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张明与王红是同学,王红和李丽是同学,所以,张明与李丽是同学”,这一关系判断是(    )
    A、非对称关系 B、反对称关系 C、反传递关系 D、非传递关系
  • 2、明确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划分的方法,将一个概念的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来达到准确把握概念外延的目的。下列选项符合划分规则的是(    )
    A、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B、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合同分为有效合同和效力瑕疵的合同 D、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 3、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分别代表了do、re、mi、sol、la。中西方乐音调式不同却表达着相通的音乐之美。“音乐就是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这一语句(   )

    ①“音乐”是“艺术”的属概念

    ②是一个定义,揭示了“音乐”的本质属性

    ③把“种差”和“属概念”加起来,形成定义项“音乐”

    ④“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是种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起议论本班参加某活动的情况。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不正确,由此可知(   )

    甲说:我班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了。             乙说:如果张帆没参加,那么李航也不会参加。

    丙说:李航参加了。                         丁说:我班所有的同学都没有参加。

    A、甲说的不正确,张帆没参加 B、乙说的不正确,张帆参加了 C、丙说的不正确,李航没参加 D、丁说的不正确,张帆参加了
  • 5、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赛事会徽(下图),标识整体以乒乓球拍、乒乓球为主造型,乒乓球拍击球板,凸显了赛事乒乓球运动的主题、赛事国际最高水平的性质。以杜甫名句“花重锦官城”为理念,融合了成都地标建筑金融城双塔、金沙遗址出工上的太阳神鸟等元素,既突出了成都古老悠久的城市底蕴,同时借助更有科技感的呈现,让世界感受到天府之国的创新与活力。从思维形态角度看,该设计(   )

    ①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

    ②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

    ③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

    ④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使思维具有预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自信自立、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恢宏史诗。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干革命,改天换地

    自梦想起航的中国革命原点,到南昌起义一声枪响,从井冈山上红旗漫卷,到万里长征九死一生,再到抵御外侮、解放全国……28年艰苦卓绝。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搞建设,自力更生

    1953年,毛泽东同志初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这一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赶上时代

    1978年的滚滚春雷,“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这一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新时代,大踏步向前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新时代十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党的二十大上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自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予以阐释。

  •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百年艰辛奋斗,百年苦难辉煌。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悦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一百年来,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与时代特征,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展现出光明前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理解。

  • 8、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持续奋斗。
  • 9、四个自信: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自信、理论自信、坚定自信、文化自信。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民族: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理论: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伟大旗帜。
    (3)、途径: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的途径。
    (4)、世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
    (5)、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和历史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
  • 11、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
  •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的光明前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又希望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和 
  • 13、几十年来,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这充分证明(   )

    ①理想信念能够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他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清、把得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远眺前行的话,各国应把本国实际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相结合

    ②比较他人的路,立足世界先进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我国政治制度

    ③回看走过的路,坚持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④中国的事情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之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

    ①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④在移植西方现代化的基础上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认真研读党史著作、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打造精品党课、创新学习方式……当前,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部署,多措并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学习教育热潮正在逐步兴起。开展党史教育(   )

    ①有利于走进新时代,结束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②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③有利于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从根本上创造和发展红色文化

    ④有利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借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2016年,一个上海姑娘的美国老师问她,你们中国这么多年轻人,为什么不搞颜色革命?她给老师找了两张上海浦东的图片,过去的浦东什么样子,现在的浦东什么样子。她说,我们过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搞颜色革命去改变它呢?这位姑娘身上表现出的是(   )
    A、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B、当代中国青年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弱点 C、当代中国大都市居民盲目乐观的社会心态 D、当代中国青年抗拒社会变革的求稳心理
  • 18、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

    ①为中国公民谋小康

    ②为世界人民谋幸福

    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④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全国各地340多个医疗队,42000多名医务人员陆续奔赴武汉驰援湖北,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决定性成果。这充分体现了(   )

    ①我国的国家治理能力是我国战胜疫情的最大优势

    ②我国具有独特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③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统筹各方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以人为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目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任务全面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11位。

    材料二 2023新年伊始,由北京市科协牵头拍摄的全国首档青少年科学教育节目《大先生》在北京卫视开播。节目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线,融合实景科考、科学实验、科学辩论等形式,为推动科学家精神与青少年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新途径。首期节目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带领青少年“未来团”走进考古现场,将科学精神映射到科学探索的情境中,通过妙趣横生的科学实践,引导青少年主动探索,在寓教于乐中感悟科学家精神。

    (1)、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关知识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相关知识,说明该节目对青少年教育的意义。
上一页 681 682 683 684 6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