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创造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发展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追求民主法治和自由平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立自主”的优良统、“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下大同”理想信念、“天人合一”生态理念、“和合”外交思想,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具体实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骨骼承载中国梦想,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蓝图和范本。

    (1)、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说明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知识,阐述我们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
  • 2、2023年7月,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各方加强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合作。同时我国还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表示将通过向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基金捐款、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化农业技术合作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农业能力建设。由此可见我国(   )

    ①为维护国际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②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相符的国际责任

    ③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④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美方不要幻想“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打交道,中美两国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发展彼此关系,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说明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

    ①国家利益        ②国家实力        ③国家性质        ④国家安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11月10日,菲律宾两艘小型运输船和3艘海警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只进行跟监,采取航路管制措施。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菲方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能接受菲方一再违背承诺,中方将继续按照国内法和国际法采取必要措施。中方行为和态度表明(   )

    ①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管辖权和平等权

    ③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我国对仁爱礁拥有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决定,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制定浦东新区法规。截止2023年1月,上海已经颁布15部浦东新区法规,走出一条立法引领推动改革创新的新路子。根据全国人大授权,上海市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这一做法(   )

    ①对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示范区意义重大

    ②是对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创新,能够提高国家的有效治理

    ③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立法制度的重大创新

    ④给地方立法赋能扩权,使上海市人大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最美人物、道德模范。136个集体或个人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99人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300个“最美奋斗者”受到表彰…让“小人物”站上道德“大舞台”(   )

    ①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有助于教化育人,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

    ③有利于激励人们传承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

    ④是动员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从现有数据来看,2023年电影票房前十名均为国产片,且单片票房均超过10亿元。如此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中国电影与观众的“双向奔赴”。如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片方通过线上宣传与观众“玩梗”互动,成功利用短视频矩阵推动票房的长线增长。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②文化创新立足于融通各种文化资源

    ③创新传播手段可提升文化的影响力

    ④文化创新要以经济效益为根本诉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全台湾无处不成功”,与郑成功有关的地名、校名、村名数不胜数,“親(亲)”是要相见的,“爱(爱)”是有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就藏在这汉字密码中……中华文化在台湾早已由表及里,浸入人的内心,印刻在语言、文字之中,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 )

    ①作为实践产物的文化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

    ②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③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④台湾的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的内容彰显了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精打细算,爱用‘平替’”……曾经奢侈品、品牌货成为年轻人炫耀身份的标配,如今既追求品质又追求性价比的“反向消费”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反向消费”的流行有着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也正在引领社会新的消费潮流。这一现象反映出(   )

    ①“反向消费”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消费观念的变化对人的消费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社会现实和个人实际是进行消费选择的立足点

    ④科学的消费观念能够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   )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④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改革开放前,梁家河村是一个贫穷的陕北小山村,不通公路不通电。如今,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用上了互联网,走上了富裕路。梁家河人用实践验证了习近平的治国理政之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下列对这一治国理政之道,理解正确的有(    )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才真正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民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解剖麻雀”是毛泽东对典型调查方法的形象比喻。他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下列观点与“解剖麻雀”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 

    ①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②推动减排,各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传承好保护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   

    ②在事物发展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

    ③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2023年7月6日-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联合召开全国草原保护修复现场会暨国有草场试点建设启动会。会议强调,各级林草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围绕三大标志性战役认真谋划治理任务。把系统观念贯穿到“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国土绿化的全过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设计跨区域性重大工程项目实现整体性治理。上述做法表明(   )

    ①立足整体是发挥部分功能的首要前提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要服务于整体

    ③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优化系统内部结构能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2023年8月,《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青年学子应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曾强调,“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这给奋斗者的启示有(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从点滴做起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地面对挫折

    ④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2023年2月,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经过一系列实验,首次在蚕体中鉴定到参与黄酮吸收的膜转运蛋白基因(簇),揭示了家蚕绿茧形成及茧色演化的遗传机理。该理论成果对选育和创制高品质的新型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

    ①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无不可认识之物

    ③遵循规律的特殊性,意识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理论能正确反映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高技术领域构筑“小院高墙”,滥用科技霸权打压竞争对手,搞脱钩断链,使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关键核心技术事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核心技术突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产业链短板、“卡脖子”技术、关键零部件、未来技术等,通过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以“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遴选攻关团队与带头人,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挑大梁担重任。鼓励支持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创新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不断激发创新动能。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何能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繁荣、投资便利、人员流动、技术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带动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同时我们看到,近年来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内病外治、转嫁矛盾等“逆全球化”现象令人担忧。

    2023年12月底,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重要主张。这一主张顺应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使发展既充分又平衡,推动形成有利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全球化;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携手开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运用走进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性。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举办,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2个艺术团体汇聚一堂,共同开展了美术大展、街舞邀请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精彩活动,为广大群众奉上精彩绝伦的文艺盛宴,呈现了文旅交流对话、多国民众联欢的生动图景,抒写了文化汇聚、文明交融的动人篇章。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繁盛,各国商人往来不绝,买卖货物堆积如山,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的人在这里云集,泉州也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及世界著名的对外通商口岸,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的泉州再续丝路情缘,从免费开放遗产展示馆,到传承南音、高甲戏等非遗技艺,再到启动古城整治提升工程,“世遗泉州”品牌更加闪亮;拥有大批知名企业的泉州,推动国潮品牌(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的品牌)出海,各类产品通过展销中心、品牌展会花开全球,让外国消费者看到中国制造的实力、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泉州如何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开始,云南大理州为保护洱海生态,投入了巨大资源以及人力物力,甚至采取了有机肥代替化肥、禁种大蒜等措施。然而几年过去了,洱海水质的改善并不稳定,农民的收入还变少了。“古生村科技小院”,解决了这一“两难”困境。

    “古生村科技小院”,坐落在云南大理,是以张福锁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组建多学科导师指导团队,带领一大批青年学子,在保护环境、保护水质的同时,科学化地调整种植结构,采用更适宜的、提质增效的种植生产技术,做到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能够同向而行。

    深深扎根于农村大地的科技小院,正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进入2024年科技小院已在全国建立1048个,覆盖31个省份,涉及222种农产品,覆盖农业行业中的59种产业体系。随着加入院校和师生数量增加、产学研用成果凸显,科技小院模式也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已推广到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科技小院服务模式也从最初帮扶一家一户的1.0模式发展到如今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3.0模式。正是科技小院为农村带来宝贵的科技财富,高校师生与广大农民的力量汇聚,成为生生不息的乡村人才振兴源泉。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建好科技小院能够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上一页 1278 1279 1280 1281 12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