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今年华为 Mate 60 系列的强势回归和问界新 M7 的热销,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 730 亿元,是去年 全年净利润的两倍以上。面向未来,华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为客户、伙伴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可见,华为的逆袭主要得益于( )A、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资本控制力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D、优化企业管理层结构,提高运行效率
-
2、2022 年 1 月 1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 2021 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36.3 万亿元,实现净利润 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9.8% ,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国资委发布推荐 178 项央 企科技创新成果,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49 家央企、34 家地方国企入围世界 500 强排行榜;疫情防 控、冬奥彰显企业担当;部署“双碳” 目标路径,国企央企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 … 国有企业( )
①作为“领头雁 ”,立足社会责任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②作为“顶梁柱 ”,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③作为“压舱石 ”,要保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才能抵御风险
④作为“主力军 ”,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国资央企坚持“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 ”,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形成新一轮国企改革热潮,完成了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国企改革旨在( )A、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B、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长处 C、巩固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 D、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4、2023 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9279 亿元。其中,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7049 亿元, 占比 76% 。在 2023 年 7 月份已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户数占比达 94.3% 。这表明,我国( )
①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②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为民企发展增动力
③民企融资渠道不宽、成本高问题得以缓解
④税费政策为民企减负担、增动能提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 亿多人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下列农业发展举措的传导路径中,正确的是( )A、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流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B、加大惠农政策实施力度→优化农业经营环境→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C、促进先进农机研发与推广→提高农业技术化水平→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D、加强种业产权保护→政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掌握种业创新的自主权
-
6、在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过程中,具有强大科研能力及雄厚资金的某国有制造企业与具有丰富经 营经验及灵活决策机制的某私营企业合作“走出去 ”,产生了“ 1+1>2 ”的共赢效应。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②各种所有制企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更好地取长补短
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2023 年 9 月 23 日是第六个“ 中国农民丰收节 ”, 庆祝丰收就是要致敬农民,感恩农民的劳动奉献,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新时代风尚。这是因为( )A、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C、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D、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唯一源泉
-
8、“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引用名篇经典,是习近平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名篇经典的引用与“十四个坚持 ”对应正确的是( )
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
③“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④“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9、“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 2035 年,去看看情歌阿里山,还有那神奇日月潭” 。歌曲《2035 去 台湾》爆红网络,迅速在海峡两岸传唱,展现了广大民众希望福州到台湾高速公路规划目标早日实现 的美好愿景。这一愿景( )
①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同心圆
②需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反映了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有机统一
④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人民奋力拼搏干出来的,是几代中国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丈量过来的。在新时代(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③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A、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坚定理论自信 B、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道路自信 C、古今杭州隔空对话,短片《相约杭州》展现多元风采——坚定文化自信 D、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定制度自信
-
12、2023 年是改革开放 45 周年。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辆辆飞速行驶的高铁列车、一幕幕动 人的奋斗场景、一桩桩敢为人先的创新突破……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中,我国各省都焕发新生, 以 开放自信、充满活力的崭新姿态走向世界、迈向现代化。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③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下列 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历史节点表述错误的是( )
①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1990 年,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③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标志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2012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1956— 1976 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与之相符的有( )
①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足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③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领先世界
④取得“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的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5、1951 年 9 月,党中央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3 年 12 月,中 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从 1954 年起,开始重点发展公私合营,以解决公私 之间的矛盾,按行业采取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的办法实行合营,加快了私营工商业改造的步伐。
这种变化的成果是(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③我国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有人说: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中国却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 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 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②辛亥革命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
③中国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 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 由此可见( )
①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加深
②资产阶级可以通过更换政治“外壳 ”,解决阶级矛盾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产生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将被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在北京开幕。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通常指从 公元前 9 世纪初至公元 476 年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发展的文明。古罗马文明时期处于奴隶社会阶 段,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则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经了东周(包括春秋、战国)、秦汉、 三国、两晋几个朝代。 由此可以判断出( )
①在中国的春秋时期,私有制逐渐确立起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②在中国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③在中国的三国时期,劳动者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可以拥有一部分生产资料
④在古罗马文明时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的基本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在《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中,作者用详细的文字记录了黑人奴隶们在贩奴船里的悲惨景象:“一 旦上了船,奴隶们就光着身子、颤抖着被赶进令人窒息的监牢,等待旅途的开始…… 甲板下面的空间 低矮,距头顶还不过 1.5 米,就这样还分出两层来供奴隶居住。奴隶用锁链锁着一对对、一捆捆地塞 在这儿,就像一个英国贩奴者说的那样‘奴隶们就像书被放在书架上一样。’”材料反映出当时生产关系的状况是( )
①奴隶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分工
②奴隶主不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③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奴隶像商品一样可以任意买卖,甚至杀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重大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迎难而上,沉着应对,不信邪、不怕压、不避难,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不断回答中国之间、世界之间、人民之间、时代之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的原因。(2)、某中学拟以“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为主题,向全校青年学生发出倡议。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
同学们:
青年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任何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演进都离不开进步青年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青年也进入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有了新的历史方位。在此,向同学们发出下列倡议: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倡议内容。
要求:①围绕主题,列出倡议内容即可;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 150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