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提上了历史日程。1953年6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就是“一化三改”。通过实行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变为现实,通过组织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实现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的同时,我国也开始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战略目标的“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包括钢铁、汽车和能源等在内的156个项目,使我国的工业经济增加值从1952年的119.6亿元增加到1956年的225.2亿元。
“一化三改”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和经济基础。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2、2022年,我国出台社保“降缓返补”一揽子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7月为企业减负超过1000亿元;对5个特困行业、17个困难行业企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共缓缴494亿元,使60多万户企业受益。这说明(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B、享受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C、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 D、我国发挥社会保障政策在助企纾困中的作用
-
3、2023年,贵州省强力推进“富矿精开”,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煤、磷、铝、锰、重晶石、石英砂等资源型产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一批煤化工、磷化工项目落地建设,煤化工、磷化工、铝产业等发展势头强劲。这体现了贵州省( )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④撬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从开展消费促进月、金秋购物节等活动到扎实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从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2023年以来,我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推动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这说明( )
①扩大内需能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②我国加快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③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
④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成绩的取得( )
①得益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②体现了党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效率更高
③彰显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体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数据显示,M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超过80%;被誉为“中国创业第一城”的N市,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据此,有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该观点( )A、没有看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B、看到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 C、是正确的,认识到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关系 D、忽视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可以有所差别
-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此,他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从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并逐渐转向城市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推动我国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共同富裕
-
8、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大学生最多的国家;中国航天、高铁、5G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电影、音乐等在国际上赢得了口碑和市场……由此可见( )
①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改革开放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古代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不同,其表达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以上事件在一定意义上均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古诗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生动贴切的对比,鲜明深刻地揭示了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和不同的思想感情。究其原因在于( )
①农民完全失去土地,在地主的强制下劳动
②封建制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地主阶级主要以收取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2023年12月18日, 发生6.2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四川省汶川县 B、青海省玉树市 C、河北省唐山市 D、甘肃省积石山县
-
12、2023年11月4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 正式命名交付,这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国产大型邮轮制造“零的突破”。( )A、“爱达·魔都号” B、“辽宁舰” C、“冲锋号” D、“东风号”
-
13、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 )A、体育产业 B、数字经济 C、“一带一路” D、粮食安全
-
14、钱塘江畔,一座城市与一场盛会,在万众瞩目下绚烂绽放。2023年9月23-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吸引了中国移动、国家电网、浙江交通集团、阿里巴巴、圆通速递、快手等176家企业赞助或参与筹办,赞助收入和赞助企业数量均创下亚运历史之最,赞助金额占市场开发总收入的83.1%。其中,浙江民营企业占据了赞助商的绝大多数,达到了93家,这些企业涵盖了电子信息、金融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用品等多个领域,在物资、技术和人才支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为全面打造“无废亚运”,杭州在场馆设计与建设上,注重与周边生态环境相融合,是人与自然、自然与建筑相结合的生动范例;在亚运会延期期间,所有竞赛场馆和训练场馆不但没有闲置,反而提前向社会惠民开放,受众1000余万人次,成为国内新建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在赛前向全民健身开放的优秀范例;空置土地、废弃厂房、高架桥下空间等城市的“金角银边”,被重塑成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等运动场所……亚运会筹办赋予了这座城市更多的可能性与想象力,不断打开向上成长和全面发展通道,使美好生活处处可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有了民营企业的参与,亚运就会精彩”。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2)、结合材料,运用“绿色发展”的知识,分析杭州亚运会场馆设计与建设的合理性。(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杭州亚运会结束后,如何有效利用场馆成为一道难题。请你就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
15、2023年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经过十年的探索、耕耘,成绩斐然,前景可期。
【“一带一路”喜结硕果】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指示下,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沿线国家在经贸、科技、基建、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一带一路”战略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相关国家创造超过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筑梦未来“强国有我”】
十年来,中国中铁青年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用智慧和汗水去编织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蓝图,从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匈塞铁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用奋斗成就青春梦想,走向世界更多角落,让青春在建设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中绽放绚丽光彩。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2)、“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近期,你所在的学校将举办青年对话“一带一路”论坛,请以“携手‘一带一路’,播撒青春智慧”为主题撰写一份发言稿。要求:①联系材料,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以内。
-
16、下表是2018-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规模及全球占比情况。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可能是( )
①按数据要素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
②数据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大数据产业在全球占比不断走高
④国家大数据产业政策的正确指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下图漫画《坚持底线,才能长发展》警示短视频从业者应( )
①努力追求经济效益
②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③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④自觉遵守市场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下图是1956年1月23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乌孜别克族的色力木各米百货店换上公私合营招牌的照片。这张照片反映的事件是( )A、国家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主导因素
-
1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告诉我们任何收入的获取归极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
20、随着中国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汽车市场价格战愈加激烈,这是“看不见的手”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