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3年10月10日,“北极鲶鱼”炫富事件迎来最新进展,深圳市纪委对牵涉其中的原交通运输局干部钟某某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发现其严重违纪违法,依规给予处罚。这体现了(   )
    A、党的建设以思想建设为统领 B、行政机关公开公正文明执法 C、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 D、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
  • 2、近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涉教育、就业等民生案件超3600万件,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全国法院当场立案率达到95%以上,立案难问题成为历史。“马背法庭”“车载法庭”等深入田间地头,打通方便群众诉讼的“最后一公里”。以上成果的取得( )

    ①有效筑牢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回应了人民关切,使司法为民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③能加速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体制

    ④确保了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推进了司法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多部法律草案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收到万余条建议,其中有2800多条被吸收采纳。以此内容写一个新闻报道,最契合的标题是(    )
    A、开门立法,表达全民意志 B、搭建平台,程序维护公正 C、上下一心,彰显民主立法 D、广纳民意,展现法制观念
  • 4、2023年4月10日,罪犯邱某于社区矫正期间跳入江中救起一名落水小女孩。当地检察院就邱某见义勇为是否符合减刑规定召开了听证会,最终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减去邱某有期徒刑两个月,同时缩减缓刑考验期两个月的裁定。此举体现全面依法治国需要(    )

    ①坚持良法之治,立良善之法管用之法

    ②坚持公正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③以法治体现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以法治滋养道德精神,强化法治对道德建设的支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2023年7月20日,教育部通过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对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期限等内容进行细化规定;严格约束行政执法行为,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要求实施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处罚适当,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此举有利于(    )

    ①完善立法体系,实现行政处罚有法可依

    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③落实公正司法,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④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近日,安徽省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2023年底前,全省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以此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这就要求行政执法部门(   )

    ①依法推进简政放权,逐步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②廉洁高效、优化流程,提高和谐执法、效能执法的能力

    ③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④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打造具有公信力的法治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2023年上半年,我国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某市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部署了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药和非法添加行为。由此可见( )
    A、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C、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D、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以坚持科学立法为中心
  • 8、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为更好地维护中国和中国公民的海外利益,特别是在反干涉、反制裁、反单边制裁和反长臂管辖方面,我国涉外法律制度还有短板,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为此,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央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由此可见,加强涉外法律制度建设旨在(    )

    ①固定内外法治标准,助力国家精准治理

    ②坚定法治自信,完善国家法治治理体系

    ③统筹推进内外法治,实现法治惠民利民

    ④确保独立自主,推动涉外治理的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着重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制度进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涉外民事案件审判质效,更好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更好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该法(    )

    ①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表明法反映公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意志

    ③说明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④反映了中华法系的传统和国家治理模式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农业芯片”,种子事关“中国饭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新修改的种子法发力护航中国种业发展,从生产繁殖材料到收获材料,全链条保护植物新品种权。与2015年修订的种子法相比,最新修改的种子法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将保护范围由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获材料,将保护环节由生产、繁殖、销售扩展到生产、繁殖和为繁殖而进行处理、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出口、储存等。加大对制售假劣种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处罚力度,为我国种业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种子保护中国家机关应如何发挥作用。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24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群众关切和突出问题,精心谋划部署,持续抓好全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要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压紧压实地方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要推进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要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运用法律武器强化震慑力度,切实提高违法成本;要强化舆情处置,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舆情监测、应急处置等,确保安全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严格执法的相关知识对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部署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进行评价。

  • 12、春节期间,张某违反本市全面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在家门口燃放烟花,被所在区的公安分局处以200元罚款。这表明(  )

    ①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②应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 

    ③无论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法规的要求都应得到普遍遵守 

    ④要健全日常学法制度,创新学法形式,拓宽学法渠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3、“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构建诚信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下措施有助于构建诚信社会的有(  )

    ①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 

    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 

    ③司法机关应加快对失信行为的立法 

    ④全社会成员应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4、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涉法涉诉类信访量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选择通过司法渠道解决问题。这说明(  )
    A、信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B、全民守法要引导公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C、应引导公民遇事找政府、找领导 D、全民守法严格实行法律替代信访制度
  • 15、在某次刑事案件审判中,某市领导按照自己的意图对案件的审判审理作出具体指示。此做法(  )
    A、正确。市领导负责案件审理 B、错误。市领导对案件应该不闻不问 C、正确。市领导同人民法院共同办案 D、错误。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
  • 16、政府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由于执法过程的不当往往引起一些争议与纠纷。这就要求行政机关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是(  )
    A、严密的执法程序 B、完善的法律文件 C、政府权力的扩大 D、文明执法的落实
  • 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对我国行政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

    ①行政机关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②行政机关要坚持规范执法 

    ③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执法     
    ④行政机关要以情代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8、在我国,制定与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的,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
    A、地方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相关部门
  • 19、2018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相关人员到会应询作答。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两高”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是(  )

    ①行使最高立法权的积极探索 

    ②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重要形式 

    ③推进落实司法责任、促进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 

    ④对裁决民事纠纷、提高执行效率的工作方式的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如今“网红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网红经济”也遇了“成长的烦恼”,夸大宣传、过度营销、知假售假、偷逃税款等行为污染了行业生态和风气。要不断培厚“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需要(  )

    ①科学立法,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②严格执法,政府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

    ③公正司法,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④全民守法,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上一页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