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民主是全人类的美好追求和共同价值,也是各国人民的权利。在追求民主过程中人们探索出:实现民主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各国的历史文化不同,现实国情不同,民主的形式选择必然不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民主的本质和优越性决定于民主的发展程度
②相同性质的国家可以采用不同的民主实现形式
③民主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由各国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今年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国风雅韵》篇章以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作为结尾,在AR技术加持下,寄托着古今美好心愿的灯笼随着吟诵的诗句升腾而起,与“和为贵”理念共同融汇为点点星河。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诗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其凝结着普世价值 B、“和为贵”理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C、该节目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其实现创造性转化 D、该节目融通不同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
3、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真正实现了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为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需要( )
①处理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完善“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与治理体系
②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放与合作进程
③根据各国人民的需求,为“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④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4、与漫画《勇往直“钱”》(作者:林帝浣)寓意最相近的是( )

①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控
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③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胡子
④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体”指本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亦指科学的思想理论;“用”指实践。“明体达用”主要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东北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对于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
①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
②通过调整上层建筑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东北振兴的系列政策反映了东北实际并推动其发展
④政府出台政策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7、横幅一拉,桌椅一摆,法庭就被搬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巡回法庭的设立用“接地气”的方式送法上门,法官向老百姓耐心“释法”,并引入村干部、乡贤参与“说理”,便捷高效地解决乡里的大案小情。移动的是法庭的脚步,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此举( )
①引入社会力量,与司法独立原则相悖
②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
③简化司法流程,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
④就地办案便民,体现了司法中的温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8、浙江省委省政府每年以公开信的方式向全社会征求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了全省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也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今年将继续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通过网页、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收集民意。这体现了( )
①我国的政府是公民意志的执行者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③扩大公众参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④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9、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巧妙用典,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也彰显了大国领袖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优秀传统文化
治国理政智慧
①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②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全面深化改革
③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党员干部要自我革命
④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何不)彻(彻是一种赋税制度,意为收十分之一税)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告诉我们( )
①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要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③收入分配需要理顺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④合理的分配政策才能做到既利国又利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下表是关于2023年1-10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情况
全国总额
民营经济纳税人
占比
提前享受研发费用扣除政策企业
16607亿元
12385.6亿元
74.6%
4.3万户
(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企业研发投入越多、减税就越多。)
从表中可见,我国( )
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采取有效政策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优化国家财政支出的结构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④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近年来,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形态丰富的网络消费快速崛起。然而从部分商品和服务质量不过关到“大数据杀熟”,从“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宣传到“我是商家我说了算”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网络消费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花样百出。这( )
①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②需要政府加强监管,提升消费体验
③要求企业诚信经营,依法依规经营
④需要我们转变思维,变革消费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某地强调,“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此,需要( )
①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②组织互助合作社,扩大集体经济的支配范围
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流转土地的承包权
④出台相应法规政策,助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扶贫、人均GDP、高铁、互联网、外汇储备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同时改善医疗、教育、住房等条件,人民的福利逐渐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 )
①佐证了“中国梦”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契合
②说明了中华儿女是“中国梦”的真正创造者
③佐证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④表明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发挥着“引领世界”的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15、李大钊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但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些论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 )
①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人民的理论,首次创立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实践的理论,在人民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发展开放的理论,能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上述材料说明( )
①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分类分级监管,是立足发展过程中局部问题的体现。( )
-
18、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
-
19、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一次次历史性飞跃,说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
-
20、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