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针对一些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某地近年来探索建立“善信惠民”信用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基层治理各项事务,对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鼓励,推动基层治理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由此可见,推动基层治理要( )
①保障群众治理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②做到治理精细化,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③创新治理方式,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基层事务
④丰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优化其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大兴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启示我们要学会运用( )
①发散思维,按照预定计划开展调研工作
②逆向思维,根据形势变化优化调研流程
③联想思维,在制定计划时推测调研结果
④聚合思维,用解剖麻雀法寻求解决方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 )
①发扬了敢于斗争的精神,实现了党的执政使命
②彰显了党的为民情怀,体现了党的优良工作作风
③拓宽了治国理政的渠道,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2023年12月,某市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在创新发展、要素保障、扩大规模、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奖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些举措能够( )
①助力民营经济不断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激发民营经济市场活力
③引导市场资源流向需要的企业,实现优胜劣汰
④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 )
①科学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与逻辑旨归
②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
③完整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④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贫穷落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回顾过去,我们感叹( )
①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③中华民族的面貌已经被这场激越人心的变革深度改变
④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29岁的陈望道首次完成。多年以后,毛泽东在延安回忆:“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中就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反映了当时( )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②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④中国青年迫切希望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我国的发展格局有不同的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确立了革命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发展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基本自给自足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形成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内部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理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其中,生产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居于支配地位,生产决定消费、分配、交换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四个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有机结合的。正是因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各个环节顺畅配合、相互促进,才能顺利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循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我国的发展格局有不同的认识的依据。(2)、结合材料二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理论,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0月11日,在美国政府为以色列提供援助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总统拜登强调:“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当国会复会时,我将要求他们采取紧急行动,为我们关键合作伙伴的国家安全需求提供资金。”尽管两党成员承诺迅速向美国盟友提供援助,对众议院议长人选的政治斗争可能意味着相关的军事援助无法立刻到位。
材料二 2022年10月,因政策失败和反对党工党支持率飙升,遭到近百名保守党议员联名反对,上任仅45天的英国首相伊丽莎白·特拉斯向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递交辞呈并获得批准。英国执政党保守党新党首里希·苏纳克接受国王授权组建新内阁,正式就任首相。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比英美政治制度的运行。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9月27日,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一部》亮相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式,《封神第一部》还原了三千年前独属于中国浪漫的神话史诗故事。观众在观影时获得的沉浸感,源于影片对于中国文化的融入、普世情感的表达、当代视角的解读和先进技术的使用。在随后的颁奖典礼上,电影《封神第一部》荣获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组委会特别奖。神话有温度,电影有态度,相信随着影片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将有更多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材料二 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得益于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对中华民族创新进取精神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文化建设方法论的深刻阐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近年来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素材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2)、文化传承发展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的知识加以说明。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更好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
《方案》明确,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开展“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完善配套设施。在完整社区建设中,聚焦“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短板,实施老年服务站、托儿所、幼儿园等一批建设项目,衔接15分钟生活圈,推进相邻社区及周边地区统筹建设、联动改造,加强设施共建共享。在活力街区打造中,实施老旧商业区、步行街、老旧厂区等更新改造,把腾退出的空间资源优先用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方案》还明确,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助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贴近居民的优势,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家政、助餐等生活服务业务,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提高智慧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补齐社区服务短板,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生活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做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工作的。
-
12、2023年11月15日,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中方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有关积极表态。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该观点是基于( )A、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进一步提高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国际关系的准则和共识 C、我国实现单一制的国家管理形式,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 D、国家主权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是至高无上、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
13、2023年6月13日,代表美国共和党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出庭期间被逮捕了。美国司法部对特朗普提出了37项指控。而特朗普及支持者都在谴责民主党人将美国司法部当成攻击武器,利用逮捕阻止特朗普参加2024年的大选。这反映出美国( )
①两党制能保证美国落实平等原则
②国家机器沦为了两党谋私的武器
③两党的利益本质上是完全对立的
④政党通常是以执政为主要目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我国坚持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而现在的西式民主其本质是“钱主”,是建立在资产阶级所有制基础上的阶级性的民主,必然只能为财富的主人服务。下列对中式民主与西式民主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二者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
②二者民主发展的程度存在差异
③二者根本性质不同
④二者都是民主与专制相互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2023年11月4日,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等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申遗成功( )
①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独特魅力
②再现了中华古代科学技术曾经的辉煌
③展示历史文化成就,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④说明中华文化精髓得到世界普遍认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传承优良家教家训( )
①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使人们向上向善,厚植家国情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漫画《开会》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要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成功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关于人权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各国都有权利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由此可见( )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各国发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要尊重各国的发展权利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④事物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11月4日,2023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正式出炉。此次赛事吉祥物名为“乒乒”,设计灵感来源于大熊猫,呈现出大熊猫击打乒乓球的形态。吉祥物的形象设计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②对事物的正确把握取决于人们的认识
③人的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④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2023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22)》一书聚焦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机制、完善司法便民利民制度机制、深化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完善司法服务保障国家发展制度机制、推进互联网司法和智慧法院建设等内容系统介绍了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据此可知,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有利于( )①保障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②使严格执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的原则,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
④更好超越时空限制,推进司法服务便利化、智慧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