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大会的主题宣示了党在新的征程上( )

    ①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

    ③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必须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学们就此内容进行了学习理解并分享。下面是他们对新时代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小王: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我国已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B、小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改变 C、小张: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同步富裕的时代 D、小赵: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 3、 在两个百年交汇的重大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表述作出调整(见下图)。

    这一调整体现了( )

    ①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完全解决

    ②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

    ④中国共产党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战略布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回眸十年逐梦路,实践证明( )

    这十年,中国的发展步履更加坚实,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

    这十年,中国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这十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①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②中国梦的深厚源泉是持续奋斗的精神

    ③中国梦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④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文化趋同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①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规律,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③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7、 小敏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
    A、外景: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沿途发表南方谈话 B、内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 C、旁白: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D、特写:深圳蛇口工业区悬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幅标语
  • 8、 某班学生准备拍摄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微电影,构思了三组镜头。

    镜头1: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镜头2:我国交通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

    镜头3: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下列最适合作为微电影题目的是( )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D、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9、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如下表所示:

    年份

    全国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据表的信息可知我国( )

    A、私有制经济已不存在 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 10、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下列属于“一化三改”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如下判断。

    时间

    社会主要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分析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④中国取得进步的全部原因就在于主要矛盾不断与时俱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 )

    ①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求得君主立宪的实现

    ③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 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该学习小组拟定一个研究课题,下列最适合的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 B、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C、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 14、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和创立者。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和恩格斯一起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下列选项与材料说明的观点符合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B、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有了主心骨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
  • 15、 “妈妈,天太冷了,为什么不生火?”

    “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

    “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以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与其母亲的对话。关于经济危机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利润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的商品绝对过剩

    ②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相对过剩

    ③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 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之间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 17、 人生是一本创业计划书。

    材料一 2022年4月发表的国务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写道:“在国家持续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的大背景下,青年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2014年以来,在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500万人。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喷涌而出。中国青年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材料二 责任创业视角需要考量的因素

    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薪酬、员工福利与激励体系。

    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创造符合质量标准和伦理道德的产品或服务,旨在改善人们的生活。

    践行财务诚信和营运问责制。

    遵守知识产权法和版权保护,具有契约精神。

    避免蓄意伤害的行为和违法活动。

    负责任地进行资源合理利用,尊重人文和环境。

    提倡公平贸易和公开竞争。

    重视公司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以企业社会责任、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形式回馈社会

    (1)、首师大附中第七届校园创业大赛即将开启,假如你是一位参赛选手,你将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开展自己的创业计划?请简要论证该项目的可行性。(可从技术创新、市场前景、政策环境等角度进行论证)
    (2)、在材料二的“责任创业视角需要考量的因素”中任选两个,结合材料一和自己的创业项目,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青年人应怎样承担社会责任,“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 18、 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先后两次作《论十大关系》讲话。不久,他便南下考察,先后到达广州、长沙和武汉。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考察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并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豪迈雄壮的气势传递出作者自信乐观的精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和相关史实,谈谈作者自信的理由。

  •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对内启动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从而在改革与开放的互动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结合材料,说明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上一页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