业数字化升级转型,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

    ②人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坚持人才引领发展

    ③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

    ④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规则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17、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要着眼于用市场办法和改革举措,切实解决民营经济活力和发展意愿不强等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问题,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

    ①要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②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④要坚持民间投资服务国家引领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今年一季度,文旅市场蓬勃发展,国内旅游人次14.19亿,比上年同期增加 2.03亿,同比增长16.7%。从消费力度上看,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要保持这一良好态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②加强文旅市场监管,推进服务质量大提升

    ③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做好资源利用大文章

    ④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根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曲线图,指出出现图示现象可能的原因(  )

    (注: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①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工业产品生产规模

    ②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助推工业生产提速增长

    ③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工业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④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2024年5月 17日,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专家解读指出特别国债既可拉动当前投资和消费,又能筑牢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对此项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效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②精准有力货币政策能化解金融风险

    ③经济动能转型急需要长期资金匹配        ④居民应对利率下降的最佳投资选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694 695 696 697 6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