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1年6月,新华社刊发的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指出,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以下能体现“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是(   )

    ①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和力量源泉

    ②建立了新中国,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③完成了三大改造,走上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趋势,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②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

    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④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3、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后,对下图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生产力决定于生产关系,生产工具是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4、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一某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下面的学习结论正确的有(   )

    ①要牢牢把握“十四个坚持”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②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③迎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④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回答时代之问,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二十一世纪 B、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C、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十四个坚持”
  •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该思想中,被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的是(    )
    A、伟大工程 B、伟大斗争 C、“十个明确” D、“十四个坚持”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在于(   )

    ①完成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变

    ②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④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走了一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中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影响。这一影响表现为(   )

    ①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发展的制度基础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   )
    A、生物进化论 B、古典经济学理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 10、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某校拟开展“纪念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列符合演讲比赛主题的是(   )

    ①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③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剩余价值学说     
    ④唯物史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十个明确”全景展示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④“十个明确”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高中学生小李想要以“改革开放,巨龙腾飞”为题办一期展览,你建议他选取以下资料的顺序为(   )

    ①特区先行,深圳打开窗口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

    ③设立自贸区,对外开放新阶段         
    ④加入世贸,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接受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仍然较高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消费市场活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表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国—非洲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对记者表示,随着中国各地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中国消费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沙特科研与知识交流中心研究员穆罕默德·萨迪克表示,近年来,中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5G、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为中国经济创造更高价值、注入更多动能,也为与其他国家合作带来机遇,助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的原因。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月28日,深圳市8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圳市鼓励创新“深圳总部+飞地生产”新发展模式,支持国际总部、研发及母工厂项目落地深圳,推动本地企业在市外飞地合作共建汽车产业园。措施称,深圳支持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区,优化产业用地战略空间储备库,提高工业空间利用效率,依托各区优质厂房资源,鼓励汽车电子等产业实现“工业上楼”。该措施把“增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开展先进创新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实现重大核心环节突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但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整车和动力电池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仍不时受到质疑,续航注水、电池自燃、刹车失灵等风险事故曝光越来越多;新能源车配套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如充电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知识,分析深圳市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发展。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座谈会11月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也是引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对人民的真挚情感,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树牢强国复兴有我的责任担当,传承弘扬奋斗精神,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和科学行动指南的理解。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月30日9时31分,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东风航天城点火升空,开启为期约5个月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飞船“一年两发”已成为常态。31年,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中国航天逐梦的背后,是一群牧星耕宇的追梦人,他们一路追随、永不言弃,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民族梦想。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不仅承载了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也必将推动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造福全人类。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探索过程是如何造福全人类的。

  • 18、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基础养老金标准也会相应调整。2014年,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在2022年,这个标准被切实提高至每人每月98元。而在2023年,每月又增加了15元,达到113元每月,涨幅高达15%。这体现了我国( )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会福利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②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满足老年人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再分配机制维护社会公平

    ④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中国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是5.3%,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民工就业有所改善。10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6%,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测( )
    A、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B、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 C、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失业率不断下降 D、我国失业率不断降低导致我国物价水平不断降低
  • 20、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7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增长7.8%。按收入来源分,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300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4%;人均经营净收入3041,增长7.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5.5%;人均财产净收入1743元,增长4.7%,占可

    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9%;人均转移净收入3588元,增长6.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2%。不考虑其他因素,这表明( )

    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B、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C、城乡居民收入没有差距 D、城乡居民收入的来源多样化
上一页 1559 1560 1561 1562 15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