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嘉兴大病无忧”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有力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
-
2、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
-
3、直播带货中存在着以次充好、价格欺瞒等现象,说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
-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
5、走进人潮涌动的夜市,点一份特色小吃,看一场艺术展览,听一场露天音乐会,体验一次传统与新潮的邂逅之旅……这样的休闲场景,成为当下不少居民的生活日常。大量年轻人积极进入“夜经济”市场摆摊行列,通过提供各类创意产品和服务,为“夜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多个城市因地制宜挖掘地方文化底蕴和特色消费资源,打造夜间多元消费场景,广泛惠及了民生,助力城市焕发新活力。不容忽略的是,当前部分夜市发展仍存在产品和服务单一、配套设施不足、违规占道、污染环境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发展“夜经济”的意义。(2)、针对“夜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促进其更好发展。 -
6、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一幅“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共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材料一 2003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立足于国情、省情与农情,亲自起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历经20年久久为功,浙江省从“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引领乡村人居环境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推进乡村生态更加宜居宜业,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瞄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索出一条城乡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协同建设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不仅推动万千乡村实现美丽蝶变,更是探索出了一条中国乡村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可持续发展路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材料二 在面对外需收缩、内需不强、价格下行的压力之下,浙江省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发展,启动“千项万亿”工程,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等九大领域,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开启“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在逆境中开辟外贸新局面;同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深挖内需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寻找更多可能。浙江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持续稳中向好。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浙江省实施“千万工程”是如何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的?(2)、结合材料二,运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的原因。(3)、某校高一学生以“助力新征程,青年在行动”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请你帮他们写一份演讲提纲。(要求:观点正确;层次分明;语言精练;200字以内) -
7、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90年后,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及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截至2023年8月末,450多家美国公司申请了破产保护,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过去两年破产公司数目的总和。有观点认为,此次规模化破产仅是一次孤立事件,美国有能力克服经济危机,根本上杜绝90年前的社会混乱再次上演。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
8、漫画反映的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
9、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允许参保职工支付其家庭成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定点药店购买药品等产生的个人费用。这有利于( )
①筑牢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
③实现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④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王某是某国企员工,年工资72000元,奖金、津贴10000元,年终按股分红40000元,其一项专利技术在该国企入股,年终又获得16000元。其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有( )A、72000元 B、82000元 C、88000元 D、98000元
-
11、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根本宗旨。这是基于实体经济是( )
①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②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一国经济立身之本
④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2、2023年4月,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这有利于( )
①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调动种粮积极性
②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壮大农村个体经济
④稳定我国的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下表是2023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部分数据如下:
项目
人均
可支配收入
人均
工资性收入
人均
经营性收入
人均
财产性收入
人均
转移性收入
数量(元)
19672
11300
3041
1743
3588
增速(同比)
5.8%
6.8%
7.0%
4.7%
6.1%
注: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网)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
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③经营性收入增加凸显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④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这是因为( )
①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②绿色发展是发展平衡与不平衡问题的统一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④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为推进消费帮扶工作,东、中部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行动,大力拓宽中西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此举有利于( )
①发展依靠人民
②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③区域同步发展
④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2023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使中小微企业得到了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这表明,上述政策有利于( )
①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④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2023年,北京市印发的《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聚焦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大型商场、电商零售、新能源车等8个业态,破除各种隐性壁垒,进一步放宽消费企业市场准入,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企业“想进进得来”。该方案实施产生的影响是( )
①提升产品供给,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②破除市场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③规范市场秩序,缓解市场竞争压力
④推动科技创新,减少就业岗位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其中新设“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民营企业300.4万户,占同期新设企业总量的四成。民营经济的发展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
①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②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部分
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某村投资3000万元打造食用菇种植观赏基地,以“龙头加工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模式形成农工旅合作,并对接农业、科研机构、民政等有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资金保障,使每户年增收2万余元。这启示发展集体经济要( )
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④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0、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2023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1/4。这有利于( )
①完善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
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④鼓励、支持、引导国有经济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