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材料一:浙江省委贯彻习总书记“四下基层”相关重要批示精神,开展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活动。党员干部纷纷到基层去,到企业、项目一线以及社区乡村,走访调研、实地考察、倾听民声,用心用力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基层需求得到回应,激发了基层创造活力,促进了民生实事真正落地。
材料二:“四下基层”要求党员干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实际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积极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武装人民的头脑,激发群众参与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四下基层”促进了各项政策的落实,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以“浙江省委开展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活动的价值意蕴”为主题写一篇宣传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300字以内。)(2)、结合材料二,分析“四下基层”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
2、右图漫画《自由就是这样的东西,你不给予别人,自己也无法得到》(作者:郑辛遥),下列选项与漫画所蕴含的哲学启示最相近的是( )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③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④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可以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上升为制度性成果,最终大范围铺开。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 )
①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以推进矛盾双方的转化
②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有利于抓住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④有利于抓住主流,有力提升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回顾过往历程,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航天事业走得艰辛而稳健。由此可见( )
①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不断积累
④事物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的量变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十周年,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协同推进,区域内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是实现整体效能提升的重要途径
②科学把握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③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把握了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④通过实践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更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法,不能向不法让步”。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该片以现实题材唤醒了“沉睡条款”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彰显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是( )
①鼓励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要教育引导法律工作者坚守法治初心,做法治理念的践行者
③公正的判决利于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法律权威与尊严
④推进良法之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良法才能得到社会遵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2024年4月26日,国家安全部公布《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该规定要求,对检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当场制作笔录并全程录音录像。这一部门规章有助于政府( )
①坚持规范执法,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②坚持公正执法,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③更好地行使权力,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④促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某县司法局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工作标准,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重点,不断加强末梢、源头治理,积极探索“送单式”调解工作法,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于萌芽。这一做法( )
①把所有矛盾纠纷解决在了基层、化解于萌芽
②提升了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法治化水平
③改进了司法机关的工作作风、服务能力和水平
④在推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更好维护了群众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此次会议共提出提案5621件,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并体现到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发展规划和部门工作中,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表明人民政协( )
①聚焦中心工作精准建言,发挥好提案在政协履职中的重要作用
②创新协商民主的形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进国家建设
③积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情况开展协商式监督
④持续提质增效守正创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主标识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连接古今、融通未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该标识是创作者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其创作的物质载体
④创作者通过生动具体的主标识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朱熹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下列与上述观点相悖的是( )
①气外更无虚脱孤立之理 ②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③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④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推出人民法院案例库,现已收录案例3918篇。人民法院案例库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司法工作中的问题,促使法院接受公众监督。人民法院案例库的推出( )
①有利于确保审判权的依法独立行使 ②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审判工作的影响
③体现了法院审判机关的担当 ④有利于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某区人大代表了解到辖区内部分乡村公路存在路面过窄,会车困难的问题后,及时反映给人大街工委,人大街工委迅速组织有关部门集中研判,并将问题移交给有关部门处理,不久后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体现了( )A、人大代表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做人民利益代言人 B、我国健全代表联络机制,畅通人民与政府的联系 C、区人大积极履行决定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D、人大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
14、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依法纠正、撤销违反宪法法律的法规、司法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此举有利于( )
①保障宪法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完善立法程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用法治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这一新法规的施行( )
①有利于完善法律实施机制,以爱国主义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②符合我国国情,助力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③可以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支撑
④旨在健全我国法律体系,为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作出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 ②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④法确认保护和发展利于人民的社会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L社区主动联合公安局、人民法院等部门的专家,协同业主委员会,研究制定居民公约。该公约将文明守法、德治教化等内容纳入规范,形成群众日常行为准则,成为助力物业管理的“小区软法”。这一做法( )
①发展基层民主优化基层治理 ②促进了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③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 ④强化了政府对社区的领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表明我国( )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支持群众信教
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
④通过提高宗教界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稳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是( )
①自治乡政府出台政策保护民族特色 ②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监督纠正冤假错案
③自治区教育厅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教师培训 ④自治州人大制定和完善自治条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2023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在我国( )A、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 B、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C、政协委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促进决策科学化 D、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和组织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