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②二者相互联系,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③享有权利就不需要履行义务,履行义务就不能享有权利

    ④二者相互对立,权利和义务无法在同一法律关系中共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我们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而提出的。下列表述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的是(   )

    ①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②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倡导单边主义

    ③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

    ④事关世界与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坚持通过协商和平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亚投行自运营以来,“朋友圈”越来越大,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截至2023年底,亚投行共批准了235个项目,累计批准融资总额超448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500亿美元,惠及36 个成员,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卫生、教育、宽带网络等多个领域,且投资项目几乎都分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亚投行的吸引力在于(   )

    ①提供资金支持,弥补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

    ②促进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增进本地区民生福祉

    ③谋求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

    ④其遵循精简、廉洁、绿色原则,影响力与日俱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2023年11月,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方坚持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一贯谴责并反对一切伤害平民、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始终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促进停火止战,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   )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中国忠实履行安理会职责,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不同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第8届中法品牌高峰论坛上说,当前世界面临重大变局,法中关系是历史性的,在全球变局下,双边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致辞中说,中法双方要抓住机遇,……推动中法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再上新台阶,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这表明(   )

    ①中法两国致力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③中法两国选择合作交流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④在全球变局下中法两国根本利益日益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科技日报》曾持续三个月推出系列文章,报道梳理了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几年过去,其中很多项技术难题已经被攻克。我国举全国之力攻关这些关键核心技术,是因为(   )

    ①关键核心技术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以科技安全为基础

    ③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④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要坚持自主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2024 年3月 19 日,一部等了 26 年8个月零19天的法律,《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香港国安条例)全票通过。

    根据基本法23条规定,香港特区应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由于反中乱港势力和外部敌对势力的极力阻挠、干扰,立法迟迟未能完成。

    2020年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2024年 3月19日,香港立法会全票通过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补齐了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漏洞和短板,是推动香港由治到兴的历史转折点。

    从制度安全角度而言,制定这部法律是基于(   )

    A、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管理形式,特区有维护国家安全义务 B、应对外部势力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歪曲污蔑,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C、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维护制度安全这一核心利益 D、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独立和领土完整
  • 8、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取决于国家大小,较小国家应该采用共和政体,中等国家应该采用君主政体,幅员广大的国家应该采用专制政体。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之处在于(   )
    A、否定了国体决定政体 B、忽视了影响政体的多种因素 C、夸大了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D、没有看到政体的相对独立性
  • 9、2023 年 9 月 14 日至 15 日,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特别指出:“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这赋予了北京更重要的文化地位和更重大的文化责任。从科学思维角度看,我们要(   )

    ①立足实际,把握北京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独特地位

    ②创造规律,对文化发展新征程做出精准无误的推断

    ③捍卫真理,在科学思维指导下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

    ④重视实践,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检验建设新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广受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后发先至,其“秘密”武器主要有以下方面:

    ◆远见  在汽车进家庭、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这个“不可能三角”中,中国没有走世界汽车强国的老路,而是制定了发展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的新战略。

    ◆勇气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都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国选择自主创新、换道超车。经过10年的持续攻关,最终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进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

    ◆毅力  与传统汽车产业相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打造面临更多的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对此,中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努力,以坚定的毅力攻坚克难,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创造出了一片广阔的新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后发先至的原因。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调整,世界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文明冲突被人为放大……是“脱钩断链”还是“共同繁荣”,是“绝对安全”还是“普遍安全”,是“文明终结”还是“交流互鉴”,成为事关人类共同前途命运的发展、安全、文明三大难题。

    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国继“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之后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一脉相承且彼此呼应,从奠定物质基础、保障持久和平、凝聚价值共识等方面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体系,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普遍安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正向指引与实践路径。

    结合材料,从超前思维的角度,说明我国提出“三大倡议”的深远意义。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笔一墨写华夏,一撇一捺书中华。汉字承载着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  在汉字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发表了以下观点: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分为象形字、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汉字也是书写工具,所以书写工具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我们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或者能触摸到文化自信、厚重深沉而又坚实稳固的根基,或者可以感知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我们触摸到了文化自信厚重深沉而又坚实稳固的根基,所以我们不能感知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

    材料二2024年龙年春晚主标识“龘”字的设计充满了各种巧思。

    “龘”字由三个繁体的“龍”字组合而成,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由于“龘”字笔画繁多,设计团队在多种字体书写中选定了美感独特的“九叠篆”。九叠篆作为宋代“国朝官印”字体,线条布局精美匀称、中正平衡,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

    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设计者又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龘”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寓意连接古今、融通未来,既镌刻了龙的民族崛起的密码,又与中国在芯片领域取得的新突破遥相辉映。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别说明甲、乙、丙三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春晚主标识“龘”字的设计巧思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孕育着中华文明,哺育着中华儿女,滋润着良田万物,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将区域差异性和保护协同性有机结合起来,要在精准施策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空间一体化保护,从而发挥整体生态效益。上中下游要打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的“组合拳”,改变“龙治九水”“各管一摊”的局面,协同破解痛点难点问题,共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保驾护航,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相关知识,说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应如何实现一体化治理。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十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我国在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中牢牢掌握了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安全保障。

    材料二  2024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到以下资料。

    (1)、结合材料一,谈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
    (2)、在逻辑思维中,正确运用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二素材,拟写两个符合逻辑规则的真判断。

    ①简单判断:

    ②复合判断:

  • 15、1964年,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60年来,中法两国秉持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携手走过了一段非凡历程,建立了紧密持久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下一个60年,中法应(   )

    ①坚持问题导向,携手消除两国矛盾      ②赓续建交精神,主导世界发展潮流

    ③运用创新思维,发展双边战略关系      ④抓住有利机遇,积极开展务实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如果你要写山西,便不能只写山西。你要写180万年前人类的行走,点燃远古圣火;你要写5000年山西文明,追溯源远流长;你要写晋商诚信经营,实现汇通天下;你要写巍巍太行茫茫吕梁,挺起民族脊梁;你要写累累乌金,点亮万家灯火。你要写山西,又怎能只写山西。这表明,要想写好山西需要(   )
    A、运用联想思维,以山西特色为灵感进行迁移和想象 B、运用聚合思维,通过头脑风暴法产生更多写作思路 C、运用形象思维,着重描写山西文明精神的外在特征 D、把握辩证分合,确保找到了解山西优秀文化的方法
  • 17、假如蚕能吐出彩色的丝,将会怎样?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的引入、杂交、回交,培育出了黄茧品种,实现了让蚕宝宝吐彩丝的目标,并完成了无印染彩色丝绸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科研人员(   )

    ①为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天然蚕丝的独特功能      ②通过“假如”式想象,推测未来发展可能前景

    ③打破了人们原有认识局限性,开拓可能思路      ④运用演绎推理的“求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听演唱会、打卡地标、品尝美食……2024年五一假期太原市备下了丰富多彩的文旅“大餐”,让游客尽享“锦绣太原城”的独特魅力,把“游客”变“留客”。这启示我们,奏响文旅经济的“交响曲”需要(   )

    ①运用无意想象,挖掘本地资源其他功能      ②根据当地的客观实际,从不同方面思考

    ③制定发展规划,根据游客意愿谋划布局      ④把握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间的互补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如今在太原,随处可见占地面积少、规模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在满足居民休闲需要的同时,实现了对城市中未利用地和再利用地的空间活化和提升。建设“口袋公园”旨在(   )

    ①变“废”为宝,为满足市民需求提供便利      ②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有所发现有所改变

    ③利用城市的“边角料”,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④运用信息交合法思考问题,实现创新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200多首诗词,依托“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将诗词转化制作为水墨风动画,展现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和人间真情。该系列动画片的制作团队(   )

    ①利用新的创作思路,增加了诗词的基本内涵

    ②根据已知事物信息,寻求展现诗词魅力的方式

    ③聚合各种信息,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④通过前瞻性思考,对古诗词进行了深入分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434 435 436 437 4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