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3年11月,第六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踊跃前来,750多个交易团报名入场采购,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博会发挥国际采购、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进博会的成功举办(     )

    ①打造开放合作平台,增添了共同发展的新动能

    ②推动全球经济向开放、包容、平衡的方向发展

    ③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扩大中国对外贸易的份额

    ④优化国际产业合作,提升中国国际分工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芯片产业作为全球科技产业的核心,关系着整个信息时代发展,近年来,一些国家却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实施芯片技术封锁。欧美专家和媒体表示;完全封锁中国是不可能的,拒绝技术分享,只会加速中国芯片自主研发的速度,封锁技术的国家自身终将遭受“反噬”。据此可知(     )

    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较量

    ②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各国难以独善其身

    ③我国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奋斗基点

    ④我国必须把握创新主动权,提升国家软实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2023年8月,金砖国家组织宣布再次扩容。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肆虐的国际局势下,金砖组织扩员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谋发展、实现联合自强的典范。金砖组织扩员(     )

    ①是推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然选择

    ②有利于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顺应了多极化趋势,增强全体发展中国家竞争力

    ④增强了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际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断交7年的沙特和伊朗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同年10月,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却重燃战火,然而美国不仅否决联合国巴以停火的决议草案,还不断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持,导致巴以冲突不断升级。这表明(     )

    ①和平与冲突相互交替是中东各国关系的主流和常态

    ②局部战乱和冲突依然是中东地区亟需解决的和平问题

    ③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任重而道远

    ④中美两国因利益对立致使两国对中东采取的措施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不断激活着人们的文化消费新体验,推动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文化建设(     )

    ①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②为文化发展提供新动能

    ③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④决定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时代以来,从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到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我们不遗余力地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这是因为文化交流(     )

    ①展示了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②旨在推动各国文化融合统一,促进文化合作与发展

    ③能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④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助于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因为(     )

    ①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

    ②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③爱国主义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结晶

    ④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1.4亿人次观影的盛况,再到《长安三万里》引发的观看热潮和持续热议……10年来,我国动画电影票房前20部作品中,9部取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文艺创新的成功探索需要(     )

    ①坚定文化自信,用文化创造激活文化基因

    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③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走向未来

    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下列对漫画《发觉人生走错了方向,停止也是一种进步》解读正确的是(     )

    ①抓住主要矛盾,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②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③从正确价值选择出发,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④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我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这颠覆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对深入理解大质量黑洞吸积物理、黑洞质量增长、宇宙再电离等诸多方面具有广泛影响。由此可见(     )

    ①人可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已知认识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是一个超越自身的过程

    ④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为加快推进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改委发布《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重点要在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上发力;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条件改造,具备安装条件的居住社区可配建一定比例的充电车位。上述做法体现了(     )

    ①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农村充电设施建设发力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农村充电问题的关键

    ③立足关键部分,实现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发展

    ④兼顾矛盾次要方面,用好农村既有居住社区的有利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2023年5月4日,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该试验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猴脑对机械臂的主动控制。材料表明(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②脑机接口技术为动物产生意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是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

    ④通过意识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近年来,禁止秸秆焚烧政策对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被认为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及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多地探讨或实行了允许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策。秸秆从全面禁烧到“有条件”放开,这是因为(     )

    ①正确认识的获得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②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③要立足实践,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2023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北京、河北等地出现强降雨天气,北京房山等多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和地质灾害。对此,有人认为:北京房山洪水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该观点(     )

    ①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③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④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有深刻的实践指向。“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佐证了(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终极真理

    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④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1月11日修改的《著作权法》将侵犯著作权的法定赔偿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并增设了500元的法定赔偿下限,同时还明确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材料二   作品的创作具有累积的性质,一个新作品的问世往往是作者阅读、借鉴、批评他人作品的结果,就此而言,任何作品都正在变成集体的、共同的、合作性的产物。同时,与传统所有权的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向社会传递着信息、表达着价值,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在此意义上,作品更具社会和文化关怀。既然如此,为什么赋予作者及其代理人控制作品的权利?直到今天,这种对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反思还一直存在。

    结合材料,分析著作权保护与限制制度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综合国力快速提升,进而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我们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材料二   高等教育入学率和百万人专利数分别是衡量一国人才资源丰裕程度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下图用拟合曲线描述了2020年的相关数据。

    注:拟合曲线描述了随着横轴变量的取值变化,纵轴变量均值的变化轨迹。

    材料三   近年来,Z省林业科学院在春笋精准管理、重组竹材制备、可降解竹基材料等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累计申请专利50余项,培训林技人员和林农20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当地竹产区建立起了竹类食品深加工、竹制降解材料制造、竹海乡村旅游的全产业体系,林农林企实现新增产值近5亿元,竹产业已成为当地竹产区支柱产业和林农主要收入来源,为Z省乡村振兴构筑了一道美丽竹林风景线。

    材料四   塑料作为大量应用的基础性材料,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加快推广塑料替代品,从源头上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势在必行。

    竹子生长速度快,用途广泛,被誉为“绿色黄金”。我国竹林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占世界总量的1/3,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竹制品不仅丰富多样,还能固碳储碳,自然降解。近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竹缠绕复合材料——“竹钢”,强度高,成本低,节能环保,在市政、交通、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巨大。据测算,通过“以竹代塑”,每1000万吨“竹钢”产品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00万吨。

    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时指出,“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

    (1)、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解读图3蕴含的信息。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Z省是如何发展竹产业以推动乡村振兴的。
    (4)、结合材料四,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说明我国是如何形成“以竹代塑”发展思路的。
    (5)、结合材料四,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推动“以竹代塑”的重大意义。
  • 18、长江保护法制定实施过程见下表,由此可知(     )

    2019年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法律草案

    202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三次审议、两次社会意见征求,通过长江保护法;国务院

    统筹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相关省份建立协同立法执法机制

    2022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发现长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吸收社会意见,制定长江保护良善之法

    ②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中央和地方各司其职,高效运转

    ③国务院制定长江保护行政法规,统筹各地立法执法工作

    ④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制定长江保护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其实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下图展示了1978-2020年进/出口额排名前十经济体的位次,及其进/出口额合计占全球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由此可知(     )

    ①经济全球化变得更加包容普惠

    ②各经济体间的贸易依赖度下降

    ③全球贸易发展格局日趋多元化

    ④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大幅攀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高端制造是国家科技水平、工业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曲折发展历程,我国相继实现了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高铁等“大国重器”的自主研制,迎来高端制造的崭新时代。表1展示了我国部分高端制造项目的研制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研制历程

    大型邮轮

    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高铁

    第一阶段

    体系化引进欧洲造船图纸、工艺、标准等技术方案

    引进法国大西洋船厂图纸,建造首船

    收购西门子高铁技术

    第二阶段

    通过大型邮轮建造,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设计建造

    系列化研发设计自主船型

    实现自主研发和技术迭代

    (1)、材料表明(     )

    ①我国实现了向制造业强国的飞跃

    ②自主研发是我国制造业自立自强的基础

    ③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我国高端制造的自主技术创新

    ④技术引进是我国突破高端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自主研发内因与技术引进外因相结合,推动了我国高端制造发展

    ③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矛盾是推动我国高端制造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体现了我国高端制造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274 275 276 277 2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