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天安门,这座庄严秀丽的古老建筑,历经风雨,见证过封建王朝更迭、列强侵略、军阀割据。1949年10月1日,从这一天起,它才与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这一天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 B、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C、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回顾了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的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③活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④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心重者,其国必强,反之则弱。”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主旋律、最强音,滋润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迸发出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十四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目标、指导思想、部门职责、实施措施等,教育内容涉及思想政治、历史文化、祖国大好河山、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雄和模范人物事迹等多方面。
(1)、爱国主义正源源不断地滋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八旬院士登台演讲穿了双掉渣的鞋,自嘲“出洋相了”,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穿什么鞋,走什么路”,王志珍院士们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他们引领着科学圈最前沿的“时尚”。请简要概括你眼中科学家们的“时尚”。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汽车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 新能源汽车的火灾事故频发。“现在新能源汽车是否安全?”“有没有技术解决新能源的火灾事故?”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邱现东对动力电池板块的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如下介绍。
在电池系统上,聚焦安全性、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几大核心要素,打造适用于纯电车型的高能高安全全天候电池系统,实现全场景无热失控、零下10℃能量无衰减,打破用户对电池安全与驾驶性能的焦虑。电池产业链供应链上,一汽围绕自主可控、智慧订阅、绿色循环等全方位加速构建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中国一汽将会打造高质量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共建新时代绿色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圈。
材料二 “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你要改变汽车。”“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2023年3月4日,香港科学家陈清泉荣获“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由于幼年经历的动荡时局,陈清泉深刻体会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个体命运的重要。“落后就要挨打,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我感受很深。”从回到祖国开始,陈清泉就立下了科技报国的宏愿。在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学习时就思考将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将研究方向聚焦于电动汽车。他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为现代电动车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曾指出:“上半场是电动化,现在要进入下半场,核心技术是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科学家就是要找出自然界的规律,造福人类。搞科研,要有前瞻性的思维……找准了方向就要坚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1)、中国一汽在电池系统以及电池产业链上的做法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陈清泉能够成为汽车领航员的原因。 -
5、2023中12月,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在广西南宁举行。展览涵盖中国及东盟民俗风情、书画艺术、传媒出版、创意休闲、工艺美术等内容。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能
文化交流互鉴、民心相通注入新动力②坚持和睦相处原则,增进彼此的文化认同
③展示各国的文化底蕴,彰显各自的优越性
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也是藏族人民信仰与生活的体现。它的题材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宗教、历史、政治、人文、科技、医学、天文历算等方方面面,从而构成一个庞大、完整的藏文化体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藏族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享有文化
②唐卡是藏族文化延续的源头活水
③唐卡是传承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④唐卡技艺是藏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以法为“盾”,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出台历经7年讨论、两次公开征求意见,旨在通过坚持“问题导向、社会共治、立法协同”的方式,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构筑安全屏障。该条例的制定( )
①调整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从而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时代要求,关注社会实践和人的变化在法律中的反映
③社会影响深远,先进的法律制度为清朗网络空间保驾护航
④坚持价值导向,以未成年人的网络需要为最高价值判断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凝聚起强大力量,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劳动创造,称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们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讴歌劳动是基于( )
①劳动是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源泉
②劳动决定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劳动者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④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中国之治,“枫”华正茂。“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枫桥经验”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创造,已经从“一镇之计”上升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国之策”。这说明( )
①“坚持矛盾不上交”是实现“就地解决”的重要条件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重要保证
③枫桥治理经验遵循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一般秩序
④从“一镇之计”到“一国之策”懂得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方发表《北京申明》。断交达七年之久的沙伊关系迅速回暖。长期以来,对抗思维、零和博弈等构成中东地区根深蒂固的战略文化,严重制约了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极力斡旋,构建朋友圈,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最终促成两国达成和解。这说明( )
①合则两利,厘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顺势而为,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民心所向,契合中东人民根本利益
④合作共赢,决定中东地区稳定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1、2023年10月26日11时13分59秒,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见证着中国载人飞船邀游太空整整20个春秋。它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天宫”空间站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为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创造更多条件,加快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进程,推动着人类不断地追逐太空之梦。可见( )
①航天科学实验是推动太空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③航天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
④航天研究新成果是检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重庆之变,时光为证。看经济实力,自2012年来十年年均增长9.2%;看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五年来增长3.5倍;看发展动能,以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为引领,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2%,一个“智造重镇”、一座“智慧名城”,在这里崛起。十年间重庆经济发展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转变,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聚力量。这表明( )
①重庆十年巨变蕴含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趋势
②重庆十年巨变凸显出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③重庆十年巨变反映了世界的永恒变化和发展
④重庆十年巨变到积聚中国力量是共性到个性的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5周年,纪念马克思是对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这是基于( )
①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推动实践发展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③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14、“鸿雁来,玄鸟归”。白露之后,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集体迁徙。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鸟也飞归北方。古人根据观察大雁等候鸟迁徙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由此可见( )
①候鸟根据气候变化的集体迁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不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
③人能借观察雁来与秋到之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
④把握鸿雁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5、平台经济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推动力。从2020年“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2021年“设置红绿灯”,2022年“常态化.监管”,再到2023年“支持平台企业大显身手”,我国平台经济迈上了一个更为健康发展的新台阶。由此可见(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要悉心呵护和支持新事物成长壮大
③新出现的事物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④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我国某团队研发的“散货生产管控一体化系统”,借助“互联网备”对作业过程中的运输工具、作业设备、货物等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监管,并与生产业务管理过程集成,实现了港口管控一体化。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多个港口落地运用。这说明( )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间联系的前提
④优化要素结构可以促进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一个民族或国家,在其思想的深层,总有一种哲学。哲学的研究,或透视时代的精神,或探索知识中的真理,或为人的存在提供安身立命之所,以当下和传统的智慧,寻求通向未来的渡口。这说明( )A、哲学智慧源自于人们对世界的理性反思 B、哲学总是能与实践的变化发展保持同步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智慧之学 D、哲学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一脉承续、从未中断,一直绵延到今天。中华文明5000多年、中国共产党100年、新时代10年,是一个个极具标识性意义的历史时间,传递出深沉的历史自信。
深沉的历史自信,从10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来。中国共产党这100年,经历了民族和国家大落大起的历史阶段,从跌入低谷,到逐步爬升,再到大幅跨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艰苦卓绝顽强奋斗的浓缩史。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任选三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对“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艰苦卓绝顽强奋斗的浓缩史”观点加以论证。(2)、历经百年奋斗,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如何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请你就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19、在信息化时代,各地普遍运用新技术,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不见面审批”“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新治理方式提高了效率、便捷了群众。但有的基层干部不愿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安排工作习惯微信吼吼、处理事情经常电话问问,这种不良风气被一些干部自嘲为“不见面治理”。这警示基层干部应( )
①主动融入基层,了解实情、培养真情
②严肃党风党纪,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加强与当地群众的联系,让群众说了算
④更好地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0、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其意义在于( )A、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B、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C、发扬党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 D、坚持人民立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