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欧盟驻华代表团于2023年12月10日发表声明,重申对中国严峻人权状况的“关切”,敦促中方尊重、保护和实现所有人的人权,包括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群体的人权。针对这一声明,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并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这是因为( )
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主权国家的义务
②欧盟抹黑中国的形象,严重干涉中国的内政
③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④欧盟应放弃虚伪的“双重标准”,以实际行动改善自身人权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不会有丝毫迟疑,不畏惧任何对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基于( )
①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②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领土完整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截至2023年10月25日,2023年全美已报告至少564起大规模枪击事件,有35175人死于枪击,另有30556人在枪击事件中受伤。长期以来,美国的控枪立法屡屡遭遇挫折。而控枪立法不力与美国多个利益集团有关。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在内的拥枪利益集团深度绑定美国政党政治、选举政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枪击案频发折射出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的虚伪性
②美国的政党政治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③利益集团通过合法的活动对国家决策施加一定影响
④三权分立的国家结构形式制约着美国的控枪立法得以通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X国议会于2023年11月16日举行投票,在议会当天举行的投票中,工人社会党领袖S以179票赞成、171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成功连任该国首相。投赞成票的包括左翼政党工人社会党、苏马尔党和一些地方性政党,人民党等右翼党派投了反对票。此前,F被该国国王提名为首相候选人,但在9月的两轮议会投票中败北,无法出任首相。据此分析可知( )
①该国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②通过议会投票结果能看出该国实行多党制③该国政府首脑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对国王负责
④投票表决充分体现了该国民主是真实的民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年华易老,技·忆永存”,中国于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最早的缔约国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册的非遗项目共计43项,总数居世界第一。同时,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公布了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过10万个。上述举措( )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交流互鉴
②旨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说明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
④有利于这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繁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近年来,福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福建省700多万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乡村振兴主战场、群众急需之时冲在前线、战在关键,大力推动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文化文艺、文明实践、扶弱帮困等志愿服务项目扎根基层,落地见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是基于( )
①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方式
②弘扬时代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传递正能量,发挥传统道德对人的促进作用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S省通过举行烈士公祭仪式、为烈士立碑、宣讲英烈故事等形式,精心组织开展“红色九月颂赞英烈”主题纪念活动。该主题纪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②传承红色文化,满足人民的多元文化需求③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2023年12月1~3日,2023黑龙江国际文化产业暨创意设计博览会举行,1.3万平方米的展示现场,5大特色展区,300多家企业,100多位艺术家,“黑土特色+创意赋能”,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借这个平台,走近和了解黑龙江工艺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展会期间共达成17个签约项目,签约总额7900余万元。可见( )
①优秀文化能推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要搭建物质载体,营造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③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不同时代的文化
④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2023年12月15日,“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将“终身成就奖”授予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严教授致力于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从对仰韶文化的卓越研究入手,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和谱系框架,用哲学家的思辨和诗人的眼光洞悉了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提出了“重瓣花朵”的论断,说出了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可见(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归根到底是要看他的贡献
④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历经十年的筹谋和雕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7章60条内容,条条紧扣形势,章章剑指问题,是领域的大治理、问题的大起底,也是诉求的真回应、保护的新起点。从哲学上看,出台该条例的依据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2023年前10个月我国直播销售额超2.2万亿元,同比增长58.9%。然而,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冷清退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直播经济正在走向一个拐点,如何正确审视直播经济中的“危”与“机”,发掘出新的增量和破圈动力,将成为推动直播经济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可见( )
①任何事物都存在危与机的对立统一,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我国公布的嫦娥五号科学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首次在由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也是人类在月球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精确测定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年龄是20.3亿年,过去认为30亿年最晚到28亿年就结束了,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岩浆活动和热演化历史的认知。可见( )
①嫦娥五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着真理具有反复性
③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都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④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通过加工和流通,预制菜产业连接起农户、企业和市场,以工业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产业聚集与跨界融合,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依托,并于2023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但预制菜行业也存在进入门槛低、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成熟等问题。可见( )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规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向北方调水,连接起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在中国版图上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2023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9周年,累计调水超过67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4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76亿人。这体现了( )
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③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改造世界
④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载人航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系统工程,很多活动都需要各系统密切配合以及天地协同。所以我们会发现,每当任务完成之后,航天员都会发自内心地向大家表示感谢。天地往返能这么顺畅,当然也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每一个感觉良好的背后都有一声“北京明白”,力量来自系统,协同更加澎湃。这表明( )
①应当立足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有时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实践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2023年12月5日,世界气象组织在阿联酋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了一份令人担忧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2011年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地球上最热的十年,天气变得越来越极端,彰显了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现实。各国需采取更加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努力实现《巴黎协定》的全球升温控制目标。从辩证法角度看,各国需要采取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是因为( )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极端天气是多种联系共同作用的产物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在气候问题上任何国家不能独善其身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借助于新测序方法,近百位科学家合作完成了首个完整无间隙人类基因组测序,填补上最后8%的空缺,同时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新确认的DNA片段里包含重要的免疫反应基因,它能帮助人类适应和抵御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在预测药物反应方面很有价值。可见( )
①人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和创造规律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百余年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代和各国实践的结合中获得巨大发展和新的证明。星移斗转、光阴流逝,世界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迄今人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最持久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③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究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④在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在哲学史上,哲学基本派别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 )
①“万事皆备于我”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苟日新,日日新”与“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身处人工智能的高科技时代,如何理解今天变化多端、碎片化的世界?我们靠什么抚慰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必须从人类文明的大变局中来认识这一点,热门的科学,包括人工智能、基因工程都是关于人的科学,再加上人文科学。这是因为( )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可分割,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