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大闸蟹礼品卡、快递丢失赔付、航班取消陷阱……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披上“新马甲”。中国消费者协会时常提示公众,不要上当受骗,防止财产损失。这启示国家应(     )

    ①发挥法的社会职能,打击诈骗犯罪活动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③增强权利义务意识,自觉尊法守法护法             

    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某地少数民族群众自发成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为老服务、节假日走访慰问活动,与社区党员共同开展一对一帮扶包联困难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议事,推动小区环境改造等问题的解决。该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行为(     )

    ①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②是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③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             ④确立了民族和谐的基层治理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公布,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提出建议8314件,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很多代表的建议已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的实招硬招。这是(     )

    ①我国代表联络机制成熟的必然结果             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的表现

    ③人民当家作主本质特征的直接体现             ④对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自实施年度提升行动项目以来,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48.28万户,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3.5万张,为41.8万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这一现象表明我国(     )

    ①在发展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②解决了社会分配领域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③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④通过再分配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下表为2023年6月至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项目增速(%)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3.1

    2.5

    4.6

    5.5

    7.6

    10.1

    其中:商品零售

    1.7

    1.0

    3.7

    4.6

    6.5

    8.0

    餐饮收入

    16.1

    15.8

    12.4

    13.8

    17.1

    25.8

    注:11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05亿元,其中商品零售36925亿元,餐饮收入5580亿元。2023年我国GDP增长5.2%。

    由上述图表可知(     )

    A、我国商品零售和餐饮业总额呈逐月增长态势 B、餐饮业对消费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商品零售业 C、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所增强 D、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 6、时下,小体量、快节奏、高密度等特点,让微短剧迅速走红网络。但与此同时,一些微短剧作品出现了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等问题。为此,管理部门加大了创作指导、内容审核和运营监管的力度。这告诉我们(     )

    ①自发性是市场调节的固有弊端             ②有效市场的形成离不开有为政府

    ③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经营管理             ④要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的L电器主动求变,在聚焦烹饪主赛道的同时,坚定“科技+人文”的企业发展战略,开启数字化建设之路,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产品,连续15年荣获“亚洲品牌500强”。该企业的成功之道是(     )

    ①深化自身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优化经营战略,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③坚持科技创新,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④主动顺应形势,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下列能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的这句话提供佐证的有(     )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得以确立

    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跨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战国时,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而欧洲尚处于奴隶社会;17世纪,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而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世界各地生产关系的内容有差异 B、同一时期世界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差异 C、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多样性 D、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统一性
  • 10、“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B、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刘某饲养了一只阿拉斯加犬,按照其所在城市《城区养犬管理条例》规定,该犬属于市区内禁止饲养的大型犬。2019年8月,7岁的徐某跟随祖母王某在该市某小区内玩耍,偶遇刘某牵领该犬出行。王某和徐某逗犬时,该犬突然抓伤徐某面部。徐某被家人送至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徐某家人与刘某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徐某家人认为刘某应该赔偿医疗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一切损失合计33010.18元;刘某则认为是徐某逗犬在先,自己已经做好了牵领狗绳等管理行为,理应减轻责任。法院最终判决刘某赔偿徐某损失33010.18元。

    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条规定表明,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严格的无过错责任,无权抗辩减少或者免除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刘某的说法和法院的判决依据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我国很早就形成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丰富的医药书籍。《黄帝内经》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人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身体内存在的正气不断抵御外邪。因此,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扶正祛邪。中医药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体现了天地人和、和而不同、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等中华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文明的视角评价道:“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材料二   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化的诊断仪器来辅助诊断疾病,但中医凭借着对自然和人体的深刻理解,创立了“察外知内”、“见病索源”等诊断疾病的理念。

    四诊,即望、闻、问、切,是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苔等,可以初步了解病情;通过听取病人的声音、呼吸、咳嗽等,可以进一步感知体内的变化;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饮食等,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情;最后,通过切脉,医生可以感知到病人血脉的跳动,从而推断出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在运用四诊时,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动态思维,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信息,将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对疾病的全面认识。这种连贯性的思考方式,反对将四诊割裂开、孤立地使用,因为只有这样,医生才能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当今时代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中医的诊断方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行政复议法施行20多年来,在解决行政争议、监督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行政复议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不够高效便捷、审理标准不统一、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等。

    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2022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修订草案印发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人大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

    行政复议法的主要修改内容之一是优化行政复议管辖体制。取消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复议职责,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行使,同时保留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和国家安全机关的特殊情形,相应调整国务院部门的管辖权限,并对有关派出机构作出灵活规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行政复议法的修订是如何实现科学立法的。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当前,世界动荡不安,人类面临多重挑战。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中国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消除国际安全赤字、促进人类共同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球安全倡议主张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两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发布相关立场文件、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谈判等实际行动,在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安全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衔接,为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力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高度肯定。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述中国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材料一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通航服务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的综合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与各种产业形态加快融合,我国较大规模的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已突破300家,无人机产品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0%,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当前,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测绘巡检、应急救援等传统领域,并向快递物流、旅游等领域拓展,物流无人机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农业无人机可以进行播种、喷洒、运输一系列工作。但低空经济发展面临航空器主体异构、运行规模大、应用领域范围广、飞行频次高等难点,需要对飞行控制、定位传感、精细化空域管理、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突破。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述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有人认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本质”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 16、曾经,部分发展中国家用“西方化”道路走向了“现代化”,因此部分西方国家认为“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应该用“西方化”道路走向“现代化”。对于上述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推理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②该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③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是完全归纳推理

    ④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是一种或然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李某与孙某为夫妻,育有一儿子李小某。婚后李某用经营所得购入房产一套。2010年起李小某前往外地工作,期间并未赡养过李某与孙某。2020年李某去世,孙某欲将房产变卖,房款捐给慈善机构。李小某表示不同意孙某的决定,并出示了李某生前订立的自书遗嘱,遗嘱显示:“李某去世后,房产由孙某和李小某共同继承。”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小某未尽赡养义务,但并没有丧失继承权

    ②李小某可以依法继承二分之一套房产

    ③孙某无权未经李小某同意变卖房产

    ④该遗嘱需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见证人见证方可生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从双边经贸合作表现亮眼,到科技创新合作持续升温;从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到开放合作机遇共享……近年来,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法务实合作成果不断涌现。中法合作(       )

    ①坚持互利共赢,为两国共同发展开拓空间和领域

    ②符合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为中法人民带来福祉

    ③拓展了合作共赢平台,携手解决了全球经济难题

    ④有利于互联互通,为各方应对生态挑战提供思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客观存在出发,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要深刻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朝着斗争性转化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③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各地情况发展新质生产力

    ④坚持分析与综合结合的方法,立足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新质生产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中国科学院等8家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揭示了农作物耐盐碱机制,为主要作物的耐盐碱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科研团队进行的田间实验表明,AT1基因的利用不仅能够使高粱籽粒产量和全株生物量增加,还可用于改善主要禾本科作物水稻、小麦、小米和玉米等的耐盐碱性。这表明(       )

    ①人们在探究农作物耐盐碱实践中,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田间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过程

    ③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事物间新的具体联系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该认识为盐碱地利用提供新思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