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立志做“工人阶级的代言人”,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他的理想是建立一种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即“实业制度”。在他看来,实现这种理想的关键在于采取“说服”的办法。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没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

    ②缺乏社会实践,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③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

    ④仅从理性正义出发,设计美好未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后,提出了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即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从“第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唯物史观

    ③工人运动的兴起

    ④剩余价值学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④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B、唯物史观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 C、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秘密 D、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 5、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又有坎坷曲折。在这个进程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发展,始终代表了人类的前进方向。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④巴黎公社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会产生经济危机,是因为(    )

    ①资本主义社会处处充满着血腥和毫无人性的剥削与压迫

    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倒退和社会变革失败的产物

    ④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维持一个工人24小时的生活只需要半个工作日,这种情况下不妨碍工人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段论述(    )

    ①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的必要性

    ③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④阐述了社会矛盾根源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8、新中国成立前,西藏、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大约有400万人口保留着封建农奴制度。新中国为了保障人权,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下列关于封建农奴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奴主无偿占有农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奴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 C、农奴与农奴主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D、封建农奴制由奴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
  • 9、安阳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关于该都城所在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开始盛行

    ③氏族首领在日常生活中的威望来源于氏族成员的认可

    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顺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由此可知(   )

    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3年10月28日,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旗杆坟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结项,此次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出土了陶纺轮、石锛、石箭镞等一批新石器时代珍贵遗物及大量的陶片标本,为了解三明区域内部早期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遗址形成时期的特征的是(    )

    ①人们共同劳动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石器广泛使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该时期的重要特征是等级制度森严

    ④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四海无闲田,到头犹饿死”,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妇孺皆知,千古传诵。这句诗折射出了古代封建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其根源在于(    )
    A、农民阶级受到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思想钳制 B、农民毫无人身自由,普遍生产积极性不高 C、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全部劳动成果 D、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
  • 13、中国的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时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下列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氏族是当时居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人们广泛使用铁制农具,生产力得到发展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④国家已经产生,文字得到了发明和应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

    ①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②奴隶社会:铁器工具的应用,发明文字,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奴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③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范某在村里一直承包鱼塘从事水产养殖,后该村引进一家化工厂甲化工厂,该化工厂的排水口与通向鱼塘的排水口相联通。2023年6月17日上午范某巡查鱼塘时发现鱼在跳动,后全部死亡,其仔细检查发现甲化工厂有排水口通向鱼塘并排污。范某第一时间向甲化工厂协商要求赔偿损失未果,遂向相关部门请求帮助。6月19日上午,该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到鱼塘进行水质取样化验,随后出具检测报告表明:鱼塘水中氰化物浓度达到0.038mg/L,排水口废水中氯化物浓度达到1.28mg/L,分别超过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中的7.6倍和256倍。氰化物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剧毒物品,且周围企业只有甲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氰化物。于是,范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化工厂赔偿损失。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范某向法院提出诉讼主张要求甲化工厂赔偿损失应由谁负责举证,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指出甲化工厂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并说明理由。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谭某在网店首次购买30盒“黄芪薏米饼干”,签收后发现饼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又先后三次购买40盒、60盒、100盒“黄芪薏米饼干”。后谭某以产品中添加有黄芪粉、违反了有关规定为由,起诉请求经营者退还总价款5000元,支付相当于价款十倍的赔偿金50000元。审理此案的法院认为,谭某首单购买30盒“黄芪薏米饼干”,未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对其就该部分饼干提出的“退一罚十”的惩罚性赔偿请求应予支持。但是,谭某在收到首单饼干并确认饼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后,又在两个多月时间内多次向同一商家大量加购同款饼干。综合考量各种因素法院认定谭某的加购行为超出了正常的生活消费所需,不符合相关法律对“消费者”这一范畴的客观界定,因此对其就加购饼干提出的“退一罚十”的惩罚性赔偿请求不予支持,从而避免部分生产经营者“小过担大责”,维护良好营商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对谭某“首单购买行为”与“加购行为”的不同判决的法理依据和社会意义。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某在某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在职期间张某先后负责两个项目的招商业务。在第二个项目招商时,由于张某工作失误导致双方产生纠纷,最终张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张某直接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支付第一个项目的风险质保金5000元。(该公司《业务提成及绩效管理方案》规定:“奖励分配比例:风险质保金为每单业务预留的业务风险保证金,在年终统一申报兑现,若招商项目人员离职,业绩奖励归入商业管理事业部团队基金。”招商人员业务提成分配明细显示,张某第一个项目的风险质保金为5000元。)

    (相关法条: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约定无效。)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张某的诉请,同时说明公司的规定是否有效。

  • 18、赵老汉早年丧妻,儿女常年在国外。赵老汉担心自己无人照顾,便与外甥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其为自己的监护人,同时决定将自己的一套70平方米住房在过世后赠送给外甥。在一次外甥和儿女都在场时,赵老汉立下遗嘱,并口述了遗嘱内容,其儿子当场录音并保存起来。针对上述情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赵老汉所立遗嘱不具有法律效力

    ②赵老汉所立遗嘱形式为录音遗嘱

    ③赵老汉的外甥取得了房屋继承权

    ④赵老汉应该由儿女作为其监护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9、吕某在道边被楼上掉下的半桶防冻液砸成重伤。经查,物品主人郎某当时将其放在走廊内的货物架上。事故发生后,因郎某拒绝赔偿,被吕某诉至法院。对此案分析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①郎某系防冻液桶所有人和管理人,对自己的物品应承担管理责任

    ②日后有证据证实系他人实施了侵权行为,郎某可向实际侵权人追偿

    ③谁主张谁举证,如吕某不能有效证明郎某侵权,郎某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④本案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不论郎某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就上一年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综合所得,在平时已预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年度汇算清缴( )

    ①针对纳税人多样收入实施精准减负,迅速推动共同富裕

    ②有助于推动个税改革持续深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③着力全民收入调节,实现改革红利的“应享尽享”

    ④搭建税务部门与自然人直接沟通机制,提升公众依法纳税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678 679 680 681 6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