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了让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有生趣,起草组充分听取了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中国政府网还联合29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了“@国务院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的建言献策活动,参与者多达几百万人。政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表明( )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人民通过参与民主实践,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畅通民主渠道,能够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决策权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民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02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玲琍是一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023年中组部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人物。她从教30多年来,勤勉敬业奉献,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让众多被命运抛弃的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刘玲琍的事迹启示广大党员要( )

    ①践行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②坚持情为民所系,把共产党的特殊利益和人民利益相结合

    ③以树立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责任和使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2024年4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

    ①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使党始终赢得人民的拥护

    ②能够推动党员干部严明纪律,以党纪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③有利于建设高素质队伍,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④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着力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启程“进京赶考”,接受人民的考验。7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赶考之路上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下列对优异答卷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林市公共法律服务“云超市”是玉林市司法局为推动司法便民和深化法律服务改革而打造的创新项目。它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引入“云超市”理念,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功能,实现27个公证事项网上办,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法律服务一体化;它以微信为使用载体,提供24小时在线法律服务,打破传统法律服务的时空限制,创造了新的法律服务模式,使群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法律帮助:此外,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如专题、讲座、漫画等。

    该“云超市”自上线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2023年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奖。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该平台已经为数十万市民提供了法律服务,群众对法律咨询、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率达98%。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分析玉林市公共法律服务“云超市”取得成功的原因。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如何维权?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因此要制定法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面是粮食安全保障法的主要立法过程:

    时间

    内容

    2023年2月

    中共中央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对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提出明确要求。

    2023年6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调研、与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等进行专题协商。

    2023年12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三审通过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定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为了营造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良好氛围,请写两条有关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宣传标语。(要求:围绕主题,语言简洁,每条20字以内。)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发展迅猛,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社会发展,但同时,网络暴力事件也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诽谤性等言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的行为。2023年,针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我国公安机关依托“夏季行动”和“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整治造谣诽谤、谩骂侮辱、侵犯隐私等突出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截至2023年12月,共查处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110起,刑事打击112人,行政处罚96人,批评教育472人,指导重点网站平台阻断删除涉网络暴力信息2.7万条,禁言违规账号500余个,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公安机关为什么要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新形势下,巡视工作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适应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推动巡视工高质量发展,2024年2月,中共中央修订并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主要修改内容:明确了巡视工作的政治定位,即“巡视工作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新增了关于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规定、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要求、巡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等。这是首次从党内法规的高度对巡视工作的政治定位和巡视工作方针作出规定,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关知识,分析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意义。

  • 9、2024年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提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一规定( )

    ①彰显了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②体现婚姻关系中双方平等地位,保障婚姻关系的公平和公正

    ③有利于法院统一裁判尺度,正确地适用法律,提高检察实效

    ④体现法院正确制定法律,实现良法之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上述规定表明( )

    ①我国公民应当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②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质询权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利于杜绝国家干部违法失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截至2023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且随着形势变化不断产生新问题。对此,我国制定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该《条例》的出台表明,科学立法要( )

    ①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                ②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③彻底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④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2024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出,能够通过教育劝导、责令改正、信息披露等方式管理的,一般不设定罚款;任何行政机关都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不得随意降低对违法行为的认定门槛,不得随意扩大违法行为的范围。该规定意在( )

    ①规范行政执法权行使,保障审判权公正运行

    ②推动政府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③完善罚款纠错制度,防止政府滥用手中权力

    ④确保行政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保障人民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社会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由此可见( )

    ①有法可依就能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造福人民,促进社会发展

    ③实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④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利于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香港行政与立法良性互动,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凝聚起爱国爱港的强大合力,依法高效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堵塞了漏洞、补齐了短板,聚精会神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的基础更加牢固。可见( )

    ①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有政治职能又有社会职能

    ②香港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③香港居民与内地居民在法律面前应一律平等

    ④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从城乡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多样民主形式,并在生动的民主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可见,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 )

    ①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本领和自治组织的行政管理能力

    ②加强基层政府对基层自治组织的领导,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③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④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进入新时代,下列有助于“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做法是( )

    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保证广西各地行使自治权,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实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2023年重庆市政协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召开川渝政协联席会议,建议得到两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肯定;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联合调研,21条建议转化为工作举措;开展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联合协商,84条建议被两省市相关部门采纳……可见,重庆市政协( )

    ①加强对政府履职的监督,推动政府改进工作

    ②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助推国家战略深入实施

    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其决策和执政水平

    ④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地建言资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2023年,全国人大代表吕忠梅联合30名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将环境法典编纂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全国人大已启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该议案得到落实表明( )

    ①人大代表享有立法权,主动参与并制定生态环境法典

    ②全国人大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③人大代表是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权力由人大赋予

    ④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下面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的最终控制者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公民以主人翁态度参加祖国建设
  • 20、漫画《公牛挤奶》(作者:华君武)启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 )

    ①敢于创新,另辟蹊径                ②深入群众,体察民情

    ③民主执政,为民服务                ④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325 326 327 328 3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