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显示,过去15年,作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呈现整体趋好态势。但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在变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隐忧,需要实施更有效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措施。这表明(     )

    ①自然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②对青藏高原的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反映

    ③对自然界的理性认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④青藏高原变化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越窑青瓷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东汉到三国时期,瓷胎较白,釉色淡青色,器物纹路多见水波纹、叶脉纹;三国到西晋时期,增加了如人俑、烛台等象形实用器具;唐朝诞生了一代名瓷“秘色瓷”;北宋时期,各种繁复精致的装饰图案开始流行……越窑青瓷的发展表明(     )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漫画《壶的水准取决于嘴的高低》(作者:朱森林),下列选项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最相近的是(     )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C、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4、“潇湘八景”最早由宋初山水画大师所作,作为一个超越地域和历史范畴的美学意象,成为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文化母题与图式,成就了中国山水画别开生面、自成一派的“潇湘山水”。由此可知(     )

    ①“潇湘八景”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潇湘八景”的美源于山水画大师的灵感

    ③“潇湘八景”作为美学意象是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

    ④中国山水画艺术共性寓于自成一派的“潇湘山水”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名物学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称的学问。名与物的关系十分复杂,其背后甚至隐藏着特定的时风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时有古今,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弄清名物关系很困难,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误读文献。由此可知(     )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主观感觉的客观实在                    ②不同时代表达哲学基本问题方式不同

    ③研究名物关系体现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④名物学研究涉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会做”是需要条件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会做”比“肯做”难,方法论比世界观重要

    ③“会做”对“肯做”辩证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④“肯做”到“会做”是矛盾基本属性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书记姜丽娟带领村民共同奋斗、真抓实干,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今日的“绿富美”。姜丽娟入选“乡村丰收人物”,并当选为中共二十大代表。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创造价值要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相同

    ③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8、1980年,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制定的文件明确婚假为1至3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浙江省跨市、跨省的异地嫁娶增多,适当延长婚假的呼声日益高涨。2024年9月,《浙江省婚假规定》经表决通过,明确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职工,享受婚假13天。该规定的出台(     )

    ①有利于完善生产关系                    ②有利于完善上层建筑

    ③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中最革命的因素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10、2024年,浙江安吉、福建平潭等地旅游市场表现亮眼,彰显出县域小城文旅的巨大潜力。梳理这些“表现亮眼”之地发现,这些地方都凸显出“底蕴”“个性化”“性价比”三个关键词。从哲学上看,探索县域小城文旅火热的“密码”,是因为(     )

    ①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区分开来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首要前提

    ③借助抽象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揭示事物自身的规律

    ④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要透过现象抓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无人驾驶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的交通服务解决方案,但也面临着用户信任、数据安全、成本高昂等众多挑战。对此,我们要(     )

    ①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应对发展困境

    ②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利用其优势

    ③统筹兼顾,保持矛盾双方力量平衡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克服发展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W村用蚕沙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生态循环,使该村走上致富大道。该村的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②事物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             ④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3、下列语句与漫画《敢剪吗?》体现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②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4、官厅水库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是重要水源地。20世纪80年代后期,库区严重污染,1997年退出了饮用水体系。2007年,水库恢复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库华丽转身为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生态明珠”。官厅水库功能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认识的目的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通过对“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探测数据的研究,我国科学家证实了在近10亿年来火星车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从而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的科学认知。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16、大庆石油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启化学驱油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试验,建立世界首个工业化技术体系,使油田采收率提高了10%以上。随后又经过上万次试验,研究出三元复合驱油技术,采收率再次提高。大庆石油人能不断攀登采油技术高峰得益于(     )

    ①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人民群众创造了精神财富

    ③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每年春秋,数百万只鸟在迁徙途中经过北京。某社区在专业团队支持下,基于已有的湿地环境进行微地形改造,根据鸟类需要,补植丁香等植物,形成立体植物群落,又引入鸢尾等水生植物,形成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这一做法(     )

    ①从鸟类主体性出发,为其提供适宜环境

    ②基于社区已有条件,遵循事物客观规律

    ③建立人为事物联系,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④立足不同种类植物,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8、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木桶的味道。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A、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D、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 19、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预定区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通过对所采集的月背土壤的分析,深化了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这佐证了(     )

    ①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人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事物运动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④人类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0、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有(     )

    ①整体性             ②能动性             ③有序性             ④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