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2年9月18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机电公司承建的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9月22日,由铁四院设计、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杭州西站随合杭高铁湖杭段同步开通运营……一批重大基建项目按下“加速键”。这反映出央企(  )
    A、稳定市场主体信心,降低经营风险 B、不断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战略 C、探索多种实现形式,发挥主导作用 D、主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大盘
  • 2、某村开展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村在立足供需对接的基础上,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赢得了农民高度认可。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 )

    ①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②不断调节和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

    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④不断增加惠农资金的投入力度和规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长沙是湘商文化最早的发轫之地。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长沙民营经济从白手起家发展到相互配套集群挺进的规模态势,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华丽转变”。湖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长沙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79.89亿元,增长7.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7%。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长沙民营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步形成         
    ②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长沙民营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显著增强      
    ④改革开放为民营经济成长提供了机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应该( )

    ①让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确保国有和集体企业拥有更多的优先权

    ③确保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   
    ④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庄子•秋水》中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这对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 )

    ①应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中国智慧      
    ②应坚持现代化道路的规律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④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普遍经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冲突和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 8、“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重要论断。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前进方向

    ②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这启示我们(    )
    A、回看走过的路,在世界大变局中科学把握和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B、比较别人的路,照搬他国发展模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远眺前行的路,向世界推广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D、坚定自己的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
  • 10、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从中可以发现( )

    会议、

    中心说题

    会议

    中心议题.

    十一届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六届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二届

    经济体制改革

    十七届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十三届

    治理经济环境,垫倾经济秩序

    十八届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十四届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九届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十五届

    定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②改革开放都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的

    ③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导下,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②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民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的条件手段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历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 )

    ①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为开创中国侍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④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毛泽东同志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通过武装割据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坚持农村包围城市,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通过发动农民起义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 14、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25周年。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确立了人民立场,对历史成果的生成正本清源,解决了历史由谁创造、依靠谁推动以及最终走向等问题。在科学理论的启示和鼓舞下,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斗争跌宕起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这说明《共产党宣言》(    )

    ①是为全人类谋解放谋利益的经典著作      
    ②引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和拿命性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考古专家在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通体磨光石器和用火遗存,研究发现该遗址文化堆积跨越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整个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该遗址中的遗存见证了(    )

    ①私有制确立和贫富分化加剧         
    ②新石器时代生产•不断发展

    ③重大事务均由国家机关决定         
    ④用铁制弓箭进行的狩猎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据此,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大机器时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同样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上述材料共同说明(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保护法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将有法可依。针对黄河面临的生态环境脆弱,黄河保护法坚持问题导向,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直面黄河水资源短缺,水沙不平衡等问题,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针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问题,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现代产业和清洁低碳能源,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等措施来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黄河水沙不平衡、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等一系列历史现实问题,强调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在分析黄河流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印发了《纲要》,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黄河保护法》,实现了黄河从在被动治理到主动治理的历史性转变,为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黄河保护法如何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实现黄河从被动治理到主动治理的历史性转变的。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为黄河的环境保护写一条宣传标语,并说明哲学依据,每条标语不得超过20个字。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驰骋寰宇,圆梦星河。回顾3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研制到空间站建设,一次次任务的成功,靠的是全国一盘棋的强大合力,靠的是尊重科学、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靠的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接力奋斗、逐梦苍穹、永不停歇。但航天工程是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科学试验活动,科学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对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却始终严谨细致的中国航天人,我们应该抱以理解和宽容。“前路还长,远处青山无数”,借用一位年轻航天人的话,中国载人航天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就是跟困难“死磕”。对于在艰苦卓绝中奋力成长起来的中国航天事业,不妨多些理解和鼓励。

    请结合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要走的路还很长”的认识。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传统医药学中,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无疑是最为耀眼夺目的瑰宝,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中医药学也不断改革发展完善。尤其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医药学的功效,发挥了“扶正祛邪”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外国医者开始接纳、研究中医、将中医更应用于临床治疗,为更多人解除病痛。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谈谈对传统中医药学的认识。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回顾这10年,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10年的成功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合理性。

上一页 1537 1538 1539 1540 15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