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近年来,某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因地制宜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厚植农村发展优势,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样板:筹集财政资金62.6亿元,集中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中心村(社区);对全市农村空闲农房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开展休闲养老养生等项目,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收入;开展农户及院落风貌整治,保护绿水青山,挖掘农耕文化和传承保护民俗风情,盘活当地山水林田等资源发展农家乐、民居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观光旅游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该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很大提升。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该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 2、近年来,浙江省以“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民生”为宗旨,会同22个省级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浙江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扎实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实现154项居民服务事项支持一卡通用。这一举措( )

    ①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根本制度安排

    ②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公共服务的普惠化、便捷化

    ③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依靠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近年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奋力谱写东北振兴新篇章。对下列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举措

    解读

    辽宁:布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

    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夯实先进制造的发展根基

    吉林:实施“氢动吉林”行动,将发展氢能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增强能源安全的支撑作用

    黑龙江: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保证粮食丰产丰收

    坚持共享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内蒙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可持续发展,稳固北方生态的安全屏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踊跃前来,750多个交易团报名入场采购,规模创历史新高。举办五年多来,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 500亿美元,“展商变投资商”溢出效应明显,持续释放开放红利。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 )
    A、我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B、我国构建了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C、我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D、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 5、下表是2012—2022年中国科技发展态势表,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通过PCT途径申请国际专利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2012年

    10 298.4亿元

    1.8万件

    第34位

    2022年

    30 782.9亿元

    7.0万件

    第11位

    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2022年我国R&D经费投入达30 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①创新发展理念得到了贯彻

    ②专利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③中国成功跻身科技强国行列

    ④科技投入转化率明显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6、《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连续5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341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多种罕见病天价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给许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由此可见,我国( )

    ①惠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③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该意见( )

    ①以社会公平促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彰显人民教育发展温度

    ④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以创新动力夯实强国之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高一(3)班小明同学在看新闻时收集了如下信息:2023年前十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超3.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前三季度,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约3 645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超413亿元;截至11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37万公里。给以上新闻取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B、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C、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方便人员物资流通 D、共享发展硕果累累,民生答卷成色十足
  • 9、所谓碳普惠,就是指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赋予一定价值,并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达到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目的。据此可知,实施碳普惠有助于( )

    ①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②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增加居民收入,但是会降低生活质量

    ④通过无形之手引导人们践行绿色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目前,北京与天津、呼和浩特、上海、广州等地的地铁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乘客可在本地或跨城刷码乘坐地铁,实现“一码通行”。“一码通行”有助于( )

    ①提高乘客出行效率,节省出行成本

    ②内外联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③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建设交通强国

    ④协调城乡发展,促进支柱产业共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3年8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落下帷幕。大运会的体操比赛场馆中,“冰篮转换”“智能控温”“斗型大屏”……科技成果纷纷涌现;大运会的篮球比赛场馆,配备了先进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调控整个场馆的用水、用电等,运行下来整个场馆能节能15%左右。据此,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①绿色、低碳是成都大运会的办赛理念

    ②创新、智慧是成都大运会的鲜明底色

    ③守正、开放是成都大运会的响亮口号

    ④人文、共享是成都大运会的精神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国者,以民为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①是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

    ②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④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3、2023年1—9月,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 556亿元,增长0.9%。其中教育支出1 915亿元,增长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 455亿元,增长4.8%。民生支出不断增加体现了江苏省( )
    A、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B、把共享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 C、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2日,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中方曾多次阐明窜访台湾的严重后果,但佩明知故犯,恶意挑衅制造危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严重破坏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美方此举向“台独”分裂势力释放严重错误信号,进一步加剧了台海紧张局势升级。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勾连外部势力作乱,执意邀佩访台,其行径是非常危险的,势必引发严重后果。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度戒备,将展开一系列针对性军事行动予以反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挫败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

    结合材料,运用“现代国家结构形式”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反对美国干预台湾事务的理由。

  • 15、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

    探究目标

    以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一国两制”、国家利益、国家结构形式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境呈现

    材料一  近年来,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的行为日益猖獗,反中乱港分子鼓吹国家分裂,破坏立法会,恶意阻挠特区政府施政,危及香港长治久安,甚至威胁到“一国两制”的宪政基础。根据宪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继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后,中央完善香港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决定的通过,为堵塞香港现行选举制度漏洞,从制度机制上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宪制保障。

    材料二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用打“台湾牌”来牵制、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长期以来惯用手法。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在售台武器、美台官方往来等方面消极动作不断,以此为“台独"迷梦壮胆,中国对此坚决反对;而民进党当局紧抱美国大腿,“倚美谋独”。习近平说,“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挟洋谋独"是逆时代潮流而动,是海市蜃楼般的幻想。

    自主探究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批驳“任何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的努力,都不符合北京对‘一国两制’的承诺”这一观点。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和经济》的相关知识,论证“‘挟洋谋独’是海市蜃楼般的幻想”的正确性。
  • 16、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香港抵御了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的冲击;香港同胞实现了当家作主,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治理好香港特别行政区需要正确贯彻“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这说明,“一国两制”(   )

    ①是香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适应了香港的经济基础,维护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③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

    ④最高原则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确保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切实提高香港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该决定的通过有利于(   )

    ①坚持“一个中国”扩大香港居民的选举权

    ②维护中央权威,实现一国两制

    ③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保障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

    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上述材料表明(    )

    ①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政治安全为基础

    ②独立自主性是主权的对内表现,至高无上是其对外表现

    ③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④主权是国家统一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2022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再次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一国两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②“一国两制”的政策安排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一国”与“两制”是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的问题

    ④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2022年8月,原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针对这一公开挑衅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行为,多部门联合发生,决定对佩洛西实施制裁。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外部势力都不能对其进行干涉。由此,可以看出(   )

    ①我国坚持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坚决抵制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②佩洛西窜访台湾侵犯了台湾的独立权

    ③我国对佩洛西实施制裁,维护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④美国公开挑衅台湾的根本目的是发动军事战争,制约中国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617 618 619 620 6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